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火澤睽 #
此卦武則天聘尚賈至精魅成,卜此除之。
圖中:
人執斧在手,文書半破,牛鼠,桃開鬥掩,雁飛鳴。
猛虎陷井之課 二女同舟之象
家之道到窮途,則生乖違離散,故睽卦為之序。此卦上火下澤,二體相違,此睽之義,二女三女同居一室,但所歸各異,乃因志之不同也。
卦圖象解
一、人執斧在手:求快也,行刑之人,執法之人,有權柄也。二、文書半破:無望象,毁約也。
三、牛鼠:秋冬吉,春夏凶。四、桃開:逃開也。
五、門掩:牢獄之災,閉也,隔也。
六、雁飛鳴:悲也,孤單也,報凶訊也。
人間道
睽:小事吉。
睽違之道於小之事,可言吉。如與不良之人乖離,與不正之事違背也。
象曰:睽,火動而上,澤動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 #
睽,以卦才言火在上而動,澤在下位,此二物性反,其義猶二女三女其本志同而共處,及長所歸各異,其志不同也。
説而麗乎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是以小事吉。 #
內悦順而又應乎外明,麗明居上,以柔求進,又能得中正之道相應,處睽之時雖無法去天下之睽,但於小處則吉矣。
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萬物睽而其事類也,睽之時用大矣哉! #
天上地下雖睽然天陽下降地陰上升而成萬物,其事本同也。男女之質不同,但互相求之志卻同也。天下萬物不同是暌,然皆稟天地之氣而成,則相同也。是故物雖異而其本同,聖人用睽之道,能令天下不同之群眾,合而為一,故其事大矣哉。
象曰:上火下澤,睽,君子以同而異。 #
火在上,澤在下,二物之性相違,為睽象,君子觀睽而知於世俗所同者,有時須獨異於世人,中庸曰和而不流,即義此也。
初九:悔亡,喪馬勿逐,自復;見惡人,无咎。 #
卦之初,即睽之始時,於睽時又剛動於下, 其悔可知,於此時因不能行而喪其馬如勿逐則馬自復回。因睽時小人必眾,若棄之,則必天下而仇己乎?就會喪失坤德之含弘功能,乃致凶地。不但無法使之化善,更遑論能合之,故有必見惡人之議,所以自古以來能化姦邪為善良,去仇敵而為臣民者,皆因不拒絶見之。
九二:遇主于巷,無咎。 #
睽違之時乃陰陽不合,且剛戾相對,即令為陽剛之中臣,當以委曲而婉轉之善道將就於主,期使之合,絶非求附君主而屈道相向也。
六三:見輿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終。 #
三爻位為下卦之上,本離下卦而求進於上,今逢四之剛為阻,而下二爻之陽剛於後, 處此之時又逢乖違不和,猶牛車之行具,牛受掣阻於前,後有車輿在後,如以此狀況,又求力進,則必重傷於上,宜剛守中正之道與其對
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厲无咎。
四爻近君位,君不與應,乃睽乖之時,故為孤,唯求與同德之人相合,且至誠相與交往, 能如此,雖處危,但仍可無咎也。
六五:悔亡,厥宗噬膚,往何咎。 #
陰柔又居尊位,於睽時,其危可知,然有九二陽剛之賢相輔,可以悔亡,且陽剛之賢又能成黨,且深入之,則往而有慶也,如劉襌之庸,有孔明之輔,乃成中興之態勢。
上九:暌孤,見豕負塗,載鬼一車, 先張之弧,後説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則吉。 #
睽極之時,必反復正道,猶人見污濁之豕, 且全身爛泥,又車載一群惡鬼,心厭惡之乃欲張弓射之,後思之如動必反,而弗射,化仇寇為婚媾,陰陽交合而成雨,故始因疑而睽,睽至極因不疑而合,猶天地陰陽上為雨,往而遇之,則吉也。
象曰:見惡人,以辟咎也? #
於睽時人情乖違,為求和合,若因其惡人而避之,則生眾仇於君子,故見惡人乃為避免怨咎之悔也。
象曰:遇主于巷,未失道也。 #
此意即當以至誠以動君心,使明義理而能求相合,不可屈道迎逢,乃真未失道。今之小人明知不正,然於乖違,之時,只知迎合奉承, 為求己利,枉顧正道,故因時局而戀志之人乃真小人也。
應,待睽終極之時必合,方為善處之道。
象曰:見輿曳,位不當也,无初有終,遇剛也。 #
見車牛之負掣後拖曳而行,知位所不當, 聖人知理順行,知時而守,待遇剛而能合。
象曰:交孚无咎,志行也。 #
睽乖之時,上下至誠相交,不止無咎,且其志必可行,故救睽之道,唯君子以陽剛之才, 至誠相輔,何所不能濟也。
象曰:厥宗噬膚,往有慶也。 #
人君之才不足,如知信任賢輔,使其道能深入於己,亦可為也。今人不知己之才不足, 以為博士就是好的,不但不能成事,且造成乖違之勢愈烈,果必凶。
象曰:遇雨之吉,群疑亡也。 #
雨之成,乃因陰陽之和,故所以合和能成, 乃因疑慮盡消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