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28澤風大過

28澤風大過 #


此卦姜太公釣渭水,卜之,至八十方遇文王。

圖中:

官人乘車上,插兩旗,旗上有喜字, 入朱門,門外貴人立,文書在地,一合子。

寒木生花之課 本末俱弱之象

頤者,養也,萬物養而後能成,成而後動,動則有過,故大過次頤也。大過乃論過失之大與過人之大事也。舉凡世間事之大過於常者,皆是也,古聖人盡人道非過於理之正,如今之行過乎恭,喪過乎哀,用過乎儉,皆過之也。過人之大事,本不常見,故非常人能為之,如堯舜之襌讓,湯武之放伐,即立不世之功,乃過人之大事。

卦圖象解 #

一、官人乘車上插兩旗:車至官來,必有官司訴訟,軍人象。

二、旗上有喜字且分開,乃喜有破損象,捨去婚姻象。

三、入朱鬥:乃豪門世家相請,或朱姓人。

四,、門外貴人立:被棄於外象。

五、文書在地:合約,契約,不成之象。

六、一合子:先成後破之象。

人間道 #

大過:棟橈,利有攸往,亨。

小過與大過之分,乃小過為陰過於上下,大過乃陽過於中,上下皆弱,故有棟橈之象。此卦四陽居中,乃棟象,能任重也。即君子盛而小人衰,故利有攸往可亨。

彖曰:大過,大者過也。 #

犯過之大與成大過於人之事。

棟橈,本末弱也。 #

本末為陰而中為重陽,故為楝橈。

剛過而中,巽而説行,利有攸往,乃亨。 #

雖因陽剛有過,但處不失中道,巽順和悦,無以私心,必利攸往,所以亨。

大過之時大矣哉! #

人能立非常之大事,立不世之大功,乃真大過,處之時得宜乃大哉。

象曰:澤滅木,大過。君子以獨立不懼,遯世无悶。 #

澤本潤養於木,今至滅沒於木,此過之甚矣,為天地之象。君子(人才)觀大過之象,以立其大過於人之行,其所以能大過於人者,乃其能獨立不懼,天下誹之亦無動其心,舉世不見

知而不悔,隱世而不憂悶,如此方能自守,此為其能大過於人也。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

此以陰柔而處卑下,易藉用茅為至薄之物,但用之亦很慎重,此為敬慎之至也,故可以無災。

象曰:藉用白茅,柔在下也。 #

此示意陰柔而居卑下,過於敬慎之意,此至慎之道。

亦能成生育之功。

九二:枯陽生稊,老夫得其女妻, 无不利。 #

二為柔位,陽剛居柔,是過剛之人而能以中自處,與柔相濟,其功如老夫之得女妻,則

象曰:老夫女妻,過以相與也。 #

老夫少妻之配,雖過於常份,但老夫能悦少女,而少女能順老夫,亦無災。

九三:棟橈,凶。 #

九三以太過之陽剛自居,又不得中道,此剛過之甚,其動必違和於中,拂逆眾心,故即以棟樑之才,而無人自輔,安能當大過之任乎?故凶。君子居大過之時,立大過之功,非剛柔適中,得人之輔,則不能也。

象曰:棟橈之凶,不可以有輔也。 #

此即剛強之過,必不能取於人,人亦無法輔之,此其凶也。

...

27山雷頤

27山雷頤 #

此卦張騫尋黄河源,卜得之,乃知登天位也。

圖中:

雨下,三小兒,日當天,香案,金紫官人引一人。

龍隱清潭之課 遷善遠惡之象

萬物畜聚之後,必有所養,無養不成,故頤者,養也,次大畜之序卦。上艮下震,乃上止而下動,外實中虛象,如人頷頤物於口中象。人之口所以飲食,乃能養人之身,此為頤。此論頤養之道,大至於天地養萬物,聖人養賢,人之養生,養形,養德,養人,養才,皆屬頤養之道。

