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第二卦是坤卦,乾卦讲的是自强不息,相对来说,坤卦讲的是厚德载物。乾是天,坤是地;乾是父,坤是母;乾卦六爻皆阳,坤卦六爻皆阴,以后我们看到任何一个阴爻,就知道都有坤卦的特性;就跟看到任何一个阳爻都有乾卦的特性一样。
柔弱胜刚强 #
坤卦六爻皆阴,作为母亲、作为大地,柔顺无比,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阴的示范代表,即“柔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老子的“柔弱胜刚强”。西方人也说:“女子虽弱,为母则强。”这话很有道理。女子相对的是男子,在社会分工各方面看起来,男子从事体力劳动,需要外在的刚强,女子负责家务、照顾子女,是比较柔弱的一方;但是作为母亲的话,她又变成一个主导者、刚强者。西方简单的两句话,也符合我们《易经》的原则。“柔弱胜刚强”有很多例子,譬如大风吹来的时候,越是坚挺的树木,越先被吹倒;相反,柔弱的柳树很少被吹倒。再譬如“滴水穿石”,一滴水能穿石头吗?当然不行,它需要时间上的长期的效果,才能显示柔弱的力量。人在老的时候,牙齿很少还完好的,但是舌头还跟以前一样,这就说明“柔弱”更符合生存的道理。
在古代有个故事,有一勇士专诸,身强体壮,武功高强,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每天去外面跟别人打架,而且不到十个人他不应战,他一定要和十几个、二十几个打架才过瘾。有一天,外面很多人聚在一起,准备找他打一场架,大声叫他出去,他当时一看人多,可以好好地大显身手,于是往外走,走了几步,听到后面有一个娇弱的声音喊了一声“专诸”,他立刻掉头回去。别人笑他,说他怕老婆,老婆一叫,立刻就回去,真没出息。他回头对那些人说:“唯其在一人之下,才能在万人之上。”这说明什么?也是柔弱胜刚强。
坤卦的卦象和卦辞 #
坤卦六爻皆阴(见下图),它能给我们什么启发呢?在此,我们就要深入了解坤卦的卦象和卦辞对此卦的描述。坤卦六爻,从下至上依次是: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六”代表阴爻。坤卦的卦辞较长,原文是:“元亨,利牝(pìn)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意思是:“开始,通达,适宜像母马那样的正固。君子有所前往时,领先而走会迷路,随后而走会找到主人。有利于在西南方得到朋友,并在东北方丧失朋友。安于正固就会吉祥”。
坤卦卦象
我们还记得,乾卦是四个字——“元、亨、利、贞”,代表无所不利。天下万物都来自乾卦,所以对任何万物都是适合的,可以长期发展的。但是坤卦不一样,坤卦六爻皆阴,也是“元、亨”,但是这里的“元”不是“创始”,而是“开始”,因为乾卦是主动力,坤卦代表受动力,完全接受之后,才要发展,这是开始;“亨”即通达,在大地上产生万物,不断发展。“牝马之贞”,“牝马”就是母马。我们都知道,“马”跟人类关系非常密切,并且母马本身是非常驯良的。为什么要提到马呢?马本来是描写乾卦的(见《说卦》),我们还记得,坤卦的象征是牛。其实这些并不是重复,而是各种不同理解的方式,“牝马”的用意是跟从。因为坤卦虽然是指大地,但是天体的运行永远需要与大地配合。我们要了解,你开创一个时代,固然是需要力量,但是跟随它、发展它也需要力量。天体的不断运行,地面的万物也不断生长,地本身也需要有恒常的、强健的性格,但它的强健不在于引导,而在于跟从。很多时候,我们跟别人走了一半,别人继续走,我们停下来了。孔子教学生的时候,就告诉学生,从事政治,要记得两个字——“无倦”,即不要倦怠。人就是很容易倦怠,一开始很努力,一开始很热闹,大家都愿意不断地做,做了一半心里却想:已经差不多了,有点成绩了,可以休息了。一停下来就糟糕了,为什么?因为整个时代不断进步,天下所有的人都在努力竞争;你一停下来就跟不上了。坤卦用母马来代表,是因为“母”代表“坤”,“马”代表健行,能够一直走下去,有恒心。
