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姤卦䷫

44姤卦䷫

? 椝

【44 · 1】

? 椝 姤(gòu)。女壮,勿用取女。

【译文】

姤卦。女子强壮,不要娶这样的女子。

【注解】

姤卦是下巽上乾,亦即“天风姤”。《序卦》说:“决必有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决断而去之后,一定会有遇合,所以接着出现姤卦。姤卦是夬卦的覆卦,并且是由乾卦(第一卦)演变而来。“姤”亦作“遘”。

姤卦一个阴爻之上有五个阳爻,以一敌五而有上进之能,亦即姤卦在十二消息卦之中,后续发展是阴爻从下往上逐步增加。所以虽然只有一个阴爻,却是“女壮”。古人的观念以为,娶妻以温和柔顺为上,所以说“勿用取女”。

【44 · 2】

《彖》曰:姤,遇也,柔遇刚也。勿用取女,不可与长也。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姤之时义大矣哉。

【译文】

《彖传》说:姤卦,就是指相遇,是柔顺者遇到刚强者。不要娶这样的女子,是因为无法与她一起成长。天与地二气相遇,各类事物都彰显生机。刚强者遇到居中守正的机会,天下一切顺利进展。姤卦的时势意义太伟大了。

【注解】

乾卦六爻皆阳,现在出现新的变化,从底部生出一个阴爻,形成“柔遇刚”的情况。这个阴爻逆势上扬,生命力非常旺盛,奈何阴长则阳消,两者无法一起成长。

在自然界,天地的阴阳二气必须相遇交感,才能造成“品物咸章”的荣景。在人间,九五与九二皆能居中,可以维持正道,使一切顺利进行。本卦下巽上乾,乾为君子,巽为随顺,表示君子之道可以顺利施展。把握住姤卦所显示的遇合与机遇,实在非常重要。

【44 · 3】

《象》曰:天下有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

【译文】

《象传》说:天下有风在吹,这就是姤卦。君王由此领悟,要发布命令,诏告四方。

【注解】

姤卦下巽上乾,乾为天,为君王,巽为风,有如以风来传布君王的诏命。

“后”指君王。程颐说:“诸象或称先王,或称后,或称君子、大人。称先王者,先王所以立法制,建国、作乐、省方、敕法、闭关、育物、享帝皆是也。称后者,后王之所为也,财成天地之道,施命诰四方是也。君子则上下之通称,大人者王公之通称。”《象传》的四种称呼,用法大致如上。

【44 · 4】

初六。系于金柅(nǐ),贞吉。有攸往,见凶。羸豕孚蹢躅(zhízhú)。

《象》曰:系于金柅,柔道牵也。

【译文】

初六。捆缚在缫车的金属横杠上,正固吉祥。有所前往,会见到凶祸。拴缚住的猪确实在跳动挣扎。

《象传》说:捆缚在缫车的金属横杠上,是要把柔顺者的路牵制住。

【注解】

“金柅”的“柅”是车下制动之木,有如煞车器,以“金”称之,是因为初六上临乾卦,乾为金,初六又在下卦巽中,巽为绳,所以说“系于金柅”。初六以阴爻居刚位,有动向,但是往上发展将危及阳爻,所以说“见凶”。反之,则为“贞吉”。这是要牵制“柔道”。《易经》虽主阴阳相济,但是重阳轻阴,或者重君子轻小人,仍为其基本立场。

“羸”为缧,为拴缚,“豕”为猪。《易经》也以羊代表阳爻,并以猪代表阴爻。“孚”为信实,有确实之意。初六在下卦巽中,巽为股,为进退,有跳动挣扎之象,故“豕孚蹢躅”。卦辞所谓的“女壮”,在此可见其貌。

