学习

58兌爲澤

58兌爲澤 #

此卦唐三藏去西天取經,卜得之,乃知必歸唐國。

圖中:

人坐看一堆擔,月在天邊,秀才登梯, 一女在合邊立,文字上箭。

江湖養物之課 天峰雨澤之象

巽者,入也,物能相入,必有相悦方成,故兌為巽之序。

卦圖象解 #

一、人坐看一擔:任務完成狀,有人相助象,助人為樂之貴人。

二、月在天邊:清明之治。

三、秀才登梯:金榜登科象。

四、一女在合邊立:女人介入,先成後破。

五、文字上箭:得機而發,射:發象。

人間道 #

兌:亨,利、貞。

兌之道,可以致亨。人能悦於物,物亦相悦,必足以亨。然兌之道在貞正,求悦不以正道, 必成邪吝,終致悔咎。

彖曰:兌,説也,剛中而柔外,説以利貞,是以順乎天而應乎人,説以先民,民忘其勞,説以犯難,民忘其死,説之大,民勸矣哉。 #

兑,悦也。外柔內剛,中心誠實之象,悦之道可亨,乃因其能貞正。上順天理,下應人心, 能使民以悦,則民忘勞苦,且欣然為國犯難。忘其生死,此悦之道至極矣,民莫不信之。

象曰: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 #

兩兌相重,即兩澤互麗,交相浸潤,互有滋益之象,君子觀之乃知朋友講習,互相增益, 為天下之大悦,有互相明益之象。

初九:和兌,吉。 #

初雖陽剛,但因居卑下,乃知卑下和順, 此悦必無所偏私,此兌之正道,故吉。

象曰:和兌之吉,行未疑也。 #

初位必隨時順處,心無所欲,惟求能和而已,是以吉也。其行必未有可疑。

九二:孚兌,吉,悔亡。 #

二位有剛中之德,內實孚信,雖近小人, 但不失君子之道,悦而不失剛中之德,所以能吉而不慮亡矣。

象曰:孚兌之吉,信志也。 #

君子之悦,自心中之至誠,故必不失道, 小人之悦,必忘形而自失不知。

六三:來兌,凶。 #

陰棄居陽剛之位,不適也,比得兌之道不以中正,為悦而求悦,人之有求必因私欲,己離正道,故凶。

象曰:來兌之凶,位不當也。 #

柔居陽剛,自處必不中正,和欲而求悦, 必招凶。

九四:商兌未寧,介疾有喜。 #

陽剛處陰位,居不中正,故有未決,未能定也。居兑之時,不為悦所惑,能知命守剛正, 疾惡去仇,必能得君之信,而有喜也。

象曰:九四之喜,有慶也。 #

九四君側之人能有喜慶,必来自君之信孚,得遂行其陽剛之志也。

...

57巽為風

57巽為風 #


此卦范蠡辭官入湖,卜得之,乃知越國不久也。

圖中:

貴人賜衣,一人跪受,雲中雁傳書, 人在虎下坐。一人射虎中箭,虎走。

風行草偃之課 上行下放之象

巽者,入也。處旅時,親人不在,惟能巽順,方可平安,無所不入。故巽次旅也。此卦一陰居二陽之下,乃有陰順於陽象。

卦圖象解 #

一、貴人賜衣:先破後成象。

二、 一人跪受:貴綬也。如占疾病,則主壽衣,凶象。

三、雲中雁傳書:意外喜訊。

四、人在虎下坐:身處險而不知。

五、一人射虎中箭:貴人相救。

六、虎走:脱險,寅年也。

又虎乃有威望之人,利武官,主人在虎邊進退不得之時。亦言虎將須知功成身退,否則暗箭難防,以明哲保身為吉。

人間道 #

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見大人。 #

巽順之道,得之可以小亨。故論柔之順性,能如此,利往進,可見貴人,必助。

彖曰:重巽以申命。剛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順乎剛,是以小亨。利有攸往,利見大人。 #