坤卦就适合母马的前进,有什么特色?“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一个君子到适合的地方,不要走在前面,因为坤卦是要跟别人走的,即跟着“乾”去走;如果走在前面就会迷路,因为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引导你往前面开创,走到后面就会找到主人,有人可以带着你走。很多时候,我们不要老想着自己来做开路先锋,开路先锋很辛苦的,有时候跟着别人后面走,踩着别人的足迹慢慢前进,也不见得是坏事。像牛顿,在西方是一位大物理学家,他也说,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不能说要当巨人,从头开始建构宏伟的科学研究,不可能的。站在巨人肩膀上,就看得更高、看得更远。坤卦要求你,不要走在前面,而要跟在后面,就可以找到你的主人。
“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适合在西南方得到朋友,在东北方失去朋友。这在说什么呢?西南代表比较柔顺,属于平原的地带,东北多山、多高原,代表很多阻碍。这牵涉到“后天八卦”,我们先不深入探讨。如果你到西南方,跟同伴在一起,会很柔顺;而你到东北方就会失去同伴,就好像一个女孩子没结婚之前,跟很多好朋友在一起很开心,一旦结婚之后,就要离开朋友跟她的丈夫走。这叫做“东北丧朋”。因为你得到一个“主”,“主”代表能带你走的人。看到这里很多人想说,这样好像对我们女性不是很公平。我要特别说明一下,每一个人都有乾卦、坤卦,随着你的角色、身份和你所面对的对象而定。譬如,我在家里是男主人,是“乾”;上班的时候,看到我的上司,我变成了“坤”,上司变成“乾”,他要我怎么做我就照着做,但是他到他的上级单位,他也变成了“坤”;上级的再上级,在外面都是“乾”,回家以后,说不定跟专诸一样,听老婆的话,就变成“坤”了;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是“乾”,碰到子女就变成了“坤”。像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在外面可以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可是回家以后小孩子爬在我身上,叫我当牛给他骑,我也认了,这就是说父母有时候看到孩子,就变成另外一个角色了。就好像有些人抽烟,别人劝他戒烟,照抽不误,最后是女儿劝,女儿一劝就有用了,他“听话”了。这些说明什么?人活在世界上,都有“乾”、“坤”两面。所以,了解“坤卦”,对每个人都有帮助。
由此可见,坤卦的卦辞意思很简单,首先告诉我们要像母马一样,一方面很柔顺,一方面能够健行,才跟得上天体的运行,跟得上乾卦的脚步。其次是君子有所前进的时候,走在前面会迷路,走在后面才可以找到你的主人。最后告诉我们,适合在西南方得到朋友,在东北方丧失朋友,就是要以柔顺为主。如果你占到这个卦,就要从这里去理解。
坤卦六爻详解 #
爻辞:
初六。履霜,坚冰至。 >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 六五。黄裳,元吉。 >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 用六。利永贞。 “初六。履霜,坚冰至。” 意即“初六。脚下踏着霜,坚冰将会到来”。这是坤卦最有趣的一个爻。脚下踩到霜,前面就会有坚硬的冰块,这是什么意思呢?这里的前面并不是指方位,它是说,现在漫天风雪,结冰那么厚,怎么搞的?什么时候出现的?代表任何事情都是有迹可寻——当你脚下踩着霜的时候,就知道冬天开始来了。
