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山澤損

41山澤損 #


此卦薛仁貴將收燕,卜得之,大破燕軍。

圖中:

二人對酌,酒瓶倒案上,毬在地上, 文書二策,有再告二字。

鑿石見玉之課 握土爲山之象

解,散也,斥去也,其後必有所失,故損為序。此卦「艮」上「兑」下,山體高在上而澤體深在下乃有損下益上之義。如損上而益下,為益卦,取下而求益上,則為損,故居人上而施恩澤於下則益,如取下而求自足,乃損。

卦圖象解

一、二人對酌:二人夾木,來也。二、酒瓶倒案之:目前無指望也。三、毬在地上:所求不成狀。

四、文書二策有再告二字:再次求,方成。

居此之時唯求有益於人,乃得損之真道也,損其多餘,同志乃至。

人間道

損:有孚,元吉,无咎,可貞,利有攸往。

損之道須持之正理,來自誠正,則損因順理而至大善,此可吉也。堅固常行必利有所往。常人之損,有過或不及或不常皆不合乎正理。

曷之用? 二簋可用享。

人間祭祀之禮,文繁節褥,常人多備祭品,聖人以儉為禮之本,示以至誠之心敬天,如求祭物過多,乃求飾其誠,實示人偽矣。故知凡人之慾望若有過者,其始初皆起於奉養,常久以後則成宮樓峻牆,酒池肉林,聖人有見於此,故先制其本以儉,故損之精義在損滅人欲以近乎天理而已。

彖曰:損,損下益上,其道上行。 #

損之成,乃損下而益於上,故道乃上行。

損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貞,利有攸往。 #

損之道在至誠,堅心如此,乃可盡損之道也。

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應有時,損剛益柔有時。 #

吾人應損去外在浮飾,使至誠見,萬事之始,必有長幼尊卑,然於事之末,往往已流於形式,損之時乃知何時須損剛益柔,此損之道必以時乃吉。

損益盈虛,與時偕行。 #

須損須益,求盈求虛,只隨時之一念而已,易之於時義於此可見。

象曰:山下有澤,損,君子以懲忿窒欲。 #

君子觀損之象,以損己為上,修己之道在忿與欲上,能知損己之忿與欲,乃得真損之時義。

初九:已事遄往,无咎,酌損之。 #

損之道,在損剛益柔也。今居下之人為益上,當以功與之,不求己居,事畢則速去,不求居功,乃能無過。若求享其功之美,此離損下益上之道,不可也。

九二:利貞,征凶,弗損益之。 #

剛中之人與君位柔性相應,居損時,用柔悦態度求應於上,則有失剛中之德,其動必凶, 乃因不知堅心於陽剛也。此適足以損也。

六三: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 則得其友。 #

天下沒有獨一之人,必有二者,如男女之往,由其精一,故能生也。一陰一陽,無法加入故三人因志不專一,必生損一人,一人獨行, 由其志為專,故必有一友能同其志,故天地之間損義之明且大哉,莫過於此。

六四:換其疾,使遄有喜,无咎。 #

陰柔之人居損時,須自損以從陽剛中正之道,即損不善而從善,必有喜而無災。人之損過失,唯患不速,如速則此過必不至深,為可喜也。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 元吉。 #

君王能柔順居尊位,處損之時,知虛中自損,順從在下陽剛之賢人,人君能如此,則天下人必從其德,咸以損己為美,故有眾民之公論助之,因合正理,即龜筮亦不相違,可謂大善之吉也。古云:「謀能從眾,則合天心。」

上九:弗損益之,无咎,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 #

損道之終極,能居上而不損其下又益增在下之人,則天下莫不服從,人心歸順,無遠近內外之區限。

象曰:已事遄往,尚合志也。 #

事畢後退居不居功,能與上合志也。

象曰:九二利貞,中以爲志也。 #

九二陽剛之人能守中正之道,則何有不吉。志存乎中道,則必自正也。

象曰:一人行,三則疑也。 #

一人行而能得友,三人行則易生疑,於此時須明損之道,損去一人,乃損多餘。

象曰:損其疾,亦可喜也。 #

知損之道,得損之時,速去其不善,此可喜也。

象曰:六五元吉,自上祐也。 #

人君能盡眾人之見,合於天地之理,天必降福祐也。

象曰:弗損益之,大得志也。 #

居上而不損下,又能增益之,君子必能遂行其志,故簡言之,君子之志,唯在如何益於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