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天地否

12天地否 #


此卦蘇秦將遊説六國,卜得之,果為相矣。

圖中:

男人臥病,鏡破,人路上坐,張弓箭頭落地,人拍掌笑,口舌。

天地不交之課 人口不實之象

上泰之終,六爻以陰柔(小人)處之,則為否之初。天地相交,陰陽相通,則為泰,今天在上,地在下,是天地隔絶,不相往來,故成否卦。

卦圖象解 #

一、男子臥病:男子為陽,陽同佯,裝病之象也。

二、镜破:不可赴也。破鏡難圓之象。

三、人路上坐:小人阻路,不讓進也。

四、張弓箭頭落地:鳥盡弓藏也。

五、人拍掌笑:幸災樂禍之小人,做假攻訐兩人感情得逞狀,夫妻凶。

六、舌:主口舌,官司,謡言生害。

七、口上有四點:四點為黑,暗中誣陷之謡言,古人謂三口成虎,即意此。

人間道 #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

舉凡天地之間皆為人道,今天地不交,不生萬物,是無人道,故曰匪人。處此之時,君子不可堅心,因正道不行,小人道長之時。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陰而外陽,内柔而外剛,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也。 #

天地不交,萬物不生。上下不和,則天下無治國之道。治世乃上位施政來治民,人民擁戴君王而願從命,上下相交,此治國之道。今君子居於外野,小人處於朝內,故為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之時也。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 #

君子觀否塞之象為外健內顺(柔)。處否之時,損儉自己,避開禍亂。千萬不可榮居祿位,戀棧不去。因小人得志之時,君子仍居顯位,則禍必及己身。反之,仍居顯位不放,乃真小人也。即內小人,外君子之意。

初六:拔茅如,以其彙,貞吉,亨。 #

否之在最下者,為君子也。因否而不能進者,君子也。處否而能進者,小人也。因在下位,又貞固其節志,同類而聚,雖不進升,但亦吉矣。

象曰:拔茅貞吉,志在君也。 #

君子處否時而居下位,冀得同類而進,如遇小人,則堅守其節,但心仍在天下。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

六二本陰爻位,今陰柔居之,以小人而言, 其心所包容的,皆承顺上位之意,以求本身之利,此小人之吉。大人處否,則以道之陽剛自勉,絶不枉屈正道,奉承上位,雖身處否,但道仍亨也。

象曰:大人否亨,不亂群也。 #

處否而守其正節,乃為大人,不與小人同亂為群體,形雖否,但其道吉,此道必大。

六三:包羞。 #

不中不正之人居否之時,位居相位,不能守道安命,極盡小人之能事,每日謀慮邪事, 無所不包,此羞恥之大也。

象曰:包羞,位不當也。 #

居否時,所為邪吝,羞於公正,居此相位而不適,此不可以為正道。

九四:有命,无咎,疇離祉。 #

居君側之人,最忌有居功招忌之事,因否時君道不正,即令有濟世之大才,亦不堪用。如能使事事出於君令,威柄皆歸於上,則

無災而可實現大志。當君子道行,同類必同進同出為天下黎民福祉著想。小人亦同進退也。

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

凡事皆由君命而出,則無災,且大志得行。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 #

繋于苞桑。

處否之時,惟有陽剛中正之人居君位,能去天下之否,即大人吉。如循環至泰,亦須戒盛警惕否之復来,此其亡,其亡之意。此戒须如同苞桑,桑為根深蒂固之物,苞乃叢生之物, 其固更強,此為安固之道。此為聖人之深戒也。 繫辭:『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 亂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當也。 #

因有陽剛中正之德才,又居君子之位,能去天下之否,故吉也。

上九:傾否,先否後喜。 #

物極必反,泰極則否,否極則泰,故否之極,即否道將覆,則泰矣,故曰後喜。

象曰:否終則傾,何可長也。 #

否之終必傾危,絶無永否之理,但反危為安,易亂而治,必有陽剛之才,乃能做也,故否卦之上九能傾否,如屯之上六則不能去屯同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