任何事情都是渐渐发展的。我先说一段很有名的历史故事,在周朝初年封建的时候,齐国始祖是姜太公姜子牙,鲁国的始祖是周公,他的儿子封在鲁国。这两位国家大老,接到分封的命令就开始聊天,姜太公问周公,你准备怎么治理鲁国?周公说了四个字——“尊尊、亲亲”。什么意思呢?要尊重身份地位高的人,亲近有血缘关系的人。他讲完之后,姜太公就说,鲁国从此“积弱不振”。为什么呢?因为讲究“尊”和“亲”的话,一定是不考虑他们的能力、才华和本事,考虑的是你身份高,我才尊重你,但能力够不够是另一回事;血缘很接近,我就亲近你,你是我的亲戚,你能力不够我不管,我们鲁国就是比较重视情感,重视道义。所以姜太公说,鲁国将来会弱了。接着周公就问姜太公,那你将来如何治理齐国?姜太公说:“举贤而尚功。”“举贤”,推举有贤才的人;“尚功”,把功劳当做当官的一个标准。意思就是要推举有能耐的人,只要有才干,我们齐国就推举你;要是你有功劳,我就封你做大的官。这是齐国的原则,一开国,就定了国政方针。周公听了之后就说,齐国后世必有“劫杀之君”,就是说齐国的国君,一定有被别人弑君的。后来果然是齐国越来越强,春秋五霸第一霸就是齐桓公,齐国确实很强。但是传到二十四世,齐国就被田氏篡位了,“田氏篡齐”的故事,正好发生在孔子的时候,孔子听到田恒把齐国国君杀了,上朝报告鲁君说齐国发生了造反的事,要不要派兵去讨伐那个造反的人?因为当时各诸侯国有合约,哪一国发生内乱,别的国可以组织联合军队去平定内乱。但是鲁国哪里有可能呢?它比齐国还弱,加上政权还不在鲁君手上,在三家大夫手上。所以鲁君说,你不要问我,去问那三家大夫。孔子只好去问三家大夫,三家大夫当然不同意,因为他们自己都想把鲁君干掉。
齐国很强盛,传到二十四世被田氏所篡,为什么老百姓没有意见呢?因为田氏懂得收买人心,如何收买人心?他们用小斛(斗)收租,用大解放贷,给百姓恩惠,齐国百姓都拥护田氏。他后来篡了齐国,没有人反对,就因为这个原因。鲁国一直“积弱不振”,但是传了三十二世才结束。由此看来,开始建国的时候,姜太公和周公所说的话,就是坤卦第一爻所强调的“履霜,坚冰至”,就是说,开始立国的原则是什么,后面就会有它的发展,没有例外的。
“坤卦”第一爻“初六”,其《文言传》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辨之不早辨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 其中就有一句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一个家族常做好事,好事做到后来,后代子孙就有多余的喜庆。因为你常常做好事,子孙得到一些庇荫,一定会过得很愉快。相反,如果这个家族经常做坏事,做到最后一定会有多余的灾难,留给子孙。为什么?因为从开始就知道,后果是渐渐发展而来的。
积善之家
坤卦为什么提到“霜”呢?因为在初六的时候,往上一看,全部是阴爻,“阴爻”代表只能够跟着别人走,不能够自己独立。然后后面的发展,就要知道阴爻代表阴冷的、寒冷的一面,但是也代表整个事情的趋势是慢慢形成的。这就是“初六”,“初六”就已经含义很丰富了,进入到一个特殊的状况。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意思即“六二。直接产生,遍及四方,广大无边;不必修习,无不有利”。六二特别好,因为位置好。讲到位置,再补充说明一下。从底下往上看,总共六爻:初、二、三、四、五、上。“初”、“三”、“五”是奇数,奇数最适合阳爻,“二”、“四”、“上”为偶数,偶数最适合阴爻。所以不管阳爻还是阴爻,也要看它的位置,如果在“初”,“初”这个位置本来是阳爻,现在是阴爻,就不是很理想,你要小心。“二”本来就是偶数,“六二”最好,“六二”阴爻,它又是“二”,所以,“六二”一向是很好的位置,因为正好在偶数,是阴爻应该有的位置。这就是所谓的“当位不当位”,位置是不是适当。