巽之重卦,有上順下亦順象,苟能上順中道以出命,下順命而服從,則必吉。故君子申復命令,乃知巽也。能知順乎剛且中正,即令才不足亦可以小亨。能得巽順之道,必無往不入可出世見大人也。

象曰: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

物之隨風而動,巽之道也,君子觀巽象,乃知重復申令之重要,能有政令,上隨下以順服, 上下皆順,即重巽之象,為始切實,故重申命令。

初六:進退,利武人之貞。 #

居巽順之時,又處卑下,以陰柔之質,必畏而不安,無所適從,故此時惟利於武官,從武職之人,其巽赈必吉也。

象曰:進退志疑也,利武人之貞, 志治也。 #

進退不知所安,其志必疑且懼,故堅心服從,利於武職之人,不生貳心。

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紛若,吉, 无咎。 #

九二乃示剛居陰位,外又有巽順之象,意即人有過於卑順之時,不是恐懼就是諂媚,皆非正也。但其雖非正禮,亦可遠恥辱,去

怨隙,亦可為吉,就如同用誠意來通於神明之史巫,其誠意能通,亦可無過。

象曰:紛若之吉,得中也。 #

人能得中道,亦以至誠,則人必信之,吉而無咎。

象曰:頻巽之吝,志窮也。 #

陽剛之才,本非能順巽,今處重巽之時, 因勢不能遂志,又必須以順,故必有所失,其志必困窮。

九三:頻巽,吝。 #

九三為下卦之上極,剛居之,有剛亢之質, 居巽順之時,非真能順,乃出於勉強為之,必有所失,失後又頻順,頻順又再失,亦可卑吝也。

六四:悔亡,田獲三品。 #

六四僅乃陰柔居陰,此位居下之上,乃居上位而知順下,人能如此善處,必可不慮亡。猶田之收獲能遍及上下,能如此,何慮悔亡更且有功。

...

56火山旅

56火山旅 #


此卦陳後主得張麗華,卜得之,乃知先喜後悲。

圖中:

三星者,貴人台上垂釣牽水畔人,一猴一羊,大溪者。

始鳥焚巢之課 歡極哀生之象

豐至極時,不知戒盛,乃失其居,故序卦為旅。此卦「離」上「艮」下乃外明內止之象, 山為止而不動,火行而不居,有不與同流之意。故為旅象,又人之旅,必外麗,亦旅象。

卦圖象解 #

一、三星者:三台貴人,相位之人。

二、貴人台上垂釣:君主相求,老闆相求人才。

三、牽水畔人:賢能之人,離野入朝封候。或慕權勢而變志。

四、一猴一羊:肖猴,肖羊,候、楊姓人,未申年應之。

五、大溪:脱險也,港口也,水側也。

人間道 #

旅:小亨、旅貞吉。

旅之時,此因不同流而旅,故有小亨,且得之堅心,必吉。切不可假旅之道而有私欲其中。

彖曰: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順乎剛,止而麗乎明,是以小亨,旅貞吉也。旅之時義大矣哉! #

旅之時至而旅,乃有亨,人能知所進退,內有中道外又知順於剛,止之在能外麗而內明, 是故有小亨,旅而堅貞其志,是故吉也。當旅不旅乃自求咎。故天下之事,當有時宜,因時而動,其義大也。

象曰: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獄。 #

火在山高處,其明及遠,旅之道也。君子觀此明照之象,知明慎以用刑,絶不依持己之明, 必有戒慎恐懼之心而施於用刑。因火行不留,故有不留獄之志,獄乃不得已而設,故不求留獄, 此觀火之行而體悟之。

