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63水火既濟

63水火既濟 #


此卦季布在周家潛藏,卜得之,遂遇高皇

圖中:

人在岸上一船來,一堆錢,雲中雨下, 二小兒在雨中行,文書一策。

舟楫濟川之課 陰陽配合之象

小過乃過於物,能過於物,必能相濟,故受之以既濟。此卦,水在上,火在下,火水相交, 則能為用,能互為用,即為既濟,此卦言,天下萬事,己互濟之時也。

卦圖象解

一、人在岸上:泣也,等待也,無目的也。二、 一船來:接引至也。

三、一堆錢:財祿無用也,憂心忡忡也,有竊象,抄家之象。四、雲中雨下:陰中有果也,夜間至凌晨時。

五、二小兒:主喜也,二人也,二人雨中行也。六、文書一策:證件,命令也,資料也。

人間道

既濟:亨小,利貞,初吉,終亂。

既濟之時大事必能亨通,然須知小事亦须亨通,方可為吉,必須所有事皆吉,否則濟至極時,終亂。

彖曰:既濟亨,小者亨也。利貞,剛柔正而位當也。 #

陰陽能皆得位,故為既濟,但須無所不亨,乃可也,且貞固守之。

初吉,柔得中也。終止則亂,其道窮也。 #

其以柔順文明之中道,故可成既濟之功,至既濟之極,若不知變通,必生亂,其亂之生乃因道至盡窮。

象曰: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

水火即交,各有其用,為互濟,時當既濟,君子觀象知於既濟之時,必先思慮患害之生, 使不至成禍患也。自古以來,天下由治而亂,乃皆因居治不思亂時之戒。

初九:曳其輪,濡其尾,无咎。 #

倒曳輪,使不再進。獸之涉水,必舉高其尾,使尾不濕方可進,無災至。

象曰:曳其輪,義无咎也。 #

於既濟大吉之時,能知止進,則必不至極時,故必無咎也。

六二:婦喪其茀,勿逐,七日得。 #

陰居正位,得五君位應,其志必得遂行, 但中正之道,不可廢也,猶婦人出門用茀遮己今喪其茀,則不行,能自守不失,道必復也。待時之至。

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

以剛居剛位,居既濟時,其君主威武必令民心服。但若專肆威武,必令民心忿而不服, 殘害人民,貪人民之富,故有小人勿用之戒, 因惟小人其威武必為滿足其私欲,君子戒之。

六四:有衣,終日戒。 #

四近君位,陰柔居之,乃適其任,當既濟之時,須如行舟,戒之滲漏,始漏則塞以衣物, 且終日戒懼不怠,則必可免患。

九五:柬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祭,實受其福。 #

九五至尊君位,陽剛人居此,當既濟之時, 必以至誠信孚如祭祀之誠,則即令薄禮之祭, 也可勝於豐厚之祭,由其至誠之心使然也。易之不重形,而重神,此明而顯矣,故論易須知

上六:濡其首,厲。 #

既濟至極時,必不安而危,今陰柔居之, 居坎險之上,即既濟之終,小人居之,其敗壞必立可見矣。

象曰:七日得,以中道也。 #

因中正之道非不可用,乃時之未至,於此時自守其中,俟時至必能行矣。

...

62雷山小過

62雷山小過 #


此卦漢君有難,卜得之,後果脱險也。

圖中:

