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4日 09:38 周二11地天泰
#
此卦堯帝將襌位,卜得之,乃得舜而遜位。

圖中:
月中桂開,官人登梯,鹿銜書,小兒在雲中,羊回頭,地下亂點。
天地交泰之課 小往大來之象
履之後(有禮而始終如一)則有泰,即履得其所,則舒泰而安也。故泰所以次履也,坤柔在上,乾陽居下,乃天地陰陽之氣相交合,萬物生成,故表通泰狀。卦象外柔內健,此為致泰之道。
卦圖象解
#
一、月中桂開:清明政治之時。
二、官人登梯:升遷順遂之意,官人亦倌人,即丈夫也。
三、鹿銜書:受天子恩賜祿位。
四、小兒在雲中:少年得志象。得天官貴人助也。
五、羊回頭:回陽間也。亦楊姓人,發肖羊人成格。
人間道
#
泰,小往大來,吉亨。
陽氣下降,陰氣上升,陰陽和暢,萬物生焉,此天地之泰。人間之泰,大則居上,小則臣下,君王推誠任下,臣盡誠以事君,上下同志,朝廷之泰。君子,小人亦如是,君子處君位, 小人居下位,天下之泰也。
彖曰: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
陰往而陽來,天地氣相交,萬物通泰。人則上下之志相同,互相交通,人之泰也。「內陽而外陰,內健而外順,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陽進陰退之時,故內健外順,君子之道也,君子在內,小人在外,此所以為泰。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
此示人君須體會交泰之道而為法制,使民用天時之宜,輔助教育人民之功,使民有財,輔助於民,民則必賴君上之法制,因法治之宜也,得其生養。
初九:拔茅茹,以其彙,征吉。
#
剛明之才,居於下位,遇泰之時,志而上
進,遇同志而行同道,因同類而進,吉。凡君子小人都須賴同類以助,未有人能獨立而不須朋類之助。
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
同類相聚,如拔茅之根相牽連,同欲上進。
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于中行。
#
九二為將位,以剛明之才,五為柔順而得君位,上下之專信建立,此位乃治泰者,故治泰之道,主將位而能包荒,如人情放肆所為, 則政令緩,法度廢弛,治此之道,必有包含荒穢之量,詳密施政,去其弊端,則人安之。處泰之道,人之常情習於久安,惰於因循,不敢變更,用馮河,乃奮發改革之意,雖至小至微之事亦不可遺漏,自古立法治事,牽於人情, 卒不能行者多矣。如禁奢侈則害近戚,限田宅, 則防礙貴族之家,此治泰之難。遇治泰,須稟持公正之態度,即中行意。
象曰:包荒,得尚於中行,以光大也。
#
有包含荒穢之量,又配合中行之德,其道則明顯光大。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復,艱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
三居諸陽之上,乃泰之盛時。聖人為之戒, 在下者必升,居上者必降,泰久而必否,故戒之。故當此時,不敢安逸,居安思危,則無災。故處泰之道須能堅貞,可常保泰。自古以來隆盛皆因內失道而喪敗下來。
象曰:无不復,天地際也。
#
陽降於下,必復上,陰升於上,必復下, 此示人明天地交泰之道不常存之理也,聖人戒之。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
#
翩翩,疾飛之貌,人富而從其類,為利也。不富而從其者;志同也。上三爻皆為陰,陰在上而失其中實之道,皆欲下從,故為不富而從, 此誠意相合也。如至六四位方戒已晚,居三為適中,知戒可保,四位則已過,必生變化。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實也;不戒以孚,中心願也。
#
因三陰在上,失其實才,欲行往下,不待其人富而鄰從,皆因失實故也。此已失乃方知戒之意,此時不待告誡而誠意相待,乃出於中心所願也。
...
