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風澤中孚 #
此卦辛君屯邊,卜得之,遂果得梅妃之信也。
圖中:
望子上文書,人擊柝,貴人用繩牽鹿雁啣書。
鶴鳴子和之課 事有定期之象
人有節,而後有信,故中孚次之。節本有節制,不可過越之意,人能信而後行之,上位知信守,下位知信從。此卦澤上有風,風行于澤上能感於水為中孚之象,此因一 、二爻位,五六爻位,皆實陽,而三、四爻位,為中虛之象,全卦有外實中虛之義,此中孚之象。
卦圖象解
一、望子上文書:科甲高中,刑法更吉。二 、人擊柝:預警也。
三、貴人用繩牽鹿:守成,不可攻也。四、雁啣書:喜事將至,有南徙之象。
五、人立庭中:蒞庭也,防官司或打官司保身也。
人間道
中孚:豚魚吉,利涉大川,利貞。
中孚之道,其中心之誠信,能使豚魚都有感,則無所不至矣。故利涉大川,週行無限也
彖曰:中孚,柔在内而剛得中。 #
中孚之中虛乃至誠之象。此示意剛之道能得中正,故吉。
説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魚吉,信及豚魚也。 #
上位以至誠而順從於下,下位以至誠以求上悦,由其中孚之至誠,必教化邦國,此信能令豚魚皆感,此道之至善也。
利涉大川,乘木舟虛也。中孚以利貞,乃應乎天也。 #
中孚道之吉,猶乘舟渡川,內無實物,不虞覆船,即處艱困,能以中孚則必可亨通,能堅守中孚之道,此天道之極至也。
象曰:澤上有風,中孚,君子以議獄緩死。 #
風在澤上,澤有感于風,因水體本虛,故風能入。君子觀之,知人心虛,則物必感之,此中孚之象,君子于議獄,本為盡忠而已。於決死之際,但求緩之,寬之。
初九:虞吉。有它,不燕。 #
陽剛居始進,於中孚之道並非了解,人初志必不定,故如能以愚誠信之,且專一之志, 若生異志,必不得安矣。
九二: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 #
內剛外柔,陽居陰位,中孚之感,因外柔必能感通,猶鶴鳴於幽谷,人不聞也,而其子必應和,乃心感通也。故能中心孚誠,千里能
六三:得敵,或鼓或罷,或泣或歌。 #
柔居陽剛之位,居位高但才不能濟,故勢必唯所信而從,其外在之鼓張,罷廢悲泣,歡歌皆因導於內心之所信,因才不足,故只有信,
六四:月幾望,馬匹亡,无咎。 #
近君之位,以柔順得信,其盛必如月之滿盈。即同類同屬亡失,亦可無咎。
九五:有孚孿如,无咎。 #
君位之人,以中孚至誠之道,感通天下, 民心之信服,固結如抽掣也。
上九:翰音登于天,貞凶。 #
中誠孚信致於極,有信終則衰,華美其外, 內無忠篤,猶翰音登天,不知止之,貞固如此, 不知變,乃自招凶。孔子曰:好信不好學,此敝也贼。意即固守而不通也。
象曰:初九虞吉,志未變也。 #
始信之時,志未能從,但能愚誠專一至信, 則吉矣,故吾人初始,必求能為己所信之道, 方以愚誠,如此方不致迷。
感之,能化邦國。
其子和之,中心願也。 #
子能與合,乃中心誠意能通故也。
而不知吉凶,此非長才之君。
象曰:鼓鼓或罷,位不當也。 #
居不適位,無所心主,惟能從於所信而已。
象曰:馬匹亡,絕類上也。 #
求上之孚信,即令同類亡,亦不顧而求, 此所以吉也。
象曰:有孚孿如,位正當也。 #
五居君位以陽剛,用中正之道,天下民心固結信服,其稱位如此,君之道乃能致極矣。
象曰:翰音登于天,何可長也? #
守誠信至窮極而不知變,必不能長久?此固守不知變之戒,招凶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