明月當空,林下一人彈冠,人在網中。一人割網,猴子在山頭出。

飛鳥遺音之課 上逆下順之象

人之有信後必行,行則生過,故小過所以為中孚序也。此卦山上有雷,雷震於高處,其聲必過,故為小過。小過者,可說為小事過,亦可説為過之小也。

卦圖象解

一、明月當空:政清狀,入法庭,刑堂。二、林下一人:林姓人。

三、人陷網中:不得脱身,受束縛。

四、一人彈冠:求去之象,但求去為形,束縛為神,合則有表裡不一狀。五、一人割網:貴人解救,脱困狀。

六、猴子在山頭:從新開始之課(候再出山)。

人間道

小過:亨,利,貞。

過之意在過其正常也。如矯枉過正,此過為就正意。時不正,用過之道使正,此過之吉處, 吾人須知過之道,知用過之時機方如是。

可小事,不可大事,飛鳥遺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 #

用過之道,乃為求中正。其過之限,可用小事,於大事不可用過。故曰不宜上,宜下,順之則吉,乃過能順理,吉反更大也。

彖曰:小過,小者過而亨也。過以利貞,與時行也。 #

小過之道,在過之小,有時當過,過而能致亨,過之能吉矣。但用過之道,須配合時機, 乃意當過則過,此非真過矣,此為以過養正也。

柔得中,是以小事吉也,剛失位而不中,是以不可大事也,有飛鳥之象焉。 #

小過之道,處小事之過,可得吉。但不可做大事,因剛失位又不得中,故不可以用在大事上,故有飛鳥之象,鳥飛之事小,過而餘音,但無災也。

飛鳥遺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上逆而下順也。 #

事之有過,當從其宜。如人之過恭,過哀,過儉,其太過,則不可。其過當如飛鳥之遺音,

其聲出,而身己過,事之過當如是,則吉宜。此順道之過,故也。

象曰:山上有雷,小過。君子以行過乎恭,喪過乎哀,用過乎儉。 #

雷震於山上,其聲至,而雷已過,故為小過,君子觀象,知天下事,有時當過,但不可過甚。故為小過,當過而過,乃其宜也。

初六:飛鳥以凶。 #

陰柔居下位,為小人之象,小人本躁易動, 今逢小過時,乃得理不饒人,其行為之過。必速且遠,救之莫及也,故凶。

六二:過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 遇其臣,无咎。 #

二與五爻位,其猶祖之象,今陰柔居其位, 越過三,四位,直與五相應,有越位之戒,今逢該過之時,如過越位,仍不失臣道,亦可無咎。於其他之卦,越過本位凶,但今於小過, 乃意當過之時,可過,無災,切忌失君臣之道,

九三:弗過防之,從或戕之,凶。 #

陽居正位,於小過之時,意味手下無能, 又為陰之小人蒙蔽。此時須過防之。如不加強防範,必招害。君子防小人之道,以正己為先, 堅守正道也。

九四:无咎,弗過遇之,往厲必戒, 勿用永貞。 #

剛居柔位,以剛而用柔,其剛必不過也。故無災咎。剛陽之道居小過時,須戒之隨宜, 不可固守不變,故君子隨時順處,不固守其常也。

六五:密雲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 #

此陰柔居君位,居當過之時,乃不夠陽剛, 故雖欲過,但不能成功。故猶如密雲而不成雨, 其不成功,即令越過其位向二爻相應,三、四爻位不應,亦如同密雲集中,而無法成雨

...

61風澤中孚

61風澤中孚 #


此卦辛君屯邊,卜得之,遂果得梅妃之信也。

圖中:

望子上文書,人擊柝,貴人用繩牽鹿雁啣書。

鶴鳴子和之課 事有定期之象

人有節,而後有信,故中孚次之。節本有節制,不可過越之意,人能信而後行之,上位知信守,下位知信從。此卦澤上有風,風行于澤上能感於水為中孚之象,此因一 、二爻位,五六爻位,皆實陽,而三、四爻位,為中虛之象,全卦有外實中虛之義,此中孚之象。