卦圖象解 #

一、雨下:受恩澤也。

二、三小兒:乃合心之象,有德之國也。

三、日當天:君明之象。父全。

四、香案:求取之象。

五、金紫官人:天子身側之人。

六、引一人:提攜,推薦也。

人間道 #

頤:貞吉,觀頤,自求口實。

頤之養人,君子觀之,自求口實之道,乃養君子。口不實又不知養,小人。

彖曰:頤,貞吉,養正則吉也,觀頤,觀其所養也,自求口實,觀其自養也。天地養萬物,聖人養賢以及萬民,頤之時大矣哉! #

吾人所養之人及養生之道,皆不外自求口實,皆以正則吉。聖人養賢,使之為天位,使之食天祿,為求賢才施惠於天下。此養賢即養萬民也。

象曰:山下有雷,頤。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 #

以象言,雷震於山下,萬物根動而萌芽,此天地養之象。君子知口所以養身,故慎言語以養其德,節制飲食以養身。

初九:舍爾靈龜,觀我朵頤,凶。 #

龜之性,能咽息不食,可以不求養於外, 故為靈,即明智,而人口腹之慾既動,則必失所養,故凶。

象曰:觀我朵頤,亦不足貴也。 #

人之動為慾,即使有剛健之才,再明智, 終亦必失,故不足貴也。

六二:顚頤,拂經,于丘頤,征凶。 #

養之道正,在以上養下,天子養天下,養臣子,臣食君祿,皆以上養下。今女不能自處必從男,陰不能獨立必從於陽,此二爻不能自養反求下之陽剛,故為顛倒,拂違常理,故不可行。丘即上九,為在外而高之物,故往而必凶,此即意示人之才不足以自養,見在上位勢足養人,即非同類之君子,妄往求之,取辱必矣。

象曰:六二征凶,行失類也。 #

征而從上,又非其類,故人求非同類,必得凶矣。

十為數之終,故終不可用,無所往而利。

六三:拂頤,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

邪柔又動之不正,違反頤之正道,故凶。

象曰:十年勿用,道大悖也。 #

此戒之終不可用,凡人邪而柔,又欲動, 反正道大也,此戒之。

至矣。

六四:顚頤,吉,虎視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

陰柔居大臣之位,陰柔不足以自養,如何養天下?今如與初陽剛相應,而柔順於初陽之賢正,吉。故如己之才不足以養天下,但知求在下之賢而順從之,亦可吉也。但須養其威嚴, 眈眈如虎視,以免因己才之陰柔不足養,而受人輕視,造成犯上。但亦須注意所須用者,必逐逐相繼而不缺,若唯取於人又不能繼,困窮

象曰:顚頤之吉,上施光也。 #

吾人能顛倒求養而又吉者,皆得自陽剛以濟應其事,故能施光明于天下。

...

26山天大畜

26山天大畜 #


此卦昔神堯,卜得之,果登天位也。

圖中:

一鹿一馬,月下有文書,官人憑欄, 盆內蒼發茂盛。

龍潛大壑之課 積小成大之象

無妄則至善,可以積畜,故大畜為序卦。畜為止,又為聚,止而後聚,此卦天至大,而在山中,有所畜至大之象。外止內健為畜象,吾人視萬物外則無欲,即止也。內則運行不斷,必有大積畜於其中。

卦圖象解 #

一、一鹿一馬:祿馬交馳,大富之象。

二、月下有文書:明而有往,中秋時節,文書在空中尚未到手。

三、官人憑欄:無事狀,遥望所失之國度。又欄為木,人靠木,休也。棺也。

四、花在盆中:有限也。

此卦求官不利,求財大利。

人間道 #

大畜:利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大畜於人亦同,人之畜在學術道德充積於內,乃至大之畜,若為邪端異説畜又何用?今人重大畜於錢財,不重視學術修養,所畜何用?不為大畜。