到“六二”的位置,就把阴爻的整个特色表现出来,即三个字:“直、方、大。”“直”就是直接产生;“方”就是遍及四方;“大”就是广大无边。三句话正好代表“地”,大地的形势。大地是怎么样的呢?万物在里面直接产生,根本不用设计,有植物、有动物、有矿物,什么都可以出现。“方”代表遍及四方,世界上每个地方都有各种不同的生物,都有不同的自然景观;“大”就是广大无边,包容一切。“直”、“方”、“大”这三个字就说明了坤卦的主要特色,等于是大地的一种表现,你不用花任何脑筋,它就是无所不利。可见,六二是好位置。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意思即“六三。蕴含文采而可以正固。或者跟随君王做事,没有功业却有好的结局”。到“六三”的时候,底下三爻已经结束。“含章可贞”,就是说可以坚持原则,既然是坤卦,就要守住,尽量不要参与行动。因为在第三个位置,“三”的位置本来适合阳性的,现在是阴性的,在“六三”,就不是很理想。还有,它在下卦的边缘,代表有选择性,有选择就有变动,不能预测。到“六三”的时候,如果跟随君王做事的话也可以,你不会有什么成就,但是要考虑结果。为什么没有成就?你才到底下三爻,怎么会有成就呢?但是“六三”构成一个小的坤卦( ),已经有好的结果了,代表已经完成一个坤卦的基础。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意即“六四。扎起口袋,没有灾难也没有称誉”。“六四”底下有一个坤卦,代表已经到达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讲到六爻的时候,我们要有一个大概的观念。“初”的位置,叫做“士”,念书的人;第二个位置代表“大夫”,已经到中间了;第三个位置是“公卿”,第四个位置是“诸侯”,公卿和诸侯的责任都很重;到第五个位置就是“国君”,第六个位置代表“宗庙”——祖先,已经退休了。到了“六四”的位置,就要“括囊”,把袋子扎起来,没有灾难,也没有称赞。就是说没有好也没有坏。为什么到“六四”就要收敛呢?因为你是坤卦,到“六四”就要收敛,不收敛,将来就会有问题。现在虽然当了一个小小的领袖,因为到了上卦,可以统治下卦,这时依然要收敛。像大禹治理洪水之后,一点都不骄傲,一点都不自夸,后来舜才把帝位传给他。像周公的功劳也是很大,但他也不骄傲,依旧很诚恳地辅佐幼主。孔子特别称赞周公,说周公既不骄傲,又不吝啬。因为骄傲和吝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跟别人比,胜过别人,有好处不肯分给别人,这叫“既骄且吝”,不值得欣赏。所以,像大禹、周公这些伟大的古人,他们到这个阶段还不是天子,他们就要收敛,这时不要求得什么荣誉,也不要去担心,不会有灾难。人有的时候就是要收敛,避开锋芒,因为你所处的位置还不到时候,不适合出来当领导。
在这个时候,就要学习道家的思想,道家很多地方都学到坤卦的做法,譬如我们前面讲的“柔弱胜刚强”,就告诉我们要顺从、要不争。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就因为不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跟他争。说到“争”与“不争”,你跟别人争什么呢?当然是争自己有本事的部分,你有本事,但别人比你更厉害,正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所以你要避开锋芒,不跟别人直接竞争。不过也不要说自己什么都不行,什么都不会,这样缺乏自信。这是我们谈到坤卦“六四”的时候,就要记得收敛,因为你已经到了高的位置,可以统治底下了。这时就要“括囊”,扎起口袋。
“六五。黄裳,元吉。” 意思即“六五。黄色的衣裙,最为吉祥”。“元吉”即上上大吉。关于“元吉”,我们了解一下《易经》所谓的“占验之词”,就是说占卦时,所占到的卦,又分等级,最好的就是“元吉”,即最为吉祥,上上大吉。其次是“大吉”,大大的吉祥,非常吉祥。第三才是“吉祥”。再往下就是“无咎”,没有灾难,就是平常的状态。西方有一句话:“没有新闻就是好新闻。”这就是“无咎”,我们不要老想着今天有什么好事,其实没有事就是好事,每天都是好日子。“无咎”往下依次为“悔”、“吝”,“悔”就是懊恼,因为很多事情都做错了;“吝”就是困难。有困难还不知道改过、悔改的话,接着就是“咎”、“厉”,“咎”为灾难,“厉”代表危险。最后还有“凶”,“凶”就是最可怕的了。这就是《易经》里面对于各种占验的区分。