2025年1月14日 09:38 周二10天澤履
#

此卦子路出行,卜得之,遇虎拔其尾也。
圖中:
笠子下一女,文書破,手中有傘,軍旗官人邊坐,堠上有千里字,地上兩點足印。
如履虎尾之課 安中防危之象
天地間萬物由畜道而止之後,有禮生焉,履者,禮也,故畜之後為履。所有物之聚大小不同,高下不等,有美惡之分,是故物聚後必有禮。人到何處,必有禮也。卦體天在上,澤在下, 上下區分,尊卑立見,此理所當然也。此以柔藉剛,謙卑而順,説禮之道也。澤有卑順之意, 卦象『外健內卑』,禮之本也。
卦圖象解
#
一、女人在笠下:妾也。
二、千里堠:遠離外出封侯象。
三、文書破在地:憑證承諾無效象。
四、傘下:有庇蔭也。
五、軍旗下官人坐:主有官司、訴訟、牢獄之災象。
六、二點在地:踐踏之足印也,示人處危之時,有禮之道,乃能行危而無殃也。
人間道
#
履虎尾,不咥人,亨。
有禮之道即入險中,如踐虎尾,不見其反食人,乃因有禮也,所以亨也。故常言伸手不打笑臉人,同此。
彖曰:履,柔履剛也。説而應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
#
兌為澤,為悦,兌以柔順之藉乾剛,與乾剛相乎應,又有禮於下,故踐虎尾而不相害也。
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
九五以陽剛又居君位,又得履道之善,此不病之因,乃得光明也。
象曰:上天下澤,履。君子以辯上下,定民志。
#
天在上,澤在下,尊卑有分,此天下之正理也。人之禮常如是,有禮乃行也。君子觀履象, 以辨上下之區分,來立民志,民因上下區分明顯而志定,自此乃可言治。立法複雜,民無所從, 治世將不再。是故人各安其位,此得其分內也,如佔位又不進德,除之,由君子進任,士人進修學識,到一定程度而君子求之。士農工商各行業之人,因所享有限,而能有定志,則天下一
心也。今人自下至公卿,日所志為尊榮,農工商人,日思於富侈,億兆之心交相為利,天下皆如此,心如何一致?要它不亂也難矣!皆因上下無定其志也。君子觀履,分區上下,使各當其位,用此以定民心之向也。
初九:素履往,无咎。
#
初處於下,陽剛之才可以進,但外則表現其卑下之位的素養,無咎。
象曰:素履之往,獨行願也。
#
安於有禮之往,因非為利也,乃各有其志也。如人有行道之心,又有名利之心,交戰於中,豈能安履。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
二為陰位,陽居,即意其待人之禮坦蕩蕩, 平易之道也。因為陽進,故須有防人嗤之禮數之誹,是以安幽清靜之心情處此時,則吉。
象曰:幽人貞吉,中不自亂也。
#
履之道(禮之道)在於安靜,其因正,則所履安也,心中躁動,則不能安於禮道,此即有禮於人,必以心中安靜,如以利欲交爭於心中, 必自亂。
六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 咥人凶,武人爲于大君。
#
三為陽位,柔居之,乃志欲剛而體本柔, 不能堅心為履道。就如盲人之視而不見,跛人行路而不遠,意乃才能不足,又處時之不順遂, 則禮道非正,乃履於危地,因不善履道,入危地召凶,禍患立至,故咥人凶,就如武暴之人卻居人上,又任意為之,不知禮,乃凶之道。
象曰:眇能視,不足以明也,跛能履,不足以與行也。
#
陰柔乃才不足之人,視不明,行又不遠, 今又居剛之上,災難來矣。
...
2025年1月14日 09:38 周二09風天小畜
#

此卦韓信擊取散關不破,卜得之後,再撃之果破也。
圖中:
兩重山,一人在山頂,舟横岸上,望竿在草中,羊馬過河。
匣藏寶劍之課 密雲不雨之象
比乃親和,親和之後必有所畜,因物相比親則附於一處,為畜,此畜者,聚之來源也。同相親和之人,其志必同畜。畜亦止也,止然後有聚。此體本乾為天,乃在上之體,今居風之下, 示意吾人如要聚止剛健之人,唯有巽順為大,故世間再剛健之事與人,必為巽順所止也。本卦一陰居第四位,為五陽所包,此得位乃因柔巽之道也。卦象『外柔內剛』,乃能以小畜大。
卦圖象解
#
一、兩重山:知有險阻於前,不妄動之象。亦為出字象。
二、一人山頂:孤立獨行象。已至顛峰,將走下坡之意。
三、舟横岸上:準備出發,水未至而不行也。
四、望竿在草裡:等待訊息象。草頭姓人為貴人。望,亡也。
五、上有羊馬:馬引羊過河,馬為貴人,肖馬人,姓馬人也,馬亦為午時。
全卦:一人在頂顛,但有疑,前有二山所阻,只有等待消息,午年或午月、午日、午時或馬人引羊至,不由水路而來也。