彖曰:大畜剛健,篤實輝光,日新其德。 #

人须能剛健篤實,其畜乃大,又因充實而光辉,德必日新。

剛上而尚賢,能止健,大正也。 #

居尊位能剛明用賢,又能持之永恆,此大正之道。今之君王剛而不明,用人乃因私慾,而不以賢能為基準,故非大正之道。

不家食吉,養賢也;利涉大川,應乎天也。 #

大畜學術道德之人,施其所畜,利於天下,因而不在家食,乃吉。能涉大川而無險,乃應乎天地也。

象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

君子觀天之至大而畜山中,故知人之能畜大,乃由學而大,學之道在多聞古聖賢之言行, 取長為己用,察言以求其內心,乃大畜之真義。

初九:有厲,利己。 #

初爻為陽剛,必上進不已,則有危厲,此時,利在己之畜而不進,待與上合志乃動。

象曰:有厲利己,不犯災也。 #

此即不度局勢而進,不利己,乃災至。戒不可犯危而行。

九二:輿説輹。 #

二為六五位所對應,雖陽剛但亦不可力進,進則如車輪脱軸,不得行也。

象曰:輿説輹,中无尤也。 #

至善為剛中,柔不可過柔,因位居下,仍不足以進。易之道,乃知所進退也。

忌不可持才之健,而忘戒備與謹慎也。

九三:良馬逐,利艱貞,曰閑輿衛, 利有攸往。 #

三為相位,以剛健之才,能與上位合志而同進,就如良馬之馳,速也。唯雖速,但須切

象曰:利有攸往,上合志也。 #

因能與上合志,故往而利也。

六四:童牛之牿,元吉。 #

此言近君位之人,须上畜止人君之邪心, 下畜止天下之惡。凡人之惡能止於初始,則易如童牛加桎梏。俟惡盛而後禁,必相隔而難勝。故聖人止惡於初。

...

25天雷无妄

25天雷无妄 #


此卦李廣,卜得之,後凡為事皆不利也。

圖中:

官人射鹿,鹿啣文書,錢一堆在水中,一鼠一豬。

石中蘊玉之課 守舊安常之象

因復於道,合於正理,則无妄,故復之後受以无妄。卦乾上震下,此言動以天則為无妄,如動以人慾則生妄矣。故无妄之義大也。

卦圖象解 #

一、官人射鹿:自亂陣腳。

二、鹿啣文書:財訊至也。

三、錢一堆在水中:得財遇險之象。險中求財,憂心忡忡也。

四、一鼠一豬:遇子、亥年吉,肖鼠人陰謀,肖豬人黑心。

又可以子、亥為孩,亦即孩無子為亥,缺子象。又六字不全,亥月凶,無尾凶, 不足六歲,為五歲凶死。

天機象:犬、豬、牛、羊:叱之即去。雞、魚、鵝、鴨:欲用則不生。

人間道 #

无妄:元,亨,利,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无妄即至誠也。至誠為天道。天能化育萬物,生生不息,且各正其性,此无妄也。人如能合於无妄之道,則能與天地合德,故大吉,君子行無妄之道,能致大吉,須戒在堅心,如失貞, 則致災。今人本無邪心,但如不合正理,則妄亦邪心也。

彖曰:无妄,剛自外來而爲主於内。動而健,剛中而應,大亨以正,天之命也。 #

動以天則无妄,今人動以人慾。剛自外而入主於內,乃以正去妄之象。上健而下動,內動而外健,其動乃剛,理正氣壯,道乃大亨,此天道也。今人動之以慾,而無法示誠於外,不夠剛明,乃因內不實,此致妄矣。

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无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祐,行矣哉? #

无妄,即正也,小失於正,乃妄。入於妄,不知復,乃更往,則必悖天理,為天道所不容, 不可行也。

象曰:天下雷行,物與无妄,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 #

雷行天下,陰陽和而成聲,生發萬物,各正性命,其發而无妄,先王觀此象,體天之道, 養育人民,使各正性命,乃對時育物之道也。

初九:无妄,往吉。 #

初進陽剛在內,以无妄之天理行之於外, 故往吉。

象曰:无妄之往,得志也。 #

无妄乃誠也,人之至誠,物無不動,君子以之修身則身正,以之治事則得理,以之待人則人化,无往不利也。

六二:不耕穫,不菑畬,則利有攸往。 #

人之欲即妄,理之自然者,非妄,今以耕穫喻之,農耕後之穫,乃理之自然也。田一歲為『菑』,三歲曰『畬』,有耕而有穫,有菑而有畬,聖人順時而作,乃為聖也,讀易之人, 能知時順勢,得易之道矣。