我们看这些占验之词,就知道“无咎”是好的,怎么样才能“无咎”呢?就是“善补过者也”,一个人善于补救过错,他就不会有灾难。这句话对于现在的人来说,还非常有启示性。各位想想看,你为什么有灾难?因为你有过失不知道去补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失,没关系,要善于补救过失,赶快改。跟别人有什么地方合不来,自己有错赶快道歉,你只要赶快补救过失,别人就不跟你计较了。往往是你有过失还死不承认,或者硬是要跟别人坚持下去,到最后有了灾难,就不能怪人了。所以,对于“无咎”的标准,要求就是善于补救过错。
在《易经》里面,乾卦六爻并没有出现“元吉”,只说适宜见到大人,并没有说到“吉”。在坤卦“六五”出现了“元吉”。为什么说“黄裳,元吉”呢?我们先说明一下“黄裳”的意思,“黄裳”就是穿上黄色的裙子。古代的“衣”代表上衣,“裳”代表下裙,“垂衣裳而天下治”。坤卦本身不能直接当领袖,要跟别人走,跟别人走代表不是“衣”,只是“裳”,穿衣代表要自己当领袖,在乾卦位置了。你需要跟别人走,所以你要穿上“裳”。何谓黄色?黄色是土的颜色,土在中间。古代关于颜色又有说法,东边是青色,因为太阳从东边升起,东边是草木繁荣。南边是红色,因为南边最热,变成红色。然后西边是白色,北边是黑色。中间则是黄色,黄代表土。颜色和方向又配合金木水火土,东方属木是青色,南方属火是红色,西方属金是白色,北方属水是黑色,中间属土是黄色。坤卦“六五”的位置是在上卦的中间,中间是黄色,所以要穿上黄色的裙子,代表我知道我是“六五”,不是“九五”,“九五”才有真正的实权。“六五”再怎么厉害,都要知道,我是要跟随别人。而现在在“六五”这个位置,不是我求的,是我正好碰上这个位置。怎么办呢?“黄裳元吉”,变成是“上上大吉”。
可见,你在任何地方,只要你了解自己的处境,有适当的一种反应,就是吉祥了。吉祥并没有在乾卦出现,在坤卦反而出现了一个“上上大吉”,这说明什么道理?正是柔弱胜刚强,柔弱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放在心上的、在社会上可以实践的态度。大多数人都是老百姓,作为老百姓的话,要甘于过平凡的生活,要知道自己的分寸,不要强出头。这就是我们谈到的“六五”“黄裳元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意即“上六。龙在郊野争战,它的血是青黄色的”。我们都知道,乾卦的“上九”是“亢龙有悔”,处境并不好。在坤卦也是一样,“上六”也不好。《易经》的六十四卦,每到最高的位置,不是“上六”,就是“上九”,大部分都不太好,最后好的只有两个卦(即“履卦”和“井卦”),这两卦最后都是“元吉”,我们将来会特别介绍。坤卦“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这在说什么呢?郊野代表外面,“上”就是外面,象征郊外。这又是一个象征了,六爻位置最外面的,就变成郊外。古时候分郊,郊外有野,郊外之内就是“邑”,城邦。
为什么在坤卦的“上六”出现龙在郊外作战呢?根据《易经》的解释,因为这一卦六爻皆阴,没有看到阳爻,就以为天下就是我们的。天下是你的吗?不一定,天下是你的话就守不住,因为本身是阴爻,没有实力,没有主动力。在这个时候,就变成是以为自己是龙,然后真正的龙出现了,因为你已经走完了。正如《文言传》所说:“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意思是:阴气受到阳气猜疑,必然发生争战。由于阴气猜测没有阳气存在,所以也称它为龙。但是阴气尚未离开它的类别,亦即阴无法胜过阳,所以用流血来描写。
坤卦之后出现的卦,不可能是全部阴爻或全部阳爻,因为乾卦、坤卦出现过了,所以,底下出现的六十二卦,任何一卦都是有阳有阴,代表阴爻出现之后,一定会有阳爻再出现,真正的龙要跟假龙开始作战了。正如历史上的典故,譬如赵高篡秦,秦灭亡了,赵高也被杀了;王莽篡汉,汉朝式微,王莽也失去力量。因为赵高和王莽都是趁着机会称霸天下,但是不能当真正的龙,因为天下都是一片小人,如赵高指鹿为马,就以为自己是真正的龙,小人当道,其他的纷争就会出现,所以“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血”就代表斗争,很惨烈的后果。