初六:旅瑣瑣,斯其所取災。 #

陰柔無才之人,居卑下,居旅之時,因才質如此,故必畏畏瑣瑣,其必終自取其辱。

象曰:旅瑣瑣,志窮災也。 #

意志因困窮時,而生變,乃自取其災也。

六二:旅即次,懷其資,得童僕貞。 #

六二乃得適位之將才居旅時,因知中正處不失當,必能懷蓄財資,又能得僕人之忠心, 故吉。

象曰:得童僕貞,終无尤也。 #

旅行之人,所賴者為童僕,能得其忠心, 必可無災。

九三:旅焚其次,喪其童僕,貞厲。 #

旅之時,必以柔順謙下為吉,如今自處過剛,又居高,乃招致災困。必失僕人之忠,終有危厲來臨。

象曰:旅焚其次,亦以傷矣,以旅與下,其義喪也。 #

居旅時以過剛自高,手下必喪失忠心,危之至矣。

九四:旅于處,得其資斧,我心不快。 #

陽剛又居柔位,有用柔之象。人居旅時, 能柔,得旅之道,必吉。此法居旅時可得財货之資助,但不能伸其大志,其心必不快。

象曰:旅于處,未得位也,得其資斧,必未快也。 #

以剛居柔,合於旅之道,故旅時為善,但欲得行其志,卻不能也。心必不快。

...

55雷火豐

55雷火豐 #


此卦莊周説劍,臨行卜得之,果得劍也。

圖中:

竹简灰起,龍蛇交錯者,官人著衣裳立,一合子,人吹笙竿,腳踏虎。

日麗中天之課 藏暗向明之象

萬物與人能適得所歸,必能成大,故歸妹之後,受之以豐,豐有盛大之義,此卦上震下離, 有內明外動之象,能以明而動,動而能明,此為致豐之道,是故明而能照,動而能亨,可以致豐大也。

卦圖象解 #

一、竹简灰起:簡姓,竹有順象,堅節不變之象,灰起,中空之象。

二、龍蛇交錯:辰巳之年,正邪相爭,蛇虺乃毒謀暗算也。

三、官人著衣裳立:官人、倌人、丈夫也,藏於內也。

四、一合子:先成後破。

五、人吹笙竿:閒情逸志,主喜事臨門。

六、腳踏虎:臨危不亂也,險在下也。

七、旱沼之旁:心力交瘁也。

八、池中無水:旱象,破財也。

九、珠落盤中:先聚後散也。

人間道 #

豐:亨,王假之,勿憂,宣日中。

豐之道,在能致亨通,能令天下百姓致豐,唯王者能。豐之道在令人民繁盛,事物豐發, 有如日中之明,無所不照,則可以無憂。

彖曰:豐,大也,明以動,故豐。王假之,尚大也。 #

豐之道,在論如何盛大,能明而動,必能成豐盛且大也。王者所追求之,為能及天下之大, 致人民以豐,必可永保其治世之道。

勿憂宜日中,宜照天下也。 #

致豐之道,能如日中之盛明,普照天下,無所不及,如此則可無憂,而能保其豐大及永久也。

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

日正當中,也有暗時,月滿之後亦有缺虧,天地之盈虛,靠時為消息,更何况乎人?何沉

乎鬼神?此君子戒之在盛,知盛時须戒,方可長久。

象曰:雷電皆至,豐,君子以折獄致刑。 #

電雷並行,乃明動相濟,成豐之象,君子觀明動之象,知用刑制法,在求明與威並行,君子能明則無折獄,慎於用刑。能立威則民服無怨。

初九:遇其配主,雖旬无咎,往有尚。 #

初進之陽剛,居豐之時,知往有豐,雖非有君之對應,但有其左右高位之人能與同志, 此往可吉也,所謂「同舟能共濟也」,此於豐之時,可得無咎也。

象曰:雖旬无咎,過旬災也。 #

聖人知時之所至,順時而為,能知降己以相求,若懷己之私意,必招患至。

則君之昏蒙可開,如此則吉矣。

六二:豐其蘚,日中見斗,往得疑疾,有孚發若,吉 。 #

六二乃柔將其位,又居明卦之中,為至明之才,但因所遇之君不明,而無法下求於己, 若居豐時,意往而求其君能明己才,必招致猜妒疑惑。惟有盡己之至誠,以求其感而能發,

象曰:有孚發君,信以發志也。 #

用己之至誠孚實,以求發上之知信,如可成,則吉必至矣。

九三:豐其沛,日中見沫,折其右肱,无咎。 #

九三乃居相位有賢才之人,於豐時,卻不見明主之相應,其日之晦更甚於六二將位,故有如人之折肱無法於行,賢能之人有才,但無法發揮乃因君之不明,故無可歸咎也。

...

