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

目 录 #

**自序 **

**第一章 最委屈的圣人 **

**被误读的孟子 **

**天与人的哲学 **

**亚圣初长成 **

**烽火天求太平 **

**退而弘道儒家 **

**第二章 圣人的足迹 **

**周游列国论王道 **

**不得已的批判 **

**谁才是儒家正统 **

**第三章 人之初,性向善 **

**食色性也的谬误 **

**向善也要会择善 **

**好人更要学变通 **

**善,即适当关系 **

**第四章 凡圣只在一念间 **

**善有根苗一点 **

**心有萌芽四端 **

**良知大于理性 **

**人不学,不知道 **

**第五章 仁者无敌 **

**苛税重刑之乱 **

**八口人家之治 **

**有恒产,教人伦 **

**与民偕乐才是王道 **

**没有后遗症的政治 **

**第六章 于我心有戚戚焉 **

**仁政理想的论说 **

**自我修养的格言 **

**与人为善的劝谕 **

**积极人生的鼓舞 **

**精妙的说话艺术 **

**第七章 儒家第一辩手 **

**不做诡辩家 **

**学问很重要 **

**人情要了解 **

**比喻最巧妙 **

**向孟子求学 **

**第八章 修身先养浩然气 **

**平旦之气人人有 **

**养气秘笈看孟子 **

**恒心常在乐集义 **

**第九章 人皆可以为尧舜 **

**不慕圣贤没出路 **

**舜,一个完美典范 **

**化解天性的圣人 **

**开放自我的修养 **

**第十章 谦谦君子当如是 **

**善于反省去心贼 **

**追求理义彰正气 **

**君子不畏大人 **

**不失赤子之心 **

**第十一章 真诚自得快乐 **

**自诚明,谓之性 **

**思诚者,人之道也 **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

**人格独立最快乐 **

**第十二章 君子乐享人生 **

**有保障的快乐 **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

**自信的快乐 **

**第十三章 教亦多术,欲其自得 **

**教学方法六则 **

**教育环境选择 **

**对学生有要求 **

**当老师有资格 **

**第十四章 学于圣人之门 **

**爱之深,责之切 **

**温柔敦厚的诗经教育 **

**君子不可虚拘 **

**孝心如何实现 **

**君子以友辅仁 **

**第十五章 君有道,臣有节 **

**领导的责任 **

**下属的义务 **

**多重关系的处理 **

**第十六章 向上的人生境界 **

**六种人生境界 **

**可欲之谓善 **

**有诸己之谓信 **

**充实之谓美 **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

**大而化之之谓圣 **

**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

**第十七章 千古议亚圣 **

**精神高标 **

**历史哲学 **

**天命哲学 **

**人性哲学 **

**淑世儒家 **

**第十八章 孟子高风常在 **

**儒家的传世记录 **

**修养的万世师表 **

**推崇的圣贤典范 **

**自信的语言天才 **

**向善的人性观念 **

**《孟子》全文 **

作者介绍 #

傅佩荣

1950年生,祖籍上海。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师从哲学大师方东美先生,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荷兰莱顿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曾获台湾地区中正文化奖、最高文艺奖奖项。为央视《百家讲坛》等电视媒体热捧的国学讲师。

傅教授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皆有成就。每年开展200多场哲学讲座,并多次应邀前往马来西亚、韩国、美国、新加坡等地作传统文化讲座。著作逾百部,如《向庄子借智慧》《哲学与人生》《智者的生活哲学》《自我的觉醒》《解读论语》《解读庄子》《解读老子》《解读孟子》《儒家与现代人生》等。

alt

向善的孟子
**傅佩荣《孟子》心得

傅佩荣 著

alt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向善的孟子/傅佩荣著.—北京:华文出版社,2010.10

ISBN 978-7-5075-3266-1

Ⅰ.①向… Ⅱ.①傅… Ⅲ.①孟轲(前390~前305)—哲学思想—研究 Ⅳ.①B222.5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0)第177954号

向善的孟子

著  者:傅佩荣

责任编辑:刘超平

装帧设计:垠 子

出版发行:华文出版社

社  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外大街305号8区2号楼

邮政编码:100055

网  址:http://www.hwcbs.com.cn

投稿信箱:hwcbs@126.com

电  话:010-58336259 010-58336202

经  销:新华书店

印  刷:北京温林源印刷有限公司

开  本:720×960毫米  1/16

印  张:19

字  数:260千

版  次:2011年3月第1版

印  次:2011年3月第1次印刷

标准书号:ISBN 978-7-5075-3266-1

定  价:29.80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本书若有装订质量问题,请与发行部联系调换

自 序 #

**阅读孟子的快乐

这是一本闲书。

如果你碰巧有一点休闲的时间,又想真正认识孟子的思想,那么这本书或许可以作为参考。

儒家又称“孔孟之道”,但是孟子所受到的重视是不成比例的少。孔子曾经感叹没有人了解自己。孟子了解孔子并且温故知新,发扬光大,还能自成一家之言。然而,孟子却又被人误会为“好辩”,让他深觉委屈。

我于二○○八年在山东卫视介绍孟子思想,口语讲述力求浅显易懂,形诸文字则较为情顺可读。所有的原文都转化为日常语言,但内容则是扣紧孟子思想作了全面而完整的描述。我个人研究孟子的心得也毫无保留地铺陈于其中。

把一本介绍孟子的书称为“闲书”,是因为我在校读本书时心情颇为悠闲,好像在同老朋友聊天,觉得熟悉、温暧、亲切、自然。孟子说出了人类的心声。谁不希望活出人生的价值?谁不希望成为君子或大人?与此同时,如果还能过得快乐,那更是妙不可言了。孟子告诉我们:所有这一切理想都是可以而且应该实现的。不学习孟子将会蒙受无以弥补的损失。

儒家总是教人正面看待人生。这不是天真的乐观主义,而是经由“好学、深思、力行”所提炼出来的智慧。可惜的是,这种智慧在中国历史上受到各种曲解。先是董仲舒向汉武帝献策,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后是宋代学者一厢情愿地把孟子的“性善”说成“性本善”,使人性原本的活泼生机成为僵化而刻板的死水。

alt

“真诚”才有力量,这是孟子思想的出发点。力量可以称为“向”,所指的正是“善”。善是我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因此,当我肯定“人性向善”时,我也同时宣称:要真诚处世,要以个人之力为众人谋求最大福祉。孔子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孟子也期盼“平治天下”,并且自信地说:“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孔孟之道即是追求止于至善的大同境界。在此一努力过程中,我的人性得以实现,而这正是“乐莫大焉”。这样的一套学说,自然成为人类的精神标杆,放诸四海而皆准,永远像灯塔般指引我们前进。

本书附有《孟子》原文,以方便读者随时品味几句经典之美。我称此为闲书,是不愿给自己与读者压力,因为学习孟子原来可以是一件轻松而喜悦的事。

傅佩荣

2011年1月10日于台北

a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