人間道
#
小畜,亨。密雲不雨,自我西郊。
此言雲之畜聚雖密,卻不能成雨,猶人雖聚,卻不能和之義。
彖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應之,曰小畜。
#
小畜之卦,因第四爻陰,居近君主之位,以巽之柔順本性,使上下之陽剛相互溝通,但只能維繫,卻不能強固,故曰小畜。
健而巽,剛中而志行,乃亨。
#
以卦象而言,內剛健而外能柔順,雖為小畜,但能亨也。
密雲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
此言密雲不能成雨,猶小畜無法成大也,其因下陽往上,上陽往下,二氣不和。
象曰:風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
以乾之剛健,風仍能在上而行,故剛健之性,唯柔順能畜止之,君子以小則文章才藝,大則道德經綸之聖才,以此二道為所畜之才義。
初九:復自道,何其咎,吉。
#
初入之地為初爻,以其剛健之性,又得上位之同性,進必上,何來災也。故初之陽剛, 乃因上位之陽剛性同,故無災也。
象曰:復自道,其義吉也。
#
初爻與第四爻本為對應之位,故在畜時, 陰在四,陽在初,陰陽相應,故吉。
九二:牽復,吉。
#
九二居將位,因與第五爻陽爻相對應,同為剛健,雖中有四爻,但因同為陽剛,自古『同患相憂』〔同慾相憎〕,吉之道,此時為將時。
象曰:牽復在中,亦不自失也。
#
初爻為陽剛,復二爻亦陽剛,其勢乃強, 但因此時乃居中位,將位,故即強亦不會過剛, 過剛乃失,此天道。故吾人須知居中而陽剛之美,因理正,故能強剛,君子持之以理,雖剛亦不為過矣。
九三:輿説輻,夫妻反目。(説即脱)
#
九三為下卦之上爻,最親密於四爻陰位, 故乃陰陽之情相處也。猶如夫妻。陰本受制於陽,今居四位居陽之上,即反制陽,如夫妻之反目,故如車輿脱去輪軸,不能行也。妻為夫所惑,反制於夫,乃因夫不正道。未有夫不失道,而妻能制之也。
象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
因陽剛位之夫,過剛而失自處之道,不能顧家室,以致夫妻反目。故為夫之道,須正室其家,方為正道。
...
2025年1月14日 09:38 周二08水地比
#

此卦陸賈將説蠻,卜得之,果勝蠻王歸也。
圖中:
月圓當空,秀才望月飲酒,自酌自斟, 藥爐在高處,枯樹開花。
眾星拱比之課 水行地上之象
師之後,師者眾也,眾聚有相比親也。比,相親也,有眾則必有比,故次師也。物之相近莫如水與地,永遠相比附,故卦體為水在地上,地上有水象。水為險,地為順,故外險內順為比卦。險猶戰戰兢兢,恐得罪人象,內心又持順之地道,有坤厚之德性,此比之道也。
卦圖象解
#
一、月圓當空:政治清明象。
二、三星拱照:得賢能剛直之人輔助。
三、秀才望月飲酒:示才智之人無憂也。(亦示:作秀之人,於政治清明時,無法出頭〕四、自酌自斟:無慾則剛象,孤獨之象。
五、藥爐在高處:無病無災,故不需用藥也。
六、枯樹開花:晚發也。示心有誠,制度立,事必成。七、酒:忘憂之物。
全卦:上位清明,三台輔佐,人將無憂,即使枯樹亦能開花。
人間道
#
比:吉,原筮,元永貞,无咎。不寧方來,後夫凶。
比為吉之道。人相親比,必有其道,須視可比而決定比之,不可比而比,凶。如果等到不能自保安寧之時,方開始求親比,幸運的得所親比,可得平安。但如仍獨立自持,求親比之想法不前反後,即使是丈夫之親人,亦招凶矣。
是故君王亦懷柔天下,下位之人亦和親其上,未能獨立也,平日即須有此志,天地之間, 沒有不相親比而能獨立生存的。
相比之道,须兩志相求,如互不相求則為睽卦,故戰國策〈中山策〕有同慾相憎,同憂相親之理。所以好的制度,能使人有所依從,故能互相親和也。
彖曰:比,吉也。比,輔也,下順從也。
#
因相親比為吉之道,有相輔相成之意。但求比之道,須如臣下順從君上一樣,即使地位相同,或上下有別,決不可因持於己之高位,而忘順從之道,此乃真比之道。
原筮,元永貞,无咎,以剛中也。
#
元、永、貞為相比之道。元為君長之道,永為可以長久,貞謂得正道且堅其心志,人有此三德性,再以陽剛當君主之位,此為君之德也。如此之君主可以無災矣。
不寧方來,上下應也。
#
上位之念,應知君不能獨立,须保民以此為安。下民知己不能自保,須擁君以求寧,此上下相應之理。如以王之私而行為之,不求下民之附和,凶危立至矣。
後夫凶,其道窮矣。