坤卦最后再加一句:“用六。利永贞。” 意即:“用在坤卦整体。适宜永久正固。”作为坤卦,最好能够守住你的位置,就不错了。我们还记得,乾卦的“用九”是“见群龙无首,吉”。“用九”和“用六”只有乾、坤两卦可以用,因为六爻都一样。
厚德载物 #
在坤卦里面,更重要的是什么?就是我们所说的厚德载物。坤卦《象传》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地的形势顺应无比,君子努力培养自己的德行,用来承载万物。
所谓的培养德行是什么意思?点点滴滴慢慢做,不要着急。人的品德绝对不是一天形成的,不能说我昨天还是一个不懂事的人,今天忽然就懂事了,什么都顺了,不可能。人的品德没有侥幸的,你多下工夫,它就慢慢累积,十年、二十年,不到一个时段,它不可能有效果。佛教的觉悟就讲究“渐修”和“顿悟”,两种主张好像不一样,其实不能分开。“渐修”就是每天修,每天修,什么时候觉悟也不知道,也不要管。在还没有到觉悟的时候,往往感觉前途茫茫,好像很遥远;你觉得觉悟了,其实离你还挺远。你一旦觉悟的时候才发现,其实随时都可能觉悟。“顿悟”就是突然的觉悟,好像没读什么书,也没什么修行,突然之间就觉悟了。
最有名的故事是有关禅宗六祖慧能的。大家都知道,慧能是个文盲,而神秀是五祖的首席大弟子,学问非常好。有一天,五祖弘忍法师要门下弟子写偈,神秀偈曰:“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是很有学问的话,告诉我们每天都要努力工作,累积工夫。慧能当时还不是五祖门下弟子,没念过什么书,听到别人一念,不以为然,他稍微改了一下,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一改不得了,这是悟道的话,深得五祖认可,后传衣钵于慧能,始有六祖。两个人相比较,神秀偏向渐修,慢慢修炼,慧能就是顿悟。慧能如果没有砍柴、挑水,没有实实在在做工夫的话,怎么忽然之间有这种效果呢?
所以,这个时候你就要知道,在学习的时候,你不要幻想在德行上可以忽然之间有什么成就,要慢慢来。坤卦就告诉你,要忍住性子,了解自己的情况,不要着急,不要躁进,认认真真地每天一点点慢慢做,才能达到“厚德载物”的目的。
“物”在古代指万物,包括人类在内。很多人说,我品德再高,怎么承载万物呢?人那么小,万物那么大?不要说一座山,随便一座小丘陵都搬不动。坤卦讲的“物”是特别指人类,就是说你要学习坤卦,像母亲一样包容万物。后来的道家思想深受坤卦的影响,老子就很喜欢用母亲来比喻“道”,万物来自道。老子的三宝,第一叫做“慈”,慈就是母亲的爱,母亲的爱是完全包容的。母亲绝对不会说:这个孩子我生的,真是很差劲,我怎么会生这种小孩?没有这样的母亲。母亲的爱就是伟大,西方有一句话说:“上帝不能照顾每一个人,所以给每一个人派一个母亲。”这是多么深刻的含义!老子说:“慈故能勇。”真正的慈爱才有勇敢。这跟孔子的话很接近:“仁者必有勇。”真正有仁德的人,一定有勇气做好事。看到有人被欺负,我来帮忙,我来保护;看到有人太凶,我来加以制止。这是出于慈悲、仁爱的心,才会有勇敢。他不是为自己,只要不是为自己就有真正的力量。我们也有这样的经验,如果你为自己考虑,会觉得心虚。别人说:你做了官还不是为你自己?你就觉得不好意思。因为我为我着想的话,别人也为他自己的话,到底听谁的呢?所以我如果替别人着想,我就必须能够化解这方面的问题,真正的勇敢就会出现。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 #