象曰:不耕穫,未富也。 #

心念於始耕菑之時,乃為求畬,此所以為富。心有欲而為,則妄。故易言人之行但求合於自然,不為人欲所動,故能勝己之欲為大勇也。

六三:无妄之災,或繫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 #

人之妄動,由己之欲也,妄動有得,亦必有失,陰柔居相位,動乃因妄,失之大在欲, 故妄得之福,災亦隨之,妄得之得,失亦來之, 皆非真得也。

象曰:行人得牛,邑人災也。 #

有得有失,不足言得。聖人之得,乃無欲而得,不言有失。

九四:可貞,无咎。 #

四位剛而居之,剛則必無私,永不生妄。

...

24地雷復

24地雷復 #


此卦唐太宗歸天,卜得之,七日復還魂也。

圖中:

官人乘車,上兩隻旗,堠上東字,一將持刀立,一兔一虎。

淘沙見金之課 反復往來之象

萬物無剝盡之理,故剝極必復來。復為之序卦。此卦一陽生於五陰之下,有陰極生陽象, 如同冬至極寒,則必生陽,亦同。雷在地下,有復生之象,外順內動,此為復之始。

卦圖象解 #

一、官人乘車:使節也;車姓、連姓也;軍隊也;官大也;調職也。

二、上兩隻旗:鬥也;將、帥也;一方之主也。

三、堠上東字:猴發木形人。東:有心約束,十八日至。十日來人封侯象。

四、一將持刀立:武威之人,司法執行人。

五、一兔:肖兔之人,劉姓之人。

六、一虎:肖虎之人,王姓之人。

此卦云:君子之道,既消而復,始復必不能力勝小人,必待其朋類渐盛,協力致勝可也

人間道 #

復:亨,出入无疾,朋來无咎。

萬物既復則必亨,如君子之道將復,雖微,但同類將渐進,故亨且盛矣。故復之時至,並無法立勝小人,必待其同朋相繼,則協力能勝也。

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利有攸往。 #

此為消長之道,易之論數,以立準則,小有七日乃復,大有七年方復,此復之道也。

彖曰:復,亨。剛反,動而以順行,是以出入无疾,朋來无咎。 #

此以卦才來論,復之道,陽剛因消弱至極而反來,其法動而取順行法,是故出入皆無災, 朋之來,亦因順而動來也。

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利有攸往,剛長也;復其見天地之心乎! #

復之返來,順天之運行,故言七日。因君子道長,故利前往,陽復生於下,乃是天地生物之心,以為動之始也,故外見動,而始生於內也。

象曰:雷在地中,復。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

以卦象而言,如雷乃陰陽相搏而成聲,時陽之微,未能發也。如聖人順天之道,於日陽之

始生,安靜養之以閉關,使商旅不得行,人君不視四方,此順天也,於人亦以此安養其陽為復原之道。

初九:不遠復,无祇悔,元吉。 #

有失而後有復,此復之始時,因失之不遠, 故復必不至於悔,故吉。

象曰:不遠之復,以脩身也。 #

此即知不善而速改,為君子修身之道。學問之道即在此,知不對立改,為君子也。

六二:休復,吉。 #

二為切近初陽之位,君子道始生於下,若二位志向於陽,今陽在下從之,故能下之道為仁。吉。

象曰:休復之吉,以下仁也。 #

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源,能體會而近於下之仁,乃休復之美。

六三:頻復,厲,无咎。 #

從復之道,又頻復履失,致危之道也。故須厲,即戒此可无咎,頻失致危,其過乃在失而不復也。今人迷途不知返,比之皆是,又知返而不戒又入迷,凶也。

象曰:頻復之厲,義无咎也。 #

戒之在屢復,復而又失,失之過,故堅心於復不失,無災殃也。

...