#
若眾人之志相和親,則無有不遂,此天地之道,若人之和親不行,則雖夫亦凶矣。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
天地之間,物相親比,莫如水在地上,聖人觀比之象,以此建萬國,近諸侯,親近人民, 此比之極道。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 終來有它,吉。
#
此為比之始。孚為中信,故相比之道,以誠信為本,表裡不一致,人誰近之。誠信充實於內,如於缶中之滿,且外不加修飾(它,外也〕,至誠以待之,則無不信。
象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
此即比之道在乎始也。始即能中實誠信, 終吉,始無誠信,終凶。
六二:比之自内,貞吉。
#
自內言主之在己也。得正道,而與君道相合,此吉也。即以中正之道,合於上位之所求, 乃曰自內。今人汲汲以求比者,非君子自重之道,乃自失之道也。
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
堅守己中正之道,以待上求,乃不自失也。此易之戒。故士人修己,方求上進之道。降志辱身此絶非自重之道。吾人救天下之心,並非不急切,乃因須待禮遇之至方出也。
六三:比之匪人。
#
相親比之人,如為不正當之人,即為匪人, 招凶也。
...
2025年1月14日 09:38 周二07地水師
#

此卦周亞夫將欲排陣,卜得之,果獲勝。
圖中:
虎馬羊待命,將軍臺上立,一文一武綬印,人跪台上受印,棋盤在下。
天馬出群之課 以寡服眾之象
師之興,因有爭議也。此卦本體上順下險之象,亦即地下有水,內外分即內險外順,有行險之道如何順行之義。水在地下必聚,如部隊之集結,如九五為一陽,餘為諸陰,則為天子之象,今九二為將位,統帥諸陰,則為將帥之象。此卦申明處師之時,內須戒慎警惕,不可掉以輕心,外須統一專權,命令如一,方能行順之義。
卦圖象解
#
一、肖虎、馬、羊之人三合:可戰。
二、文武二官綬印:得萬人服之帥。
三、人立棋盤上:圍棋愈下愈多,但須有謀略方可成事。
四、將軍臺上立:示有兵權也。生殺之專權也。武職大利。
五、羊回首:回陽也,病危之人卜之,有自陰間回陽間之象。
六、虎在馬後:為馬之靠山,馬因虎威而動。故馬回首視虎。
人間道
#
師:貞,丈人吉,无咎。
此言,師之道必有正名,因師之與,天下萬民必傷,如不以正,則民心不從,致凶之道。丈人,即尊貴有眾望之人,故出師必立帥將,此人必民所聽從順同,不能服眾人,安得民心。如此則無災。故興師必有二道:正名與主將。
彖曰:師,眾也;貞,正也,能以眾正,可以王矣。
#
師為帶眾之道,必以正,如能使眾人皆正,即可王天下。此用師之正道。
剛中而應,行險而順。
#
出師之將帥,須得君王之專信也。此王者之帥,民心從之,雖有險必順矣。
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吉又何咎矣。
#
如從前面所論之師道下手,則雖因出師傷下之百姓,民仍從之,故吉而無災。
象曰: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容民畜眾。
#
水在地下相聚,為眾聚之象,君子之人須以包容民眾,為使民順從之法。
初六:師出以律,否臧凶。
#
師之出,必以誅亂制暴而動,行師之道, 须以律法,合於義理,如不按此法,即致勝亦凶。
象曰:師出以律,失律凶也。
#
師出必有律法,失律法,致凶之道。
九二:在師中,吉,无咎,王三錫命。
#
此言九二之道,為為將之道,君之事為人臣絶無敢專權,但出師作戰之時,則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從,君王須順從其命,以專信任之。
象曰:在師中吉,承天寵也。王三錫命,懷萬邦也。
#
人臣如無君之專寵,則不得專制之權,更何論成功。
六三: 師或輿尸,凶。
#
輿尸,眾人為主也。此言師旅之事,任當專一,須以剛中之才居上為信,乃得成功。如不這樣,而以眾之意見為主,凶之道也。
象曰:師或輿尸,大无功也。
#
如倚二三人以上,必誤之時也,不但無功, 凶禍至矣。
六四:師左次,无咎。
#
左次,乃知不可進而退。此言,師之常法, 見可而進,知難而退,進退有據,平安無災。六四為陰爻,主陰柔,而師必以強勇,中有陰柔,即兵家之風、林、火、山同義。
...