54雷澤歸妹

54雷澤歸妹 #


此卦舜娶堯二女,卜得之,乃知卑幼不寧也。

圖中:

官人騎鹿指雲,小鹿子在後,望竿上有文字,人落刺中,一人拔出。

浮雲蔽日之課 陰陽不交之象

渐乃進也,人進必有所歸,所以歸妹次渐也,少女,人所悦也,雷為動,今如人之動以悦, 此因悦而動,必有所不正,此卦澤上有雷,雷震而澤動,相從之象,男動在外而女從之在內, 有女嫁歸男之象。人之動须以明,明而後動,方不失正。

卦圖象解 #

一、官人騎鹿指雲:浮雲蔽日,乘亂而欲進。

二、小鹿子在後:生意人,隨從狀。

三、望竿上有文字:旦夕而亡,揭竿而起,正名也。

四、人落刺中:如鲠在喉,去之不得。

五、一人拔出:一人相救示寵狀。

六、此卦問病凶,問財吉,問政凶。

人間道 #

歸妹,征凶,无攸利。

此動之以悦,必有不當,如動反招凶,所往必不利。

彖曰:歸妹,天地之大義也。 #

此言陰陽之道,男女之配,乃天地間之常理也。有男居上女在下,陰從陽動。

天地不交而萬物不興,歸妹,人之終始也。 #

天地如不交則萬物必不生,女之從男,為生生之道,人類從男女之交而生,其終必不窮

説以動,所歸妹也,征凶,位不當也。无攸利,柔乘剛也。 #

此動之因喜悦對方為少女,人如只因悦而動,必失明之道,動必凶至。此不以正道,而以悦道,故位不當也。男女尊卑,夫唱婦隨,人之常理,如不以常道,惟私欲作與,柔勝於剛, 所以凶也,往必不利矣。

象曰:澤上有雷,歸妹,君子以永終知敝。 #

君子觀雷震於澤上,澤隨雷而動,猶男女相配,生生不息之象,其有永終之戒,因物久後必生敝壞,君子於始初乃知戒敝壞之理,故凡事之長久而吉,必於初始即生戒故謂永終之戒。

初九:歸妹以娣,跛能履,征吉。 #

娣,有賢良正德之義,女之嫁歸能如此, 又知處卑順,然因其位卑,即令有賢才亦只能助夫而已,獨善其身,猶跛之能行,必無法及遠,但往乃得吉。

象曰:歸妹以娣,以恆也。跛能履吉,相承也。 #

女嫁歸男,能自處卑順,且悦於內,持之以恆,即令跛者行路,亦可以有吉,其因乃其能相承相助也。

九二:眇能視,利幽人之貞。 #

九二乃陽剛之賢居正位,於歸妹之時,乃意女之賢能所配不良之人,猶如目眇之人,其視必不能及遠,此時惟隱藏其賢,且堅心以正禮,可利也。

象曰:利幽人之貞,未變常也。 #

守其隱於內之才,堅心不變,此不失夫婦常久之道也。

六三:歸妹以須,反歸以娣。 #

六三乃相位居陰柔之人,於歸妹時,以悦而求上應,不以正道,故必不得其歸,無所適從。必當反歸求處卑下,則可吉矣。

象曰:歸妹以須,未當也。 #

女歸嫁男,如求己之须,無法求外應合, 必不當也。

...