卦圖象解

一、望子上文書:科甲高中,刑法更吉。二 、人擊柝:預警也。

三、貴人用繩牽鹿:守成,不可攻也。四、雁啣書:喜事將至,有南徙之象。

五、人立庭中:蒞庭也,防官司或打官司保身也。

人間道

中孚:豚魚吉,利涉大川,利貞。

中孚之道,其中心之誠信,能使豚魚都有感,則無所不至矣。故利涉大川,週行無限也

彖曰:中孚,柔在内而剛得中。 #

中孚之中虛乃至誠之象。此示意剛之道能得中正,故吉。

説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魚吉,信及豚魚也。 #

上位以至誠而順從於下,下位以至誠以求上悦,由其中孚之至誠,必教化邦國,此信能令豚魚皆感,此道之至善也。

利涉大川,乘木舟虛也。中孚以利貞,乃應乎天也。 #

中孚道之吉,猶乘舟渡川,內無實物,不虞覆船,即處艱困,能以中孚則必可亨通,能堅守中孚之道,此天道之極至也。

象曰:澤上有風,中孚,君子以議獄緩死。 #

風在澤上,澤有感于風,因水體本虛,故風能入。君子觀之,知人心虛,則物必感之,此中孚之象,君子于議獄,本為盡忠而已。於決死之際,但求緩之,寬之。

初九:虞吉。有它,不燕。 #

陽剛居始進,於中孚之道並非了解,人初志必不定,故如能以愚誠信之,且專一之志, 若生異志,必不得安矣。

九二: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 #

內剛外柔,陽居陰位,中孚之感,因外柔必能感通,猶鶴鳴於幽谷,人不聞也,而其子必應和,乃心感通也。故能中心孚誠,千里能

六三:得敵,或鼓或罷,或泣或歌。 #

柔居陽剛之位,居位高但才不能濟,故勢必唯所信而從,其外在之鼓張,罷廢悲泣,歡歌皆因導於內心之所信,因才不足,故只有信,

六四:月幾望,馬匹亡,无咎。 #

近君之位,以柔順得信,其盛必如月之滿盈。即同類同屬亡失,亦可無咎。

九五:有孚孿如,无咎。 #

君位之人,以中孚至誠之道,感通天下, 民心之信服,固結如抽掣也。

上九:翰音登于天,貞凶。 #

中誠孚信致於極,有信終則衰,華美其外, 內無忠篤,猶翰音登天,不知止之,貞固如此, 不知變,乃自招凶。孔子曰:好信不好學,此敝也贼。意即固守而不通也。

象曰:初九虞吉,志未變也。 #

始信之時,志未能從,但能愚誠專一至信, 則吉矣,故吾人初始,必求能為己所信之道, 方以愚誠,如此方不致迷。

...

60水澤節

60水澤節 #


此卦是孟姜女送寒衣,卜得之,知夫落亡不吉之兆。

圖中:

大雨下,火中魚躍出,雞在屋上,犬在井中,屋門開著。

船行風黃之課 寒暑有節之象

渙者散也,物不可以終散,必當節止,故渙之後以節卦為序。此卦「澤」上有「水」,澤為有限之水地,如再置水,當滿不容,故有節制之象。

卦圖象解

一、大雨下:陰暗不明,凶象。

二、火中魚躍:飛騰而徒勞無功,又餐飲業。三、雞在屋上:酉年肖雞人,解救之時與人。

四、犬在井中:招陷,動彈不得,不知節制而招如此。五、屋門開著:仍可開張,须雞人來助大吉。

人間道

節:亨,苦節,不可貞。

節之道,在有制,萬事如知節,必可亨。節之貴在中庸,如限制太過則苦,如節至於苦, 必不可常久也,人事如此。

彖曰:節亨,剛柔分,而剛得中。 #

節之道能致亨通,乃因知剛柔並濟,能剛又且能適中,此節之能亨。

苦節不可貞,其道窮也。 #

如節之致於苦極,必無法堅固守志,則節道必招困窮也。

説以行險,當位以節,中正以通。 #

此以卦才言,外險內悦,以能悦且又知止,此為節之大義,常人於悦時不知止,遇艱險方思止。當位居尊之人如明節之道,必能中正且亨通矣。今人之權力欲望無盡,居尊不思止,悦而無限,終必至凶,乃不知節之道,明矣。

天地節而四時成,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 #

天地之間有節道故四季分明,聖人觀之知立制度,以為節道,所以必不傷財害民,此法治觀念之始,聖人立此道,即因知人之欲望無限,故以節制之,免流於人治,必因私欲,而終致勞民傷財。

象曰:澤上有水,節,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 #

澤之容水有限,故節。君子觀之,知節以制度來限制,下定義來區分君子小人之行為。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 #

陽剛之性居節之初,必不能節,如居門庭之內,則可無咎。

九二:不出門庭,凶。 #

剛陽之性,居陰柔之位,爻義為,處陰且不正之人居當節之時,不知節必合於中道,過與不及皆非節,如此即令不出門庭,亦會招凶。

六三:不節若,則嗟若,无咎。 #

三爻本剛,今陰柔居之,須剛斷而柔性之人居其位,因其柔順,且知自節乃可順於義行, 亦可以無過。

六四:安節,亨。 #

陰居陰位,其正位,於節時,即居高位且有節之象,能安於此,則亨通。

九五:節,吉,往有尚。 #

九五尊位,乃居節時之主位,能甘之如飴, 盡節之道,必吉,功大矣。

上六:苦節,貞凶,悔亡。 #

上六乃居節之極,其必因節致苦,如堅守不改則必凶,終致亡而悔,易之節卦悔亡,與他卦之悔亡,辭同但意不同也。

象曰:不出户庭,知通塞也。 #

不出户庭可以無咎,但須知外之言與行, 必以時來定進退之機。

...