2025年1月14日 09:38 周二06天水讼
#

此卦漢高祖斬丁公,疑惑,卜得之後,果遭戮也。
圖中:
口舌二字,山下有睡虎,文書在雲中, 人立虎下,望口舌,柳樹在旁。
蒼鷹逐兔之課 天水相違之象
人之所需飲食也,因有所須,爭訟之所由起。天陽上行,水性就下,其行相違,所以成訟也。卦義:外健內險之象,必有訟。
卦圖象解
#
一、口舌二字:官司,糾紛,災也。
二、山下有睡虎:入危地而不知象。
三、虎:王姓,肖虎之人。
四、文書在雲中:心想事不成,幻想也。
五、人立虎下:近險也,近險為脱險之道。
六、柳樹:隨風而動,雖大風而不斷,此柳之性也。〔韓信之辱,即柳性〕
人间道
#
訟:有孚,窒惕,中吉,終凶。
訟之道,必中實,如中無有實,乃誣妄,凶之道也。訟,乃與人爭辩,而待決於他人,雖有孚,仍會窒塞。故有得中實則吉,但終極其事則凶也。
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
#
因訟者求辩曲直,故利見大人,如大人能以剛明中正決其訟,吉。因訟非吉事,須擇安地而居,不可陷於險難,故不利涉大川也。
彖曰:訟,上剛下險,險而健,訟。
#
此內險外健,訟之所起。若健而不險,不生訟也。險而不健,不能訟也。猶如一人,只重外飾,內無真實材料,此為訟之源也。
訟,有孚,窒惕,中吉,剛來而得中也。
#
訟之,有中實剛健,但處訟之時,雖有中實,仍有阻礙而須惕懼,則吉。
終凶,訟不可成也。
#
因訟本非善事,乃不得已也,終極其事,則凶矣。
利見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淵也。
#
如見中正之大人,吉。與人訟必先居於平安之地,任意行險,則身陷。
象曰:天與水違行,訟,君子以作事謀始。
#
此因天上水下,二卦體相違,訟之由也。君子觀象,知人有爭訟之道,故行事必「慎始」, 絶訟端於事之始,則訟不生矣。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
#
此陰柔居下位,必不可終極其訟也。若不終極其訟,雖小有言傷,而終得吉。
象曰:不永所事,訟不可長也。雖小有言,其辯明也。
#
此即於訟之初,即戒訟,因柔弱而居下, 不可長久。因既訟,必有小災,應辩理之明, 終得其吉。
九二:不克訟,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
二爻與五爻為相應之地,九二乃將位,以剛處險,與五之君位為敵,知不可敵,歸而避之,儉樸自處,則無過矣。三百户,乃邑之至小者,如處強大,此競也,則必過也。
象曰:不克訟,歸逋竄也。自下訟上,患至掇也。
#
因義不敵,故不能訟,須避去其所。自下訟上,義不正,且氣勢不足,此招禍患之至易也。
六三:食舊德,貞厲終吉。或從王事,无成。
#
陰爻居三陽剛位,乃陰柔居二剛之間,须知雖處危地,能知危懼,終必獲吉。守原之本分而無所求,則不生訟矣。或從上而成,因從王事,故不在己也。訟乃剛健之事,故始則不永,三則從之,皆可使善也。
...