53風山漸

53風山漸 #

此卦齊晏子應舉,卜得之,後果為丞相也。

圖中:

一望竽在爽高處,一藥爐在地,一官人登梯,一枝花在地上。

高山植木之課 積小成大之象

艮止之後,必有所生,其生乃因前之有止,故此生必渐進,故渐為艮之序。渐,有渐進緩進之意,其進能緩,必有序,而不踰越。此卦上「巽」下「艮」,巽為木,而生於山上,此木之高乃因在山之上,故渐之道在知高之因,在知進退消息之理據。

卦圖象解 #

一、一望竿在爽高處:家人望歸象。

二、 一藥爐在地:平安,無災也。

三、一官人登梯:升官之象,衣錦還鄉也,棺也。

四、一枝花在地:落第象,不久之象。

人間道 #

漸:女歸吉,利貞。

渐之道,其有序,且緩進,吾人可於女之出嫁而見之,女歸時,以渐進有序,必吉,且始終如一,更吉。猶臣之入朝侍奉天子亦同,必當有序,如失序則為欺陵主上,必生禍害。

彖曰:漸之進也,女歸吉也。進得位,往有功也。 #

渐乃論進之道,知進必有序,猶如女之歸夫,必吉。進時能剛柔並濟,適得其位,此進必有功也。進以正,可以正邦也。其位,剛得中也。止而巽,動不窮也。以正道而進,可以興邦正德也。故凡進皆須稟持以正道則吉。正得其位之定義,必以剛中而得,方可謂得位。內止外順,其人之進如此,方可得吉,如進之以欲,乃生燥,必失渐道,阻力乃生,故能做到內無欲, 而外和順,此進方可無窮無盡矣。

象曰:山上有木,漸.,君子以居賢德善俗。 #

木在山上,其高有自,故君子觀渐象,乃知居賢能正德,美化風俗,其能成功,皆歸之在渐,人之錯習,遽改生反,教化之於人,勢必以渐進方可入於人心,此渐之道也。

初六:鴻漸于干,小子厲,有言,无咎。 #

鴻鳥之以時而遷動,又群聚而生且有序, 此渐也。初陰居卑下,上又無援助,君子知時, 故處之不疑。但小人及無知之人只能見眼前之事,不知患於未來,洞察事理,唯以剛而求進, 失渐矣,進則生咎,不進無災。

象曰:小子之厲,義无咎也。 #

初始時,雖有小人之危懼不安之心,但因於義理仍合,故有無咎。

六二:鴻漸于磐,飲食衎衎,吉。 #

柔居柔位,得中位得當,居渐之時,進必不速,穩若磐石狀,其能安居如此,故可飲食和樂,其吉必然。

象曰:飲食衎衎,不素飽也。 #

中正之人,得正位,適居之狀,能飲食安樂,心志愉快,不光是飽食而已。

九三:鴻漸于陸,夫征不復,婦孕不育,凶,利禦寇。 #

九三陽剛居下卦之上,即將進入上卦,意言,人之將上進之時,理應守正道以得時至, 萬不可以欲而進,以遂私志,此己失渐道,猶為求進而不顧於道之夫,婦人受孕不以正,亦不可育同義,此凶即致矣。惟可堅守正道,摒除邪念,可得吉。

象曰:夫征不復,離群醜也,婦孕不育,失其道也,利用禦寇,順相保也。 #

夫但知征而不知復,乃因欲而失正道,叛離群類,可醜也。婦人之孕乃不正,故不可育也。皆因失其正道,唯利在堅守正道,棄絶邪惡,可因順正道而保平安也。

六四:鴻漸于木,或得其桷,无咎。 #

此陰柔在高位,下有陽剛欲進之人,必不得安處,猶鴻鳥近於木,立木高處,必不安也, 如能立在横枝上,自處安寧,則可無災。

象曰:或得其桷,順以巽也。 #

此意求平安自寧之道,惟有順於義,行乎正,能如此者,何處會不安呢?

...