23山地剝

23山地剝 #


此卦尉遲將軍與金牙鬥爭,卜得之,不利男子。

圖中:

婦人床上坐,風中燭,葫蘆在地,山下官人坐,冠巾掛木上,一結亂絲。

去舊生新之課 群陰剝盡之象

盡賁飾之道,而後可亨。但飾之終,不戒,則必剝,故為之序。卦體為五陰一陽,乃意陰始自下生,渐長至極盛,群陰皆受剝於陽也。天地之間,山乃高大,但仍附於地上,此為頹剝之象也。外止內順,招剝之象也。而順且止,為處剝之道。

卦圖象解 #

一、婦人床上坐:必有暗災,陰人得勢,陽道衰弱,小人為主官。

二、燭在風中:險也。

三、葫蘆:醫藥無救也;有暗計也。

四、繅絲:事務繁冗。

五、山下官人坐:有靠山,但陰人為禍。

六、冠巾掛木上:求去之象;又有樂之象。

人間道 #

剝:不利有攸往。

剝乃群陰長盛,剝削陽時,同眾小人剝喪君子,故君子不利往。

彖曰:剝,剝也,柔變剛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長也。 #

剝,落也。柔盛而剛剝,陰盛陽必退,此陰陽之道,小人道長盛,君子消退也。

順而止之,觀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虛,天行也。 #

君子處剝之時,知不可往,順時而止,乃因能觀剝也。故此卦有順止之象,為處剝之道。君子之人見事於始,凡事之始皆有理,君子視其盈虧消息,而知處之道。順時則吉,逆時則凶, 故君子事天。小人反之,不見事始之作為如何,不論事理之盈虧如何,一昧迎隨奉承,故小人事人。

象曰:山附於地,剝,上以厚下安宅。 #

山再高大仍依附於地,聖人體此,知人君與上位者,視剝而知厚固其下位之人,以安居也, 下者為上之本,從未有基本固而能剝者也。故上如有剝,必自下。故安養人民以厚國本。書曰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初六:剝床以足,蔑貞,凶。 #

因剝之始皆自下,故曰剝足,陰自下進, 渐消亡正道,凶之至也。

象曰:剝床以足,以滅下也。 #

正道之侵滅,必由下而上渐進。用剝之道即在此。

六二:剝床以辨,蔑貞凶。 #

此陰漸進,為將者已受剝也,凶益甚也。

象曰:剝床以辨,未有與也。 #

小人之侵剝君子,若君子有對應,則小人不能為害,如無對應,則有被滅之凶。

六三:剝之,无咎。 #

眾陰在下剝陽之時,三之相位獨剛應之, 則可無災,但因勢孤弱,雖可無災,但未必能大亨。

象曰:剝之,无咎,失上下也。 #

為相之人居剝之時,无災之因乃同類而相失,不與同道,故也。

六四:剝床以膚,凶。 #

剝之及身時也,其凶可知。乃因不知始剝於下,以致進盛至此。

...

22山火賁

22山火賁 #


此卦管鮑卜得之,果獲全,彼此相遜,終顯名義也。

圖中:

雨下,車行路,舟張帆江中,官人著公服登梯,仙女雲中執珪。

猛虎靠岩之課 光明通泰之象

物之合後則必立文,文乃飾之意。賁者,飾也,故為之序。人因合聚則有威儀上下,物之合聚則必有次序行列。此卦山下有火,草木百物聚於山處,下有火,則能照見草木百物,且增益其光彩,有賁飾之象。