2025年1月14日 09:38 周二05水天需
#

此卦蔡順遇赤眉贼,卜得知,乃知必脱大難也。
圖中:
月當天,一門,一人攀龍尾,一僧接引,一墓。
雲靄中天之課 密雲不雨之象
蒙之後須養,此需之時也,飲食之道也。雲之上於天有蒸潤之象,就如同飲食之於人一樣, 此養之時,乃待也。乾之性健,必採進法,仍處坎險之下,故須待而後進,即外險內健,此卦之象,乃真養之義。
卦圖象解
#
一、月當天:陰人居上位象,無擔當也;清明無災。
二、 一門:豪鬥也,官府也。
三、一人攀龍尾:附於貴人,想進據其位也。
四、一僧接引:光頭之人,柔而無慾之象。入空門可解。
五、墓:藏棺之地,有官與財象;置之死地而後生之象。
全意,即使如龍之力大,但動不以時,則有入墓之險,此動為求官與財。佛理亦同:『生死一線,無死焉大生』。
人间道
#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以二卦體而言,乾以剛健,如上進而遇險,此未可進也。需待之。以卦之爻言,五爻陽居陽位,乃陽剛中正之德人,居君位,而誠信充實於內(內卦為乾),則光明而可進,必亨,故利涉大川。
彖曰:需,須也,險在前也,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
#
因險在前,未可遽進,须待而進,以乾之剛健,能待而不輕動,則不陷險中,則必不至困窮。時下剛健之人頗多,其動必躁,如能待時而動,則為至善之道。
需:有孚,光亨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
#
孚,中實之義。五位因剛實居中,此孚之象,此居天位而能正中,光明而亨通,且須貞正(堅心),吉也。
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
因中實(內之學問、操守)而貞正(堅心向道),即涉險阻,亦可有功也。故需之道在以乾剛之性而知待之道,何所不利。
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
#
此自然之象,水上於天未成雨,為雲。猶君子積蓄其才德,而未施於用也,懷其大才,安以待時,飲食以養身體,宴樂和其心志也。
初九:需于郊,利用恆,无咎。
#
初爻因最遠於險,故於郊(曠遠之地), 故君子處於曠遠之地,仍安守其常,則無咎災也。如躁進犯難,則必災至矣。
象曰:需于郊,不犯難行也,利用恆,无咎,未失常也。
#
君子處下野,不冒犯險難而行,復宜安處, 不失其常,保持恆靜心亦不動,如雖不進而志動,則不能安其常也。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終吉。
#
坎為水,水近則有沙,此二爻之位近險, 故需于沙。君子知渐近於險難,雖未至於害, 已小有言矣。此示言語之傷,至小者也。二爻以陽爻居之,示人陽剛之才居陰柔位,守中正之德,雖小有言語之傷,而无大害,終也吉。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雖小有言,以吉終也。
#
此寓,二位雖近險,而如以寬裕居中,即小有言語之傷,及終得吉。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
泥,逼近於水也。因逼近於險,而致寇難之至,此居健體之上,有進動之象,苟非謹慎, 終致喪敗也。
象曰:需于泥,災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
#
三位居上險之最近,故云災在外。此寇致之因,實乃己之逼也。須敬慎小心,量宜而進, 則无喪敗。義在相時機而動,戒之盛也。即盛時須戒之象。
...
2025年1月14日 09:38 周二04山水蒙
#

此卦王莽篡漢社稷卜得知,乃知漢家必有中與之主。
圖中:
一鹿一堆錢,一合子,李樹一枝子折, 二人江中撑船,珍寳填塞。
人藏祿寶之課 萬物发生之象
艮為山,為止,坎為水,為險。山下有險,遇險而止,莫知所之,蒙之象也。
卦圖象解
#
蒙卦有示吾人去蒙之道。反觀之,如人以蒙蔽之法示人,勢必有所圖也。
圖中:
一、滿船珍寳:暗示人圖財之象。二、船在水上:乃離國他去象。
三、鹿在地上,示仍有小祿於內,鹿—祿也。
四、兩串錢:乃憂心忡忡象,即意雖有祿,但仍令人憂心。
五、圖中一碗:示此蒙蔽手段,必先成後破,因其乃不正之財,必不久遠也。六、李樹子折:示人李姓人氏,且有子夭折之象,則成格。
人间道
#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
兒童之蒙,其未發蒙,而志則專一,此為童蒙,因有童蒙,則告之。因其童蒙,故必至誠一意以求必中。而發蒙之道,必以貞正方吉。
彖曰: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時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
#
此因剛賢之才居九二爻位,處於下位。六五之童蒙,處於君位。九二之賢臣,必以時中也。時之義,必待其至誠一心之童蒙求問,方以告之,乃中與。如賢能之人處下,而自求為進,主動告以君,則必無被信用之理。故如方法正確,非二求於王君位,實為五之志應於下二也。此為「時中」也。
初筮告,以剛中也,再三瀆,漬則不告,瀆蒙也。
#
此言,如誠一而來求決其蒙,當以剛中之道開發之,如煩數不能誠一,則乃瀆蒙,此時, 不當告。因告之必不能信受,徒以煩瀆,無益矣。
