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水地比

08水地比 #


此卦陸賈將説蠻,卜得之,果勝蠻王歸也。

圖中:

月圓當空,秀才望月飲酒,自酌自斟, 藥爐在高處,枯樹開花。

星拱比之課 水行地上之象

師之後,師者眾也,眾聚有相比親也。比,相親也,有眾則必有比,故次師也。物之相近莫如水與地,永遠相比附,故卦體為水在地上,地上有水象。水為險,地為順,故外險內順為比卦。險猶戰戰兢兢,恐得罪人象,內心又持順之地道,有坤厚之德性,此比之道也。

卦圖象解

一、月圓當空:政治清明象。

二、三星拱照:得賢能剛直之人輔助。

三、秀才望月飲酒:示才智之人無憂也。(亦示:作秀之人,於政治清明時,無法出頭〕四、自酌自斟:無慾則剛象,孤獨之象。

五、藥爐在高處:無病無災,故不需用藥也。

六、枯樹開花:晚發也。示心有誠,制度立,事必成。七、酒:忘憂之物。

全卦:上位清明,三台輔佐,人將無憂,即使枯樹亦能開花。 #

人間道

比:吉,原筮,元永貞,无咎。不寧方來,後夫凶。

比為吉之道。人相親比,必有其道,須視可比而決定比之,不可比而比,凶。如果等到不能自保安寧之時,方開始求親比,幸運的得所親比,可得平安。但如仍獨立自持,求親比之想法不前反後,即使是丈夫之親人,亦招凶矣。

是故君王亦懷柔天下,下位之人亦和親其上,未能獨立也,平日即須有此志,天地之間, 沒有不相親比而能獨立生存的。

相比之道,须兩志相求,如互不相求則為睽卦,故戰國策〈中山策〕有同慾相憎,同憂相親之理。所以好的制度,能使人有所依從,故能互相親和也。

彖曰:比,吉也。比,輔也,下順從也。 #

因相親比為吉之道,有相輔相成之意。但求比之道,須如臣下順從君上一樣,即使地位相同,或上下有別,決不可因持於己之高位,而忘順從之道,此乃真比之道。

原筮,元永貞,无咎,以剛中也。 #

元、永、貞為相比之道。元為君長之道,永為可以長久,貞謂得正道且堅其心志,人有此三德性,再以陽剛當君主之位,此為君之德也。如此之君主可以無災矣。

不寧方來,上下應也。 #

上位之念,應知君不能獨立,须保民以此為安。下民知己不能自保,須擁君以求寧,此上下相應之理。如以王之私而行為之,不求下民之附和,凶危立至矣。

後夫凶,其道窮矣。 #

若眾人之志相和親,則無有不遂,此天地之道,若人之和親不行,則雖夫亦凶矣。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

天地之間,物相親比,莫如水在地上,聖人觀比之象,以此建萬國,近諸侯,親近人民, 此比之極道。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 終來有它,吉。 #

此為比之始。孚為中信,故相比之道,以誠信為本,表裡不一致,人誰近之。誠信充實於內,如於缶中之滿,且外不加修飾(它,外也〕,至誠以待之,則無不信。

六二:比之自内,貞吉。 #

自內言主之在己也。得正道,而與君道相合,此吉也。即以中正之道,合於上位之所求, 乃曰自內。今人汲汲以求比者,非君子自重之道,乃自失之道也。

六三:比之匪人。 #

相親比之人,如為不正當之人,即為匪人, 招凶也。

六四:外比之,貞吉。 #

六四之位,為近君之位。居此位之人,以柔性坤德向君主親比,且堅心順從,吉也。

象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

此即比之道在乎始也。始即能中實誠信, 終吉,始無誠信,終凶。

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

堅守己中正之道,以待上求,乃不自失也。此易之戒。故士人修己,方求上進之道。降志辱身此絶非自重之道。吾人救天下之心,並非不急切,乃因須待禮遇之至方出也。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傷乎。 #

相親於匪人,必將得悔咎,傷之大矣,君子須深戒所親比之人。

象曰:外比於賢,以從上也。 #

六四之位從於五君之位,為外比。因五位剛明之賢為中正,故附從之,此從上之道,絶不可盲從。

九五: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 #

人君親比天下之道,须誠意以待物,恕已以及人,發政施仁,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為民圖利,使天下蒙其澤,此盡善也。則天下亦盡親於上也。如表彰己之小功,展示自己的權力,違反道德人心,強力施為,致人心不信,社會浮華,人偷敗亡,如此而求天下親比是不可能的。就好比君王出獵,只圍三面開一面,禽獸前去者,免矣,此曰失前禽,只取來者, 此王道也。邑者,居邑,誡,期約也。此意臣之效於君,竭盡忠誠,用盡才能,以彰顯親君之道,此為正道。至於用之與否,決定在君,萬不可阿諛奉承,妄求君之親比也。朋友亦然,須修身誠意待人,至於是否願意與己相親,在人而己,千萬不可巧言令色,曲從苟合,以求人之相比。『此顯比之道』。

象曰:顯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順,失前禽也。邑人不誡,上使中也。 #

故顯比之所以吉,以其所在之位,得適中之法也。且比之道,须舍逆取順,孟子收徒之道: 往者不追,來者不拒也。三面圍網,所失唯前禽,即言此來者撫之,去者不追之理。

上六:比之无首,凶。 #

上六乃比之終極處。凡比之首,其始善, 終亦必善矣。多數人皆有其始,而無其終,但從未有人沒有開始,而有終善也。故此言,比之無首(首,始也〕,至終必凶矣。今天下之人,始親和比之時不以正道,至終必有隔閡, 此類人居多數。

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終也。 #

此即始不以道,則至終必也凶矣。是故交友之道,你來我往,你不來,我何往。如我往, 必有求,須以正,否則終將隔隙,互相仇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