59風水渙

59風水渙 #


此卦漢武帝,卜得之,乃知李夫還魂也。

圖中:

山上有寺,一僧,一人隨後,一鬼在後,金甲人。

順水行舟之課 大風吹物之象

兌,悦也,人悦時,則必舒散,渙、散也,故渙為兌之序。人之性憂則結聚,悦則舒散。此卦上巽下水,乃風行水上,水遇風則渙散,故渙為散也。

卦圖象解

一、山上有寺:出家狀,對峙狀,寸土寸金象。二、僧:化外之人,光頭人,曾姓人。

三、一人隨後:逃避,求助化外之人。

四、一鬼在後:為禍追緝之象,內心有鬼,處事不明象。五、金甲人:正義之師,得民心也。

六、寺,土頭人作對。等待時機也。

人間道

渙:亨。王假有廟,利涉大川,利貞。

渙,散也。人會離散,本於中心一念,心離則散矣。故能治散,必從中入手,有能收拾人心,散可聚矣,故散之道論如何用散,故可以亨。君王能知立宗廟收人心,則必可前進無阻, 故須堅心到底。

彖曰:渙,亨。剛來而不窮,柔得位乎外而上同。 #

渙之道所以可致亨,以卦來言,用陽剛之法,不可致極剛,以居下位,又得中道,柔位而得五君位之相應,故居渙時,能守其中,必不至於離散,所以能亨。

王假有廟,王乃在中也。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

君王能利用宗廟收拾人心,乃知用中道之妙,能如此可往天下,無處不阻也,自古以來, 能得民者,必得其心,方可謂得民矣。

象曰:風行水上,渙。先王以享于帝立廟。 #

風行水上,渙散之象。先王觀渙之象知,救天下之散,惟有祭祀宗廟,收合人心,合心之道,莫大於此。

初六:用拯馬壯,吉。 #

初爻,為渙之始,陰柔居不正,又處卑下, 故於始時即察知而拯,只須託於陽剛之人,即可整渙,故吉。

九二:渙奔其機,悔亡。 #

外飾順,內實險憂,心已散。九二居坎險中位,乃意於渙散時,又居險中,其險可知, 如能知機而奔往不猶豫,方可不慮亡也。

六三:渙其躬,无悔。 #

六三相位,今才為陰質,不適居位,於渙散之時,必無法拯救他人,只能止於其身,可以無悔矣。

六四:渙其群,元吉。渙有丘,匪夷所思。 #

六四乃大臣之位,今有九五君來同應,有君臣合力,以濟天下之渙散,能如此則有大功。方渙散之時,用剛則必不能使之懷附,用柔又不足使其依歸,故如能使大聚,此事必難,用必非常法,能成此大功,非聖賢何能如是乎?

九五:渙汗其大號,渙王居,无咎。 #

九五君位,居渙之時,以陽剛正德又得巽之外順,此深得處渙之道,必能號令人民,民心信服而從矣,如汗之於體外,息息相關,民與君之關係能如此,則必能居王位而無咎。

上九:渙其血,去逖出,无咎。 #

渙至極時,仍能守巽順之道,即令有傷, 亦仍可出險,遠離災害而無災矣。

象曰:初六之吉,順也。 #

初六之能吉,乃因於渙始即察知,始而拯, 此得時也故吉。

象曰:渙本汁其機,得願也。 #

渙之時居險,必以知機而親近之,乃可得願矣。

象曰:渙其躬,志在外也。 #

渙時,以躬順求上同。可免己之災。

...