卦圖象解 #

一、雨下:滿也,潤澤也,成也。

二、車行路:前往任官象,行走四方也。

三、舟張帆在江中:此行順風大利也。

四、官人著公服登梯:升遷在外地象。任公職主官外調象。丈夫從公職升官也。

五、仙女雲中執珪:受陰人提攜象。

人間道 #

賁:亨,小利有攸往。 #

物有外飾而後有立,但须有內實而加外飾,則可以亨。因文飾之道可以增加光彩,故必利於小進。

彖曰:賁亨,柔來而文剛,故亨。分剛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

賁之道能亨,實由飾而來,飾之道,須來往以柔,求文飾以剛,名須正,故利小吉。賁飾之道,並非能增其內實,只外加文彩而已。今人但求外飾,不求內實,富侈表面,內無實才, 比比皆是,上位者所用皆富有之人,此敗亡之初始象也。

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

天文,為日月星辰之錯列,四時寒暑之變化。人文為人理之倫序,觀人文以教化天下,此聖人用賁之道也。

象曰:山下有火,賁。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獄。 #

山下有火,草木為其明照而有光彩,此賁飾也。聖人觀此明照之象,以修明庶政,成文明之治,無敢於用文飾,掩飾實情,枉法不顧,故君子以用明為戒。

初九:賁其趾,舍車而徒。 #

初九乃君子有剛明之德,居於下也。因其無位,無法施濟天下,唯求賁飾自己而已。君子修飾之道,在正其所行,守節處義,凡不正則寧不與同行。

象曰:舍車而徒,義弗乘也。 #

於義不可同行,寧舍車而步行。

六二:賁其須。 #

外飾於物,無法改變其本質,須因其本質如何加飾,乃賁之道。

象曰:賁其須,與上興也。 #

須賁之道,須與上隨,隨上而動,動靜歸依於所主。

九三:賁如濡如,永貞,吉。 #

賁之盛,須戒永正,則吉,因永正之心及行,很難維持。

象曰:永貞之吉,終莫之陵也。 #

如飾之變化多且非正,人所陵侮也,故戒之永正則吉。

六四:賁如皤如,白馬翰如,匪寇婚媾。 #

賁外飾為白色,白馬亦為白色,但志不同, 由外飾同,而終有婚遂相應也。今人之求門當户對也。

象曰:六四當位,疑也;匪寇婚媾, 終无尤也。 #

四與一為應爻,六四當位時,中離間隔二三位,故疑也,但因一與四為正應,理直義勝, 終必無災也。

...

21火雷噬嗑

21火雷噬嗑 #


此卦蘇秦説六國,卜得之,後為六國丞相。

圖中:

北斗星,婦人燒香拜,憂字不全,喜字全,一雁食稻,一錢財,一鹿。

日中爲喜之課 順中有物之象

觀之後而有來合者,所合者,噬嗑也。故為觀之序。卦才中有一剛居,意為口中有物隔其上下,不得嗑狀,必咬之則得嗑,故稱噬嗑,以此理推而天下事,如天下有強梗或讒邪阻隔其間,使天下事不得合,當用刑法。小則懲戒,大則誅戮以除去,使天下得治。古今萬物皆合而後遂成,如未合必有間阻,若君臣、父子、親人、朋友有怨隙者,因讒言在其間也,除之則合, 是故間隔為天下之大害。聖人體噬嗑之道,知此為天下之大用,能去天下之阻間,唯刑與罰。此卦二體明照而威鎮,乃用刑之象。