52艮為山

52艮為山 #


此卦是漢高祖困榮陽時,卜得知,只宜守舊。

圖中:

猴上東北字,猴執文書,官吏執鏡,三人繩相繫縛

游魚避網之課 積小成高之象

震乃動也,物之動其終必止,艮,止也,故為震之序卦。此卦上下皆艮,艮為山,故有安重堅實之象,外內皆止,皆靜,此止於其所也。人能知安於止,則得艮之道也。

卦圖象解 #

一、堠上東北字:候也,停滯等候也,陳姓。

二、猴執文書:候其時,待公文命令至也。

三、官吏執鏡:清明之法官,政治清明。

四、三人繩相繫縛:三人相牽連招訟事也。

人間道 #

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无咎。

艮為止之道,人之不知止,乃私欲作為,背為不見之處,如不能見,則無欲以亂其心志人能忘我,則止矣,今人見利則欲據為己有,失止之道。知止之道,則可無咎也。

彖曰: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 #

艮之道,言止也,動靜之間不以時,失止之義也,君子貴乎時,時可行則行,時之義於君子,則重視之,人能不失時,知所進退,道乃光明。

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敵應,不相與也。 #

艮止之道,其功在能止於適止之所,此唯聖人能成之。此卦上下二體皆為山,有因同而相敵應也,互相背而不相與也。

是以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无咎也。 #

相背而不見,行不見其人,則欲無處生則能止,能止則無咎也。

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

上下皆山,故為兼山,乃重艮之象,君子觀艮止之道,知思安於所止,不越其本位。

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貞。 #

初六居最下,乃足趾之象,趾乃人動之最先,於始動即知止,必可無咎,且須患己之性陰柔,故戒之在堅心守道。

象曰:艮其趾 ,未失正也。 #

能止於始初,必易,乃不失正也。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隨,其心不快。 #

陰居陰位,得止之正道,然居二位為猶人之腿肌位,股動則肌動,二雖正道,然受三爻之影響,即中正之道,無法救助於上位時,唯勉而隨之,因言不聽道不隨,故其心不快。

象曰:不拯其隨,未退聽也。 #

上位之人,未能從下意,不須救助之,唯隨之可也。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厲薰心。 #

九三陽剛居陽位,乃意其剛極而使上下分隔,不復進退,其堅強如此,則必造成獨限一隅,而世人不相與,故無法安定其心。故止之道,貴在時宜,行止之間必以時,則吉。

象曰:艮其限,危薰心也。 #

堅固己之剛性,不能因時知進退,必有危懼生其心內也。

善其身,必無可取也。

六四:艮其身,无咎。 #

居君側之人,位高權重,然於艮止之時, 當止而不能止,乃因君位過陽剛,不能信孚於臣位之人,居此際,惟自止其身,可無咎,但如臨施政,則生咎矣。意即在上位之人只能獨

...

51震爲雷

51震爲雷 #


此卦是李靜天師遇龍母借宿,替龍行雨, 卜得之,官至僕射。

圖中:

人在岩上立,一樹開花,一文書,一人推車上有文字,一堆錢財者。

震驚百里之課 有聲無形之象

鼎,器也,能主器者,必賴長子,震為長男,取其主器之義,故次鼎為震也,此卦二震相重,有奮發震驚之象,二雷相繼,重雷也。長子繼位為君也。

卦圖象解 #

一、人立岩上:特立獨行,摇摇欲墜也。危險也。

二、一樹開花:有果也,惜乎過於短暫,少部份之人。

三、一文書:消息至,公文至。

四、一人推車:轉變之象,執行命令象。

五、上有文字:得官令也。

六、一堆錢財者:錢財散於地狀,憂心也,喪事也,求財不利,占疾病凶。

人間道 #

震:亨。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里,不喪匕鬯。

震之道,能奮發,動而進,知懼而進修,皆足以亨。當震動之來,恐懼不寧不安狀,知所戒懼,則可保安,故笑言和適貌。震聲遠及百里,人無不懼而喪失,唯執宗廟祭祀之器者,不喪失不懼也。人間之至誠,莫如於祭祀時之堅心守正。