58兌爲澤

58兌爲澤 #

此卦唐三藏去西天取經,卜得之,乃知必歸唐國。

圖中:

人坐看一堆擔,月在天邊,秀才登梯, 一女在合邊立,文字上箭。

江湖養物之課 天峰雨澤之象

巽者,入也,物能相入,必有相悦方成,故兌為巽之序。

卦圖象解

一、人坐看一擔:任務完成狀,有人相助象,助人為樂之貴人。二、月在天邊:清明之治。

三、秀才登梯:金榜登科象。

四、一女在合邊立:女人介入,先成後破。五、文字上箭:得機而發,射:發象。

人間道

兌:亨,利、貞。

兌之道,可以致亨。人能悦於物,物亦相悦,必足以亨。然兌之道在貞正,求悦不以正道, 必成邪吝,終致悔咎。

彖曰:兌,説也,剛中而柔外,説以利貞,是以順乎天而應乎人,説以先民,民忘其勞,説以犯難,民忘其死,説之大,民勸矣哉。 #

兑,悦也。外柔內剛,中心誠實之象,悦之道可亨,乃因其能貞正。上順天理,下應人心, 能使民以悦,則民忘勞苦,且欣然為國犯難。忘其生死,此悦之道至極矣,民莫不信之。

象曰: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 #

兩兌相重,即兩澤互麗,交相浸潤,互有滋益之象,君子觀之乃知朋友講習,互相增益, 為天下之大悦,有互相明益之象。

初九:和兌,吉。 #

初雖陽剛,但因居卑下,乃知卑下和順, 此悦必無所偏私,此兌之正道,故吉。

九二:孚兌,吉,悔亡。 #

二位有剛中之德,內實孚信,雖近小人, 但不失君子之道,悦而不失剛中之德,所以能吉而不慮亡矣。

象曰:和兌之吉,行未疑也。 #

初位必隨時順處,心無所欲,惟求能和而已,是以吉也。其行必未有可疑。

象曰:孚兌之吉,信志也。 #

君子之悦,自心中之至誠,故必不失道, 小人之悦,必忘形而自失不知。

六三:來兌,凶。 #

陰棄居陽剛之位,不適也,比得兌之道不以中正,為悦而求悦,人之有求必因私欲,己離正道,故凶。

九四:商兌未寧,介疾有喜。 #

陽剛處陰位,居不中正,故有未決,未能定也。居兑之時,不為悦所惑,能知命守剛正, 疾惡去仇,必能得君之信,而有喜也。

九五:孚于剝,有厲。 #

九五君位得中正之道,居悦時,乃可盡善, 但聖人復設戒於有厲,即雖中正聖賢在上,天下仍有小人,為免惑於悦,小人之入而不自知,

上六:引兌 #

悦之至極則愈悦,故言引兌。天下萬事過之皆不宜,有凶至。

象曰:來兌之凶,位不當也。 #

柔居陽剛,自處必不中正,和欲而求悦, 必招凶。

...

57巽為風

57巽為風 #


此卦范蠡辭官入湖,卜得之,乃知越國不久也。

圖中:

貴人賜衣,一人跪受,雲中雁傳書, 人在虎下坐。一人射虎中箭,虎走。

風行草偃之課 上行下放之象

巽者,入也。處旅時,親人不在,惟能巽順,方可平安,無所不入。故巽次旅也。此卦一陰居二陽之下,乃有陰順於陽象。

一、貴人賜衣:先破後成象。

卦圖象解

二、 一人跪受:貴綬也。如占疾病,則主壽衣,凶象。三、雲中雁傳書:意外喜訊。

四、人在虎下坐:身處險而不知。五、一人射虎中箭:貴人相救。 六、虎走:脱險,寅年也。

又虎乃有威望之人,利武官,主人在虎邊進退不得之時。亦言虎將須知功成身退,否則暗箭難防,以明哲保身為吉。

人間道

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見大人。

巽順之道,得之可以小亨。故論柔之順性,能如此,利往進,可見貴人,必助。

彖曰:重巽以申命。剛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順乎剛,是以小亨。利有攸往,利見大人。

巽之重卦,有上順下亦順象,苟能上順中道以出命,下順命而服從,則必吉。故君子申復命令,乃知巽也。能知順乎剛且中正,即令才不足亦可以小亨。能得巽順之道,必無往不入可出世見大人也。