卦圖象解 #

一、北斗星:君王也,夫君也,公職也。

二、婦人燒香拜:妻於人事無助,乃求助於天。

三、憂字不全喜字全:乃無又喜象。

四、一雞食稻:果被食,無果也。

五、一錢財、一鹿者:於財祿事憂心忡忡也。

六、禽:字解為『離多會少』之象。

人間道 #

噬嗑:亨,利用獄。

此即天下之事不能亨通,乃因有間阻,非刑獄何以除之。

彖曰:頤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 #

如口中有物阻,必用力嗑之,乃能亨通象。用獄之道,所以察情偽,得其情,則知為間之道,而後可以設防與致刑。知噬嗑之道,乃知去間之道,而天下亨通。

剛柔分,動而明,雷電合而章。 #

此卦才有剛有柔,分而不雜,為明辨之象。察獄之本即明辨,以明而動,上震下離,其動因明也。照與威並行,為用獄之道。人能照,則無隱情,有威則無人不畏,故照與明並用也。

柔得中而上行,雖不當位,利用獄也。 #

此言治獄之道,如全剛則傷於嚴暴,過柔則失於宽縱。以仁而居剛得中正,則得用獄之道。

象曰:雷電,噬嗑,先王以明罰敕法。 #

雷威而電明,聖人觀雷電之象,效法其明與威,而立刑罰法令。法之精神乃在教明事理而設防也。

初九:屨校滅趾,无咎。 #

最下位,下民之象,為受刑之人,用刑之始,罪小刑輕,以木械傷其趾,則不敢進惡矣。此即因小懲而有大戒。小人之福,即在此。

象曰:履校滅趾,不行也。 #

因小罪而小用木械傷其趾,則因懲而不再進為惡也。

六二:噬膚滅鼻,无咎也。 #

二居中而得正,是用刑得中正象。如此罪惡易服,然遇剛強之人,刑之必须深痛,故致滅鼻而无災。

象曰:噬膚滅鼻,乘剛也。 #

此用刑於剛強之人,不得不深痛,乃有戒也。

六三:噬臘肉遇毒,小吝,无咎。 #

本身不正又用刑於人,則人不服而怨對反駁,如食臘肉遇毒,反傷於口。此雖有小議, 但無大災也。

象曰:遇毒,位不當也。 #

受刑之人難服,乃因其用刑之人位不當也。今之他國人在本國犯罪,即見之。

九四:噬乾胏,得金矢,利艱貞, 吉。 #

九四乃居近君之位,乃意愈大,則用刑必重。至此得剛直之道,可克艱其事,又因貞固本身操守,且執意行之,則无咎。

...

20風地觀

20風地觀 #


此卦唐明皇與葉靜遊月宫,卜得之,雖有好事,必違也。

圖中:

日月當天,官人香案邊立,鹿在山上, 金甲人執印秤。

雲捲晴空之課 春花競發之象

臨者,大也,萬物之成大,乃有可觀,故觀所以次臨也。凡觀視於物,即為觀也。人君上觀天道,下觀民俗,為觀之道。風行地上,遍觸萬物,乃周觀之象。以陽剛在上,為群下所觀, 故觀亦有仰之義。