【44 · 5】

九二。包有鱼,无咎,不利宾。

《象》曰:包有鱼,义不及宾也。

【译文】

九二。包裹中有鱼,没有灾难,不适宜招待宾客。

《象传》说:包裹中有鱼,理当分配不到宾客。

【注解】

古人见面送礼,用布包裹,鱼与豚为薄礼,但亦表示诚意。九二在下卦巽中,巽为木,为白,引申为白茅,可以垫在地上,也可以包物。此外,在全卦中间各爻亦可称“包”。对九二而言,“鱼”指初六,所以说“包有鱼”。《易经》另有两处提到“鱼”,亦即剥卦(椂,第二十三卦)六五“贯鱼以宫人宠”与中孚卦(椳,第六十一卦)卦辞“豚鱼吉”,鱼所指的都是阴爻。由于“包有鱼”,所以九二以阳爻居柔位,依然可以“无咎”。

“宾”是指九四,因为九四与初六正应,现在却被九二从中拦截。于是,九四成为“包无鱼”,也成为九二之“宾”了。在姤卦中,以遇为优先,所以九二可以捷足先登。

【44 · 6】

九三。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

《象》曰:其行次且,行未牵也。

【译文】

九三。臀部没有皮肤,行走十分艰难。有危险,但没有大灾难。

《象传》说:行走十分艰难,是因为行走没有牵引的力量。

【注解】

九三爻辞前半段,与夬卦九四爻辞前半段相同。这是覆卦可能出现的情况。九三在下卦巽中,巽为股,所以说“臀”。以阳爻居刚位,有动向,但是上无正应,不安又动弹不得,是为“无肤”。并且无由接近初六,所以“其行次且”。既然行动迟缓不决,所以“厉,无大咎”。

姤卦九三与夬卦九四之异,在于后者已入上卦兑中,兑为羊,所以可以“牵羊悔亡”;但是,姤卦九三空有阳刚之力,但是“行未牵也”,所以必须稍安毋躁。

【44 · 7】

九四。包无鱼,起凶。

《象》曰:无鱼之凶,远民也。

【译文】

九四。包裹中没有鱼,发起行动会有凶祸。

《象传》说:没有鱼的凶祸,是因为远离了百姓。

【注解】

九四在全卦中间,可以对下爻称“包”,所包者为初六。但是初六已被九二所遇,并为九二所包,以致九四“包无鱼”。

九四以阳爻居柔位,自身在上卦乾中,又在互乾(九二、九三、九四)中,其强劲动力可想而知。此时若是“起”(开始、奋起),则“凶”。九四所远之民,正是初六。往上发展,对全卦而言,对阳爻而言,皆大为不利。

【44 · 8】

九五。以杞(qǐ)包瓜,含章,有陨自天。

《象》曰:九五含章,中正也。有陨自天,志不舍命也。

【译文】

九五。用杞树叶子包起瓜果,其内含藏文采,从天上掉落下来。

《象传》说:九五含藏文采,是因为居中守正。从天上掉落下来,是因为心意在于不放弃使命。

【注解】

九五居君位,可以笼罩全卦。“杞”为树高叶大的植物,取象于下卦巽,巽为木,为高。“瓜”为圆形,而乾为圜。取象关键在于“有陨自天”:九五居天位,但是顾及全卦的发展,乃自天陨落,采取“以杞包瓜”的低姿态,以至于做到了“含章”。

九五可以“含章”,是因为居中守正,而其目的则是稳住大局,以免阴爻继续上行。这种“志不舍命”的表现,在《易经》是认为合乎时宜的。

【44 · 9】

上九。姤其角,吝,无咎。

《象》曰:姤其角,上穷吝也。

【译文】

上九。遇到头上的角,有困难,没有灾难。

《象传》说:遇到头上的角,是因为处在上位,没有去路而出现困难。

【注解】

姤卦上卦乾,乾为首,上九位居上卦终位,有如头上之角。上九走到这一步,下一步则是退出全局,所以说它“穷吝也”。

上九的“无咎”,是由于九五与九二都在中位,灾难不会马上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