象曰: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

物之隨風而動,巽之道也,君子觀巽象,乃知重復申令之重要,能有政令,上隨下以順服, 上下皆順,即重巽之象,為始切實,故重申命令。

初六:進退,利武人之貞。 #

居巽順之時,又處卑下,以陰柔之質,必畏而不安,無所適從,故此時惟利於武官,從武職之人,其巽赈必吉也。

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紛若,吉, 无咎。 #

九二乃示剛居陰位,外又有巽順之象,意即人有過於卑順之時,不是恐懼就是諂媚,皆非正也。但其雖非正禮,亦可遠恥辱,去

怨隙,亦可為吉,就如同用誠意來通於神明之史巫,其誠意能通,亦可無過。

九三:頻巽,吝。 #

九三為下卦之上極,剛居之,有剛亢之質, 居巽順之時,非真能順,乃出於勉強為之,必有所失,失後又頻順,頻順又再失,亦可卑吝也。

六四:悔亡,田獲三品。 #

六四僅乃陰柔居陰,此位居下之上,乃居上位而知順下,人能如此善處,必可不慮亡。猶田之收獲能遍及上下,能如此,何慮悔亡更且有功。

九五: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終,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吉。 #

陽居陽位又處君位,此為巽之主,其命令, 必合於中正之道,天下黎民莫不順從。能始終如此,必無往不利,如命令之出,有須變更時, 改始之不善,成終之善,則可變更,其中道,

上九:巽在床下,喪其資斧,貞凶。 #

床,人之所安處也。今在床下,有過於安之義,九為巽極,乃過於柔順,乃喪失剛斷, 必失居所,乃自失也,對正道而言為凶。

象曰:進退志疑也,利武人之貞, 志治也。 #

進退不知所安,其志必疑且懼,故堅心服從,利於武職之人,不生貳心。

象曰:紛若之吉,得中也。 #

人能得中道,亦以至誠,則人必信之,吉而無咎。

象曰:頻巽之吝,志窮也。 #

陽剛之才,本非能順巽,今處重巽之時, 因勢不能遂志,又必須以順,故必有所失,其志必困窮。

...

56火山旅

56火山旅 #


此卦陳後主得張麗華,卜得之,乃知先喜後悲。

圖中:

三星者,貴人台上垂釣牽水畔人,一猴一羊,大溪者。

始鳥焚巢之課 歡極哀生之象

豐至極時,不知戒盛,乃失其居,故序卦為旅。此卦「離」上「艮」下乃外明內止之象, 山為止而不動,火行而不居,有不與同流之意。故為旅象,又人之旅,必外麗,亦旅象。

卦圖象解

一、三星者:三台貴人,相位之人。

二、貴人台上垂釣:君主相求,老闆相求人才。

三、牽水畔人:賢能之人,離野入朝封候。或慕權勢而變志。四、一猴一羊:肖猴,肖羊,候、楊姓人,未申年應之。

五、大溪:脱險也,港口也,水側也。

人間道

旅:小亨、旅貞吉。

旅之時,此因不同流而旅,故有小亨,且得之堅心,必吉。切不可假旅之道而有私欲其中。

彖曰: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順乎剛,止而麗乎明,是以小亨,旅貞吉也。旅之時義大矣哉! #

旅之時至而旅,乃有亨,人能知所進退,內有中道外又知順於剛,止之在能外麗而內明, 是故有小亨,旅而堅貞其志,是故吉也。當旅不旅乃自求咎。故天下之事,當有時宜,因時而動,其義大也。

象曰: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獄。 #

火在山高處,其明及遠,旅之道也。君子觀此明照之象,知明慎以用刑,絶不依持己之明, 必有戒慎恐懼之心而施於用刑。因火行不留,故有不留獄之志,獄乃不得已而設,故不求留獄, 此觀火之行而體悟之。