卦圖象解 #

一、日月當天:政治清明,普照大地,父母雙全。

二、官人香案邊立:倌人,丈夫也。蔡姓人士,神人共明之象。

三、鹿在山上:得高祿之象。

四、金甲人:君側之人也,護衛也。五、執印秤:提印信而來授權也。

人間道 #

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

人於祭祀之始,求神之時,心念最專精之時也。居上位者,正其儀表,以為下民之觀,當

始與終,皆能令民之觀如初始之專精,則盡觀之道也。今人至君位後,禮數繁多,致令人心散, 精一不如初始也。

彖曰: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 #

五居尊位之人,能以陽剛中正之德,始終如一,為下所觀見,則必能精一也。

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下觀而化也。 #

處觀之道須嚴守如始之精一,則下民必至誠瞻仰而從教化,不薦為不使誠意少散。

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敎,而天下服矣。 #

天之道至神,故曰神道。聖人觀天之運行四時,從無差錯,其神妙如此。聖人體神之道而以設教,故天下服也。

象曰: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敎。 #

風行地上,能觸萬物,聖人體之,知巡省四方,觀視民俗,設為政教,例如見奢則約之以儉,見奸則矯之以正,則民將觀之。

初六:童觀,小人无咎,君子吝。 #

處最下之位,又為陰柔之本質,離陽剛過遠,是故其觀淺如童稚,故曰童觀。小人觀陽剛之道,不識君子之道,於觀之初,反而無災, 如見君子亦昏淺如是,則可羞也。

象曰:初六童觀,小人道也。 #

此所觀不明如童稚,此實小人也,故言小人之道。

六二:闚觀,利女貞。 #

觀,乃少見而無甚明也。二居將位,而不能明見陽剛中正之道,則如女子之道,即見之不甚明,又能順從者。將位之人,能如女子之順從,則不失其正,故利。

象曰:闚觀女貞,亦可醜也。 #

此即君子之人不能觀見陽剛中正之大德,雖能順從,乃同女子也。亦可羞也。

六三:觀我生,進退。 #

柔質居相位,處觀之時,其進退之道,乃為己者,雖非正,.亦不為過也。

象曰:觀我生進退,未失道也。 #

觀己知生存之道,而以之進退,此未失道也。

六四: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 #

四雖陰柔居君側之位,能觀見國之光辉盛大,可見人君之道德也。此因九五君位為聖明之人,致令才德之士 ,皆願進朝廷輔佐,以濟天下。反之聖君因能用敬才德之人,則人才聚之。

...

19地澤臨

19地澤臨 #


此卦蔡琰去和番,卜得知,必還故國也。

圖中:

婦人乘風,一車上有使旗,人在山頂, 虎在山下坐,一合子,人射弓。

鳳入雞群之課 以上臨下之象

有事之後乃有可大之心,臨者,大也,故序卦為臨。為卦澤上有地,乃岸也,因與水相近故曰臨,天下之事最近臨者,唯水與地,故地上有水,為此卦,澤上有地,為臨;臨,即臨民臨事,凡所面臨的,皆有臨之道。

卦圖象解 #

一、婦人乘風:外援為陰女,美人也。

二、一車上有使旗:出使之象,以謀略可解災,謀之對象為女人也。連姓、車姓人。

三、人在山頂頭:盛極將衰,招困也,即將下坡也。

四、虎在山下坐:人受虎困之象。

五、一合:先成後破象。

六、人射弓:張姓人士,夷狄之人,以弓射獵,故外族入侵象。

故自古天下安治,未有久而不亂者,皆因不能戒盛而已。

人間道 #

臨:元,亨,利,貞。

言臨之道,可致大亨也。

至于八月有凶。 #

二陽才剛生於下,聖人戒之於方盛,方盛而慮衰,則可以防自滿,圖其永久,衰而後戒, 無及也,此乃戒盛之道。今人富而多驕,為安樂而壞綱紀,忘禍亂而任小人奸邪,皆因不知戒盛。

彖曰:臨,剛浸而長,説而順,剛中而應,大亨以正,天之道也。 #

剛中得正道,而有應助,故能大亨。天道,能化育生萬物,皆因其剛正而和順而已。以此道來臨事,臨人,臨天下,莫不大亨通也。

至於八月有凶,消不久也。 #

此乃聖人知戒於盛時,不以自滿,則凶不至也。

象曰:澤上有地,臨。君子以敎思无窮,容保民无疆。 #

地與水之臨近為至近,君子以此知臨之道乃親民如此,才能教導人民。有寬容保民之心, 才能廣大無窮的包容。

初九:咸臨,貞吉。 #

初為卑下之位,而以正道與四位感應,為所信任而得行其志,故吉。

象曰:咸臨貞吉,志行正也。 #

陽剛之志在於行正,志正也。

九二:咸臨,吉无不利。 #

九二居將位,能以陽剛之心臨人,臨事, 不愧於人,吉無不利。

象曰:咸臨,吉无不利,未順命也。 #

九二乃應於五之尊位,因以剛德之長,又得中道,此至誠相感,而得吉,並非因順上之命而得吉也。

六三:甘臨,无攸利,既憂之,无咎。 #

三居相位,柔陰居之,此居上位又不以中正臨下,此失德也,不利。如能憂於此而立改之,則無災也。

象曰:甘臨,位不當也,既憂之, 咎不長也。 #

陰柔之人,處臨人事不以中正,又居下之上,乃不適其位,如能知懼而憂之,則必自改其災不長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