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豫卦䷏

16豫卦䷏

? 棷

【16 · 1】

? 棷 豫。利建侯行师。

【译文】

豫卦。适宜建立侯王,出兵征伐。

【注解】

豫卦是下坤上震,亦即“雷地豫”。《序卦》说:“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在此之前是大有卦与谦卦,接着一定是代表愉悦的豫卦。豫卦与谦卦为正覆关系,“豫”有愉悦之意,但也有居安思危的预备之意。

本卦主爻为九四,四为诸侯位,九四在上卦震中,震为动,所以“利建侯”。下卦坤为众,而众可称为“师”(见师卦,第七卦),所以利“行师”。

【16 · 2】

《彖》曰: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侯行师乎。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tè)。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之时义大矣哉!

【译文】

《彖传》说:豫卦,刚强者得到呼应而心意可以实现,顺势而行动,就是豫。豫卦,顺势而行动,所以天地会同它一样,何况是建立侯王与出兵征伐呢!天地顺着时势而活动,所以日月的运行不会失误,四季的次序也不会偏差。圣人顺着时势而行动,就会做到刑罚清明而百姓顺从。豫卦依时而行的意义真是伟大啊!

【注解】

豫卦为一阳五阴的结构,九四有五个柔爻与它呼应,所以说“刚应而志行”。

本卦下坤上震,震为动,坤为顺,亦即“顺以动”。连天地都是如此,建侯行师自无问题。在此,“顺”是指随顺物性、形势、人心等,圣人也可依此治理百姓。

《易经》重视“时”,共有十一卦论及。程颐说:“豫、遁、姤、旅,言时义;坎、睽、蹇,言时用;颐、大过、解、革,言时,各以其大者也。”把握变化中的时机,才可作出正确的判断及行动。在此可以补充一点,就是随卦(第十七卦)的彖辞有“随时之义大矣哉”一语,也谈到“时”。

【16 · 3】

《象》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译文】

《象传》说:雷从地下出来,万物振作,这就是豫卦。古代君王由此领悟,要制作音乐来推崇道德,再隆重地向上帝祭祀,连带也向祖先祭祀。

【注解】

下坤上震,震为雷,坤为地,就是“雷出地上”,犹如春雷乍响,大地奋然振兴,一切又充满生机,所以是“豫”(愉悦)。

坤为顺,居下卦,是为和顺积中,震为雷,雷为发声,合而观之,则是制作音乐,以此赞扬生生之德。再推源其本,以盛大仪式祭祀上帝以及祖先。

“上帝”在此为受享祭祀之主神,是万物的主宰,亦为万物存在之源。“祖考”(祖先)则专就人类而言。此语显示古人的宗教观念,值得留意。

【16 · 4】

初六。鸣豫,凶。

《象》曰:初六鸣豫,志穷凶也。

【译文】

初六。响应愉悦的态度,有凶祸。

《象传》说:初六响应愉悦的态度,是因为心意抵达极点,会有凶祸。

【注解】

初六刚刚进入豫卦,就得到九四主爻的正应,九四在上卦震中,震为鸣,所以说“鸣豫”。但是,此时愉悦则不思长进,所以“凶”。

“志穷”,是说初六已经志得意满,或得意忘形,再也无处可去,所以说“凶也”。

【16 · 5】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译文】

六二。耿介如坚石,不用一整天,正固吉祥。

《象传》说:不用一整天,正固吉祥,是因为居中守正。

【注解】

豫卦描述愉悦,而人们好逸恶劳,往往在此时种下祸根。只有六二对主爻九四无比无应(上六与九四同在上卦震中),有耿介独立不移之象。

“不终日”原指不用一整天,意思是很快就会觉悟不可耽于逸乐。《系辞下》引述此爻爻辞后说:“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能够在愉悦中把持立场,一定是有所见识,知道出处进退,并因而成为百姓的盼望。

六二位居下卦之中,可以居中守正。它又在互艮(六二、六三、九四)中,艮为山,为石,所以说“介于石”;艮为止,六二未到艮之上爻,所以说“不终日”。

【16 · 6】

六三。盱(xū)豫,悔。迟有悔。

《象》曰:盱豫有悔,位不当也。

【译文】

六三。向上瞻望而愉悦,懊恼。行动迟缓也有懊恼。

《象传》说:向上瞻望而愉悦,也有懊恼,是因为位置不恰当。

【注解】

“盱”是张目上视的样子。九四为豫卦之主爻,六三仰目向上,希求愉悦,但是由于自己是阴爻居刚位,“位不当”,所以无法如愿而懊恼。

六三在互艮(六二、六三、九四)中,比六二更接近艮的上爻,艮为止,所以六三不是“不终日”而是“迟”,亦即行动迟缓。它既不能摆脱诱惑,又无法果决行动,结果自然是“悔”了。

【16 · 7】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hézān)。

《象》曰: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

【译文】

九四。由此而产生愉悦。大有收获。不必疑虑,朋友都来聚合。

《象传》说:由此而产生愉悦并且大有收获,是因为心意可以充分实现。

【注解】

“由豫”是指愉悦的由来,因为九四为全卦主爻。一阳得五阴呼应,上下皆来应合,有如簪子集拢了长发,所以说“朋盍簪”。“盍”是阖、合的意思。

九四在互坎(六三、九四、六五)中,坎为加忧,为疑虑,九四有五阴应合,所以说“勿疑”。它以阳爻居柔位,以大臣而得上下之信赖,结果是愉悦和顺,“志大行也”。

【16 · 8】

六五。贞疾,恒不死。

《象》曰:六五贞疾,乘刚也。恒不死,中未亡也。

【译文】

六五。正固会有疾病,但总不至于死亡。

《象传》说:六五正固会有疾病,是因为凌驾在刚爻之上。总不至于死亡,是因为居中的位置没有失去。

【注解】

在豫卦中,六五以阴爻居君位,等于柔弱而耽溺于愉悦。长此以往(贞)会有疾病,因为六五在互坎(六三、九四、六五)中,坎为心病。问题在于六五乘刚,居唯一的阳爻之上,所以诸事不顺。

六五又居上卦震之中,震为反生(植物先向下生根,再向上生枝叶与花果),所以“恒不死”。它居中位,拥有优势,因此不致丧亡。

【16 · 9】

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

《象》曰:冥豫在上,何可长也。

【译文】

上六。在昏昧中愉悦,最后出现改变。没有灾难。

《象传》说:在昏昧中愉悦而走到极点,怎么会长久呢?

【注解】

“冥”,昏昧。“成”,终。“渝”,变。豫卦上六是愉悦到了极点,有执迷不悟之象,所以说“冥豫”。不过,既然前无去路,终究会有变化,如此就可以“无咎”。

豫卦原为愉悦之卦,但是只有六二与九四为佳。由此可见,人在安乐中反而容易失去方向,因而必须早些警惕,预作准备,而“豫”正有预备、预防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