要做到厚德载物,在坤卦里就提到很多修养。坤卦《文言传》曰:“……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后来的宋朝学者就把其中八个字拿来当座右铭,即“敬以直内,义以方外”。这八个字意思就是用严肃的态度来持守内心的真诚,用正当的方式来规范言行的表现。两句话一方面是内心,一方面是外表表现出来的。首先对待自己内心,一定是修炼自己,用严肃的态度来持守内心的真诚,这是第一步,要不然就变成虚伪了。其次是向外,用正当方式来表现自己的言行。因为人表现在外面的,就是“言”与“行”,说话、做事要注意正当,合乎道义。内在要求真诚,非常严肃看待,一定要对自己说,我一定要真诚,就好像乾卦所提到的“闲邪存其诚,修辞立其诚”,注意外在的行为表现,并且言辞也要注意适当。这八个字,很多宋朝学者拿来当座右铭,有了座右铭之后,就知道一个人要往哪里走了。
接着是“敬义立而德不孤”,做到既严肃又正当,他的德行就不会孤单了。“德不孤”三个字在《论语·里仁》也出现过,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邻”代表邻居、朋友、同道的人。有德行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他必定得到人们的亲近与支持。儒家这种思想怎么来的?我们一猜也知道,为什么有德行不会孤单呢?因为“人性向善”,你有德行马上表现出来,其他人看到你做出来的是善,我们都是人,都“向善”,谁不喜欢别人行善呢?因为行善本身代表对大家有利。譬如,我行善,跟周围的人一定相处很好,因为我帮助别人。如果我为自己着想,怎么能说行善呢?所以儒家的思想和道家的思想,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深受《易经》的启发。
结 论 #
综上所述,我们可知,坤卦与乾卦是对立的,但是它和乾卦是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的一个卦。乾卦代表主动力创造万物,坤卦代表受动力,接受过来之后发展万物。如果只有乾卦,没有坤卦,万物也不可能有这么好的发展。如果只有坤卦,没有乾卦,怎么可能创造出万物呢?
坤卦六爻皆阴,是它的特色。我们将来看到任何一卦的阴爻,就要想到坤卦。我们将来要谈的,就是从六十四卦里选一些特别重要的卦作为参考,说明它为什么重要,对人生有什么启发。我们在进行占卦的时候,如果占到这个卦,就要问哪一个爻是动爻,它一动,代表这个爻会印证在这件事情上,这时候你就要好好参详。譬如占到坤卦“六四”:“括囊,无咎无誉。”就是你本身有一些实力,有才华、有文采,要收敛起来,不要表现,这样你就不会有灾难,也不会有称赞。宁可不要称赞,也不要受批评。
人生有时候走到“六四”那个阶段,就是中年阶段,虽然有某些出色的表现,但不是真正的领导,没有办法开创自己的事业,这时就要注意了,要收敛。我们在乾卦提到初九“潜龙勿用”,在坤卦“六四”提到“括囊”,都是不要表现,这样不会有“咎”,也不会有“誉”,这是人生一个过渡的阶段。
到了“六五”的时候,虽然是“六五”的好位置还是一样,但要注意“黄裳”,才能“元吉”,要穿“下裙”,不能穿“上衣”,承认自己是一个顺从的位置,就是当一个大臣,再怎么功高,也不能震主。否则,下场就不好。
同样,处在任何位置都要有因应之道。有时候这个位置显然不好,那你只能从不好的一面,看到一个出路,就避开不好的局面。就好像孔子教学生“见贤思齐”,看到别人有优点,跟他学、向他看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看到别人不好,就要问自己有没有跟他一样不好。这就是我们在学习坤卦时,可以得到的启发。
易经小常识 #
关于卦象的一些术语 #
覆卦与变卦:《易经》六十四卦,每连续两卦(如1与2,3与4)之间的关系是“非覆即变”。因此,六十四卦可分为32组。覆卦是指由下往上翻覆过去,如第三卦屯卦( )与第四卦蒙卦(
)。变卦是指六爻皆变,如第一卦乾卦(
)与第二卦坤卦(
)。
综卦与错卦:这是“非覆即变”的另一说法,称为“非综即错”。
互卦:一卦六爻由两个经卦所组成。其中的二三四五爻又形成两个小卦,二三四爻为下互卦,三四五爻为上互卦。在解说爻辞时,常会参考互卦所提供的资料。
纯卦:由八经卦自身相重所构成的,称为纯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