彖曰:震亨,震來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啞啞,後有則也。 #

震來時能知恐懼,則無患而能亨矣。此因能有戒懼反為福也,必恐而知自修,不敢違於常理法規,因震而生法度,必能致福安,故可笑言無憂。

震驚百里,驚遠而懼邇也。出可以守宗廟社稷,以爲祭主也。 #

雷之嚮震百里,遠受驚而近受懼,人能知戒懼不妄為,則出可以長守宗廟社稷,能如是, 則必可守承國家。

象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 #

洊為重意,上下同卦故為洊雷,形容威震之大也,君子觀之乃知恐懼自修,畏天威省思已過而改之,唯君子能如是。

初九:震來虩虩,後笑言啞啞,吉。 #

初九:居震之始,知震之來,能於始即知戒懼恐慎,不敢掉以輕心,終必安吉。

象曰:震來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啞啞,後有則也。 #

雷震之來知懼進修,此因知恐而終有福吉。不違於常法,則可保平安也。

六二:震來厲,億喪貝,躋于九陵, 勿逐,七日得。 #

六ニ乃柔居正位,善處震時之道也,雷震乃剛動而上,無人能禦其威猛,度量知其必喪全數之資,故能遠避以自守其中正,以不追隨而得,雖不能立,即防禦,但時過後,必可得

象曰:震來厲,乘剛也。 #

震之至剛而來,如欲駕乘,乃自招危厄。

此如能知己力之不足而求去,亦可無咎。

六三:震蘇蘇,震行无眚。 #

三位為陽位,陰居之,乃不正位也。不正位之人於平日,尚且不安,更何況處於震時居

象曰:震蘇蘇,位不當也。 #

處不當位,即震來而不知戒,不知恐懼也。

九四:震遂泥。 #

以剛居柔,不適位而失去剛健之道,無法震奮也,如泥之滯也。

象曰:震遂泥,未光也。 #

震之動必以剛為本,今動如滯泥,已失剛道,震之義,必無法光大也。

...

50火風鼎

50火風鼎 #


此卦秦君卜得之,乃知得九鼎以象九州也。

圖中:

雲中月現,鵲南飛,一子裹席帽,一人執刀,貴人端坐無畏,一鼠。

調和鼎鼐之課 去故取新之象

能使物分隔,為鼎,故鼎之用在能革物,能使水火不同之物相合,易生為熟,易堅為柔, 使相合而不相害,此革物之功也,故鼎為革之序卦。此卦上火下風,乃木入火中,烹飪之象, 鼎之象即此。為器之大用。

卦圖象解 #

一、雲中月現:顯象,撥雲見月之象,清明也。

二、鵲南飛:冬至來臨,北人執政。

三、一子裹席帽,不明之人,無知之人。果喜也。

四、一人執刀:武官也,護衛將軍。

五、貴人端坐無畏:君王,老闆等人,至公無私。

六、一鼠:子年,暗謀之人,內有陰謀,肖鼠人也。

人間道 #

鼎:元吉、亨。

鼎之道,能使不合之物相合,故必吉亨。

彖曰:鼎,象也。 #

鼎之為器,法自象也。古人以方代表實且正之象。兩耳對峙在上,三足分峙於下,周圓內外,皆有法而正,成安重之象。

以木巽火,烹飪也。聖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養聖賢。 #

用木就火,烹飪之象,鼎器人賴以生,故聖人以鼎享上帝,用大亨以享聖人。

巽而耳目聰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是以元亨。 #

人能如卦才,外明內順,上之頭面能中虛為明,乃耳聰目明之象,柔乃在下之物,能進上位,以明居尊,得乎中道,而陽剛之道相應,此乃元亨之因也。

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

木之上有火,生火烹飪之象為鼎,君子觀象,知法象器,形體端正且安重,以正其位也

初六:鼎顚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 #

初六乃最下之位,與四爻相應,今居鼎時, 有如趾之向上,顛也。鼎覆則趾顛,此非順道, 反道而行之理,利於天下敗壞之時,乃可為也。居卑下而從陽如妾,妾之從夫,則可無咎。