初六:旅瑣瑣,斯其所取災。 #

陰柔無才之人,居卑下,居旅之時,因才質如此,故必畏畏瑣瑣,其必終自取其辱。

象曰:旅瑣瑣,志窮災也。 #

意志因困窮時,而生變,乃自取其災也。

六二:旅即次,懷其資,得童僕貞。 #

六二乃得適位之將才居旅時,因知中正處不失當,必能懷蓄財資,又能得僕人之忠心, 故吉。

九三:旅焚其次,喪其童僕,貞厲。 #

旅之時,必以柔順謙下為吉,如今自處過剛,又居高,乃招致災困。必失僕人之忠,終有危厲來臨。

九四:旅于處,得其資斧,我心不快。 #

陽剛又居柔位,有用柔之象。人居旅時, 能柔,得旅之道,必吉。此法居旅時可得財货之資助,但不能伸其大志,其心必不快。

六五:射雉,一矢亡,終以譽命。 #

人於旅時,不可有錯,一但犯之,災禍立至。就如射雉,能一箭而中,不虛發即無過失, 能如此,則於旅時,必可立名揚譽。

上九: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後號 #

,喪牛于易,凶。

旅時以過陽剛自處以高,不知謙卑,就如鳥高飛而自焚其巢,故終居無所安處,自負過剛,居旅時,始則可快意盡情,故生笑。繼而失安無居所,故後號咷。牛為順性之物,但也

象曰:得童僕貞,終无尤也。 #

旅行之人,所賴者為童僕,能得其忠心, 必可無災。

象曰:旅焚其次,亦以傷矣,以旅與下,其義喪也。 #

居旅時以過剛自高,手下必喪失忠心,危之至矣。

...

55雷火豐

55雷火豐 #


此卦莊周説劍,臨行卜得之,果得劍也。

圖中:

竹简灰起,龍蛇交錯者,官人著衣裳立,一合子,人吹笙竿,腳踏虎。

日麗中天之課 藏暗向明之象

萬物與人能適得所歸,必能成大,故歸妹之後,受之以豐,豐有盛大之義,此卦上震下離, 有內明外動之象,能以明而動,動而能明,此為致豐之道,是故明而能照,動而能亨,可以致豐大也。

卦圖象解

一、竹简灰起:簡姓,竹有順象,堅節不變之象,灰起,中空之象。二、龍蛇交錯:辰巳之年,正邪相爭,蛇虺乃毒謀暗算也。

三、官人著衣裳立:官人、倌人、丈夫也,藏於內也。四、一合子:先成後破。

五、人吹笙竿:閒情逸志,主喜事臨門。六、腳踏虎:臨危不亂也,險在下也。 七、旱沼之旁:心力交瘁也。

八、池中無水:旱象,破財也。九、珠落盤中:先聚後散也。

人間道

豐:亨,王假之,勿憂,宣日中。

豐之道,在能致亨通,能令天下百姓致豐,唯王者能。豐之道在令人民繁盛,事物豐發, 有如日中之明,無所不照,則可以無憂。

彖曰:豐,大也,明以動,故豐。王假之,尚大也。 #

豐之道,在論如何盛大,能明而動,必能成豐盛且大也。王者所追求之,為能及天下之大, 致人民以豐,必可永保其治世之道。

勿憂宜日中,宜照天下也。 #

致豐之道,能如日中之盛明,普照天下,無所不及,如此則可無憂,而能保其豐大及永久也。

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

日正當中,也有暗時,月滿之後亦有缺虧,天地之盈虛,靠時為消息,更何况乎人?何沉

乎鬼神?此君子戒之在盛,知盛時须戒,方可長久。

象曰:雷電皆至,豐,君子以折獄致刑。 #

電雷並行,乃明動相濟,成豐之象,君子觀明動之象,知用刑制法,在求明與威並行,君子能明則無折獄,慎於用刑。能立威則民服無怨。

初九:遇其配主,雖旬无咎,往有尚。 #

初進之陽剛,居豐之時,知往有豐,雖非有君之對應,但有其左右高位之人能與同志, 此往可吉也,所謂「同舟能共濟也」,此於豐之時,可得無咎也。

六二:豐其蘚,日中見斗,往得疑疾,有孚發若,吉 。 #

六二乃柔將其位,又居明卦之中,為至明之才,但因所遇之君不明,而無法下求於己, 若居豐時,意往而求其君能明己才,必招致猜妒疑惑。惟有盡己之至誠,以求其感而能發,

九三:豐其沛,日中見沫,折其右肱,无咎。 #

九三乃居相位有賢才之人,於豐時,卻不見明主之相應,其日之晦更甚於六二將位,故有如人之折肱無法於行,賢能之人有才,但無法發揮乃因君之不明,故無可歸咎也。

九四:豐其薜,日中見斗,遇其夷主,吉。 #

九四為陽剛之人居君側大臣之位,遇君不明,其賢能陽剛受圍,如日中有缺晦,不得其用,亦無用也,故君子之才須得遇明主,方可有用能成濟世之功。

六五:來章,有慶譽,吉。 #

陰柔居君之尊位,己之才不足,但知用下位章美之才,必有福慶,且有美譽故吉。

上六:豐其屋,蔀其家,窺其户, 闋其無人,三歲不覿,凶。 #

上六居丰極之時,因處動之終,必燥動, 人於丰盛之時,必假謙虛方吉。如不知戒盛, 外丰其居,內不明,暗藏其家,又目中無人, 三年又不知變,一意孤行,终自招凶。

...