蒙以養正,聖功也。
#
此申利貞之義,養蒙之法,必以正道,此時乃純一未發之童蒙時,故養正於蒙,乃學之至善也。現今人類皆「教而後禁」,故難以教勝,故時風日下。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
此蒙之象也,如人蒙蔽,未知所適從狀。君子此時,必以果決其行,使通行無阻。如始生而方法不對,則以養育其明德為教法。
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説桎梏, 以往吝。
#
初六之爻屬最下位,此言,發下民之蒙, 须明刑禁以示之,使之知懼,從而教之。是故為政之始,立法居先,治蒙之初,威以刑者, 是以使民去其昏蒙之桎梏。不設法去其蒙之桎梏,即善教亦無法改變其蒙,故聖人使下民畏威以從,不敢任意其昏蒙之欲,然後才能漸知善道,此為移風易俗之唯一法門。但只有初爻之始可用之,如專用刑以為治,則蒙雖畏,終不能发。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
此即用立法制刑,以教人之意,萬不可不教而誅。後世之論刑者,不復知教化孕其中, 只一昧的論刑。
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
#
九二有剛明之才,與六五之君相對應,其志又一同,當其時,必廣其包容,老人婦孺之見,皆包容,則能啓天下之蒙,功大矣。今人專持其明,漫用自任,致凶之道。是故古之堯舜,其聖功天下莫及,尚能請教下民,取合理之言,天下之民歸之,就如兒子能治其家一樣
象曰:子克家,剛柔接也。
#
兒子之能治家,其因父之信任專一也。是故九二能成啓蒙之功,乃由五之信任專一也。此剛柔相接之義也。
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 无攸利。
#
三爻之位陰居之,此時機正應上位不能遠從近見,九二為群蒙所蔽,居此之時,無所往則利矣。猶女之嫁夫,當由正禮,如見人多金, 悦而相從,不可取也。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順也。
#
此女不可取,因行不順故也。
...
2025年1月14日 09:38 周二03水雷屯
#

此卦季布遇難,卜得之漢推其忠,乃赦其罪。
圖中:
人在望竿頭立,車在泥中,犬頭上回字, 人射文書,刀在牛上,一合子。
龍困淺水之課 萬物如生之象
雲雷之興,陰陽始交,而未成澤,故為屯,如成澤則為解,此卦動於險中,乃屯之義,如陰陽不交則否,此時機乃天下屯難,未亨泰之時也。
卦圖象解
#
一、人在望竿頭上立:此不明局勢之屯難時也,不可妄動也。
二、犬上回字:乃肖狗之人,狗年,狄姓之人,果為哭之象。
三、車在泥中:進退兩難之象。刀在牛上:解也,牛為貴人象。
四、人射文書:張姓,小人阻礙也。射:同音,色也,緋聞。
五、牛不順道:背道而馳,反其道而為之,吉。
六、人望:人亡也。七、人立:在位也。八、盒:先成後破。
九、牛回頭視犬:計無所出,待也。
卜得此卦:動於險中,先成後破也。
人間道
#
屯: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此義處屯之時必貞固(堅心),須明非獨力能成,必廣資助,此利見侯之義。不可往,唯利建侯。
彖曰:屯,剛柔始交而難生,動乎險中。
#
剛柔始交而未通暢,則難屯,難生,於此之時,如動即往,乃取險之道。
大亨貞,雷雨之動滿盈。
#
此言屯有大亨之道,得陰陽交而和洽,則成雷雨,充滿天地之間,此因貞固才能出屯。
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寧。
#
天時造出地上之草,亂而無序,此暗昧不明時,須建立輔助,可以有助矣,此聖人之戒。
象曰:雲雷,屯。君子以經綸。
#
水未能成雨為雲象,君子觀屯象,知須立法規範來經營此時。
初九:盤桓,利居貞,利建侯。
#
初而陽爻居下,意乃剛明之才,當屯難之時,而居下位。此時未便往濟,故盤桓。如遽進,則犯險遇難。此即示人處屯難時,須守正方是,現今之人,鮮少人於屯難之時守正。聖人戒之於屯時。
象曰:雖盤桓,志行正也。
#
聖人處屯時,雖有濟屯之志,仍盤桓不動, 因時未至也。此居下位之念。
以貴下賤,大得民也。
#
初陽之剛健,居陰之下,此易以貴下賤之象。即處屯之時,陰柔不能存,唯一陽剛之才, 則眾所歸從也。更加此人能自處卑下,所以大得民心。
六二 :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
#
此陰爻之柔居屯世。受逼於初剛健之人, 故柔處屯時,無法自濟,又受下之陽剛所逼, 為難為也。非理而至者為寇,柔守中正不苟合於初剛之意,須十年久久乃通。
象曰:六二之難,乘剛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
此六二患難,因柔,又居屯時,又有下之陽剛所逼,此患難乃因柔而生,須十年,難久必過。如反其柔之常性,而與陽剛合,則省十年,十為數之終也。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
此陰爻居三之陽位,此意柔居剛而不中正,則必妄動,貪於所求,必不足自濟,此不安之源。如入山林射鹿,又無嚮導,此不安也。君子見事於微,捨而勿逐,如往取,徒取其咎也。
...