象曰:鼎顚趾,未悖也。利出否, 以從貴也。 #

鼎顛覆趾在上時,背道而行,只利天下敗壞之際,棄惡而從貴也。

九二:鼎有實,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

二位為中位,以剛居中,乃鼎中有物之實象,但於陰位,有能才而密比於陰之意,居此當求己之守正,不求於人,使之能求於我,則不正亦终就之,此吉也。

象曰:鼎有實,慎所之也。我仇有疾,終无尤也。 #

鼎之有實,猶人之有才,必慎擇趨向,如往之不慎,必有對立之事,於此能自求守正, 則彼必不能影響我,亦可無過矣。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 方雨虧悔,終吉。 #

九三相位,陽剛居之,乃正位,然五位之柔君不能與合,不信用之,其行必阻塞,道必不行。有才而不能得君祿命任用之時,君子必內其德,守其正道,終必吉。

象曰:鼎耳革,失其義也。 #

有才居相位,與君之念不合,乃失其義也, 但上能明時,下之才必有能用,故吉。

...

49澤火革

49澤火革 #


此卦彭越戰項王絶糧時,卜得之,遂能承恩改革也。

圖中:

一人把柿全,一人把柿不全,一兔虎, 官人推車,車上一印,在大路上。

豹變爲虎之課 改舊從新之象

井之為用,在甘潔寒洌,如中有穢物,任其存之必敗,清之則必潔,此乃革之義,故井後, 革為其序。此卦澤在上,火在下,乃水能滅火,火亦能涸水之象,人能外悦而內明,乃革之真義。

卦圖象解 #

一、一人把柿全,乃人肺腑之言。

二、一人把柿不全,一人半真言也。

三、一兔:躍進之象。

四、一虎:威權之象,大人之象,肖虎也。

五、官人推車有一印:如為武官,則訟至。今為文官帶印,主得掛印封帥,須力求變革, 果必成。丈夫推車,乃求婚也,帶印必成。

六、虎兔向山行:賢良大人退,後繼有人躍進同行。

七、山頭四點:上位之人,黑暗不明之象。

八、大路:轉變為新且順之象。

人間道 #

革:巳日乃孚,元亨利貞,悔亡。

革之道,在變其故舊,始初人必未能遽信,必俟至巳日乃人心信從。革之道在求變故後能亨通,但須誠正利於天下,乃能去故從新,不因有大變而生悔。

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 #

水火互息互滅,次女少女同居一室,其志不同,其所歸各異,如革也,有生變異之象。

巳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説,大亨以正,革而當,其悔乃亡。 #

革之雖變,始初不令人信,但如以正道,日久乃信。能明且悦,則能盡事之理,無事不察, 人心和順,必致大亨,此革之至當,必不生悔。

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 #

天地有變革後,乃能生成四時寒暑,萬物因其時節而生。王者之與,能上順天命,下應人心,改舊去新,得易之神,此革之時義大也。

象曰:澤中有火。革,君子以治歷明時。 #

水火相消滅,為革道,除舊佈新,君子觀革之象,乃知推演歷數,知日月星辰之變,以明四時之序,則終能合於天地。

初九:鞏用黃牛之革。 #

變革之事為大事,必有時機,有人才,有其地位,謀慮而後動,則可無侮矣。猶如用黃牛之皮來侷束,但求自固而守,不求任意妄動之義。

象曰:鞏用黃牛,不可以有爲也。 #

初革之時,但求能自固守其位,不可妄求有功。

六二:巳日乃革之,征吉 ,无咎。 #

陰居陰位,乃得才適用之時,此際足以去天下之弊乃上輔於君,行其正道而革之,吉而無災也。

象曰:己日革之,行有嘉也。 #

時至人信乃革之,動則有喜慶。如時至而不動,則必無濟世之心,必因失時而生悔矣。

九三:征凶,貞厲。革言三就,有孚。 #

九三相位,居下卦之上,上有君,於此以陽剛之勢而力革時,乃過於燥動,行之必有凶。但如慎戒敬懼,守貞正之道,知順從公論,行革不為人疑出於私利,則吉,因眾必孚服而順。

象曰:革言三就,又何之矣。 #

革之道經再三察合,知順乎天理,乃事之至當,何須再往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