54雷澤歸妹

54雷澤歸妹 #


此卦舜娶堯二女,卜得之,乃知卑幼不寧也。

圖中:

官人騎鹿指雲,小鹿子在後,望竿上有文字,人落刺中,一人拔出。

浮雲蔽日之課 陰陽不交之象

渐乃進也,人進必有所歸,所以歸妹次渐也,少女,人所悦也,雷為動,今如人之動以悦, 此因悦而動,必有所不正,此卦澤上有雷,雷震而澤動,相從之象,男動在外而女從之在內, 有女嫁歸男之象。人之動须以明,明而後動,方不失正。

卦圖象解

一、官人騎鹿指雲:浮雲蔽日,乘亂而欲進。二、小鹿子在後:生意人,隨從狀。

三、望竿上有文字:旦夕而亡,揭竿而起,正名也。四、人落刺中:如鲠在喉,去之不得。

五、一人拔出:一人相救示寵狀。六、此卦問病凶,問財吉,問政凶。

人間道

歸妹,征凶,无攸利。

此動之以悦,必有不當,如動反招凶,所往必不利。

彖曰:歸妹,天地之大義也。 #

此言陰陽之道,男女之配,乃天地間之常理也。有男居上女在下,陰從陽動。

天地不交而萬物不興,歸妹,人之終始也。 #

天地如不交則萬物必不生,女之從男,為生生之道,人類從男女之交而生,其終必不窮

説以動,所歸妹也,征凶,位不當也。无攸利,柔乘剛也。 #

此動之因喜悦對方為少女,人如只因悦而動,必失明之道,動必凶至。此不以正道,而以悦道,故位不當也。男女尊卑,夫唱婦隨,人之常理,如不以常道,惟私欲作與,柔勝於剛, 所以凶也,往必不利矣。

象曰:澤上有雷,歸妹,君子以永終知敝。 #

君子觀雷震於澤上,澤隨雷而動,猶男女相配,生生不息之象,其有永終之戒,因物久後必生敝壞,君子於始初乃知戒敝壞之理,故凡事之長久而吉,必於初始即生戒故謂永終之戒。

初九:歸妹以娣,跛能履,征吉。 #

娣,有賢良正德之義,女之嫁歸能如此, 又知處卑順,然因其位卑,即令有賢才亦只能助夫而已,獨善其身,猶跛之能行,必無法及遠,但往乃得吉。

九二:眇能視,利幽人之貞。 #

九二乃陽剛之賢居正位,於歸妹之時,乃意女之賢能所配不良之人,猶如目眇之人,其視必不能及遠,此時惟隱藏其賢,且堅心以正禮,可利也。

六三:歸妹以須,反歸以娣。 #

六三乃相位居陰柔之人,於歸妹時,以悦而求上應,不以正道,故必不得其歸,無所適從。必當反歸求處卑下,則可吉矣。

九四:歸妹愆期,遲歸有時。 #

四柔陽剛居之,即意處柔乃婦人之常道, 但內有剛明之賢,處歸妹之時,因賢明又居高位,人所願娶,但卻有遲嫁之象,非不嫁也, 乃待時而動,有佳配而後行也,此遲歸有時。

六五: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幾望,吉 。 #

六五居尊位之人,柔性象女,示女之高貴者,今居歸妹之期,雖為帝女,於歸時,乃得屈而謙降,故女之歸以能謙降為美德,但求於禮,不求於外飾,故猶月陰之盛,而不至於盈滿,此乃能為吉。女子尊貴之道即此。

上六:女承筐无實,士刲羊无血, 无攸利。 #

女歸之終至極時,乃承繼祖先祭祀之職, 但至極則無實可祭,猶士人之割取羊血以祭禮,如割羊無血無以祭,必不利繼往也。

象曰:歸妹以娣,以恆也。跛能履吉,相承也。 #

女嫁歸男,能自處卑順,且悦於內,持之以恆,即令跛者行路,亦可以有吉,其因乃其能相承相助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