2025年1月14日 09:38 周二02坤爲地
#

此卦漢高袓與項羽交爭卜得之,乃知身霸天下。
圖中:
十一箇口,一官人,坐看二串錢。一官人立受命,一馬,金甲神人在台上乘雲下, 綬文書與官,土堆上有四點。
生載萬物之課 君倡臣和之象
卦圖象解
#
一、十一口:吉也,陳姓人也。
二、一官人:倌人,丈夫也。公務員也。
三、坐看二串錢:欲拿不得,憂心忡忡狀。
四、一馬者:肖馬人;指官貴;指調動也。
五、金甲神:示民心也。
六、授文書與官:授官封侯。
七、土堆上有四點:黑也,背有陰謀也。
人間道
#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
坤乃地之厚德,示人效地之性,如牝馬之柔順而健行也,貞示堅心,但與乾不同,乃堅心於柔順之念也。
君子有攸往。
#
君子因行柔順,且表裡一致,合乎坤地之德性。
先迷後得,主利。
#
陰從陽也,即不了解但知須從陽剛之中正,如不知而欲進,則迷錯,損失在己,須居於後, 則利,如君臣之道,柔順乃臣之職也。
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
西南為陰位,東北為陽位,陰必從於陽,陽之正而陰亦正,由陽剛之中正,去蕪存菁,故能成化育之功也。
彖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无疆。
#
坤之道大也,萬物因乾而始,因坤而生,猶父母之道,坤之德厚,故能持載萬物。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馬地類,行地無彊,柔順利貞,君子攸行。
#
含弘光大此四者,用来形容坤道,含,包容也,弘,寬裕也,光,昭明也,大,厚且博廣。聖人有此四德,故能成天之功,牝馬因柔順而能行,故健。
先迷失道,後順得常。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 安貞之吉,應地无疆。
#
因先迷而從陽剛之德,後必得理,西南為陰,同類而行,故得朋,東北陽方,離其類而喪朋,因離其類而從陽,故能成物之功也。終必吉,又因能安心堅守此道,則無所不可往矣。
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
坤地之道至大,聖人體之,君子以地之柔順且厚能載物之德處事。
初六:履霜,堅冰至。
#
聖人於陰之始生,知其將長,此時戒之, 猶人之履及霜,則知後必有堅冰,故小人始雖甚微,但絶不可使其長,長盛則凶也。
象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
#
陰始凝為霜,渐盛則至堅冰,故聖人戒小人於初,如任小人因循不阻止,則終至凶。故吾人須戒之於初,小人表面常有可憐,博人同情,示弱以求憫恤,實則內心有所圖,今人不知濟弱扶倾與姑息養奸乃一線之差,一昧以濟弱扶倾為自傲,殊不知其姑息養奸,而至今小人才盛。
六二:直方大,不習,无不利。
#
聖人以地之直、方、大三德以盡地之道。直者,直來直往,不迂迴作假。方者,原則不因局勢而改變,且正。大者,容載萬物之胸襟乃大也。不習,謂順其自然,則無往不利。亦可云,因又直且方,氣勢乃大也。
象曰: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不習, 无不利,地道光也。
#
地道之光顯,由其直且方大,人人順其自然,則奸人何所遁形,無往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