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地山謙 #
此卦唐玄宗因祿山之亂,卜得之,乃知干戈必息也。
圖中:
月當天,一人騎鹿,三人腳下亂絲, 貴人捧鏡,文字上有公字。
地中有山之課 仰高就下之象
大有至終必不可盈滿,故聖人受之序卦為謙。天之道盈滿,則必損地道,此卦為亦謙之義, 以自然界喻之,外卦為地,內卦為山,即山居地下,山乃至高大之物,而今居地下,此處卑乃謙之象,亦示人有崇高之至德,而處卑下,乃盡謙之義。
卦圖象解
一、月當天:清明之政,中秋時也。二、一人骑鹿:才祿俱備。
三、三人腳下亂絲,隱於山後:小人不敢正面示人,惟隱山謙之後(即外飾謙為幌子)實則亂如麻,計無所出。
四、貴人捧鏡:明鏡高懸,執法公正光大。五、文字上有公字:處事以公,得理也。
全卦:不知謙下自晦,果必招訟也。 #
人間道
謙:亨,君子有終。
有德而不居,為謙,人能以謙遜自處,無往不利。君子之志在達理,樂天命而無競之心, 但求內充,退讓而不衿持。能安於謙,終身不易。小人則有慾必競,此種人見有德之人必攻之, 即令有人告之謙遜,但終不能宽行固守。故小人,必不能有終也。
彖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 #
君子明謙之道而能亨。天之道因其氣能下濟,故能生育萬物,故道乃光明,故君子知謙而能使其道濟天下萬民,地之道亦同天,因自處卑地,故能上交於天,是故天地二者,皆因能卑降而終亨通也。
天道虧盈而益謙。 #
天之道有日月五星,其隨時盈晦,故能降氣於地,生養萬物。
地道變盈而流謙。 #
地勢如盈滿,則必倾變而下陷。
鬼神害盈而福謙。 #
天地之道乃形而上之學,吾人可推理求之。鬼神人道乃形而下之學,吾人可親而見之,世間萬物必有其用,凡盈滿者,必有禍害,能謙損者,必有福祐之,猶今之西醫,其但知能如何除瘤用毒,不知損害之大,故後遗症之多,而自不見之。
人道惡盈而好謙。 #
人情必惡人之盈滿,好人之謙損,故聖人戒盈而勸人為謙也。
謙尊而光,卑而不可喻,君子之終也。 #
君子之道因謙卑而光大,至誠之念如是而終。
象曰: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
高大之山在地下,故示人外卑下,內實高大乃謙象。君子有過則損之,不足則益之,以之用於事,使萬物皆平衡也。
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 #
最卑下之位以柔態處之,又謙讓也。能如是,君子也。即涉險難,必無凶也。
六三:嗚謙,貞吉。 #
二位以柔順居中,謙之德至此,則須明倡於外,見諸聲色,堅心如此,吉也。
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 #
三為相位,以陽剛居之,上為君所任,下為民所從,能知勞而不居功,謙下待人,君子能行之至終,故吉。今上位掌權之人,盡皆示民其功勳為何,不知勞謙之美,此為小人之道長之時也。反之,能盡勞謙之道,必為君子。
六四:无不利,撝謙。 #
四體居近君主之位,此時因六五之君,以謙柔自處,九三之相位,又因大功德為上所用, 此當恭畏侍君,卑謙以讓勞謙之臣,所有布施, 均為謙也,切不可不利於謙。
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无不利。 #
富貴,眾人之所嚮往,以財來聚人。今五以居尊之君王,不以富而能得人親,皆因知謙順,乃能得天下。然須戒君道,切不可專尚謙順,必須威柔並濟,才能服天下,故易曰:「利用侵伐」。威德並重,方為君道。
象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
君子以謙卑之道,於初入世間而自處之。
象曰:鳴謙貞吉,中心得也。 #
因中心能自得,山至大又能知謙,故吾人須有高厚實力,乃真謙非勉力為之也。
象曰:勞謙君子,萬民服也。 #
此勞謙君子,能服萬民也。
象曰:无不利,撝謙,不達則也。 #
六四因近君之位,又居勞謙臣之上,絶不可不利謙道,此得宜之法也。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
君王之道,須用征伐,其用謙德所不能服者,否則不能治天下,則為謙之過也。
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 #
上六處謙之極也,因極謙反居高位,為太過於謙,為倡明其謙,只有用剛武之道,於已之私有地,征之。此因謙之太過而致如此。
象曰:鳴謙,志未得也。可用行師, 征邑國也。 #
因極謙又居上,其不適謙,故志不得伸, 則鳴,唯宜以剛武自治其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