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旅卦䷷
【56 · 1】
旅。小亨。旅贞吉。
【译文】
旅卦。稍有通达。旅行守正就吉祥。
【注解】
旅卦是下艮上离,亦即“火山旅”。《序卦》说:“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丰盛到极点而不知收敛,一定会丧失居所,所以在丰卦之后,接着谈旅卦。《杂卦》说:“丰,多故也;亲寡,旅也。”丰卦有许多故旧,旅卦则很少亲友。这两者是正覆关系。旅行在外,诸多不便,所以只是“小亨”。
旅卦由否卦变来,亦即否卦六三与九五换位,形成旅卦。六五以阴爻得尊位,阴爻为小,所以说“小亨”;六五居中位而行,表示在旅行时要持守正道才可以“吉”。
【56 · 2】
《彖》曰: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止而丽乎明,是以小亨,旅贞吉也。旅之时义大矣哉。
【译文】
《彖传》说:旅卦,稍有通达。柔顺者在外面取得中位并且顺应刚强者,停止下来依附光明,因此稍有通达,旅行守正才会吉祥。旅卦的时势意义太伟大了。
【注解】
旅卦六五(柔爻)取得上卦(外卦)中位,并且顺应上九(刚爻),这就是“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
旅卦下艮上离,艮为止,离为明,为丽(依附),亦即“止而丽乎明”。旅行时,能够看情况停下来,并且依附光明,才可以“小亨”。顺着时势而知所进退,是旅者的首要原则。整体而言,人生不也是形同客旅吗?所以说“旅之时义大矣哉”。
【56 · 3】
《象》曰: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
【译文】
《象传》说:山上出现了火,这就是旅卦。君子由此领悟,要明智而谨慎地施用刑罚,并且不滞留诉讼案件。
【注解】
旅卦下艮上离,离为火,艮为山,亦即“山上有火”。火在高处可以照明,山在底下阻止行动,是“明慎”之意。
君子所领悟的是“明慎用刑”和“不留狱”,因为火往上烧,不会留在原处。
【56 · 4】
初六。旅琐琐,斯其所取灾。
《象》曰:旅琐琐,志穷灾也。
【译文】
初六。旅行时猥猥琐琐,这是他自取的灾害。
《象传》说:旅行时猥猥琐琐,是因为心意受困所带来的灾害。
【注解】
初六已踏上旅途,但本身居下又为阴爻,自视甚卑;初六又在下卦艮中,艮为少男,为童仆,使初六表现有如童仆般“琐琐”。“琐琐”为细小,为卑污。
初六上有九四正应,奈何自己处于艮卦,艮为止,使心意受阻,困于旅途,在外被人轻侮而“取灾”。
【56 · 5】
六二。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贞。
《象》曰:得童仆贞,终无尤也。
【译文】
六二。旅行到了馆舍住下,身上带着旅费,得到童仆,可以正固。
《象传》说:得到童仆而可以正固,最终没有任何责怪。
【注解】
“即”为就;“次”为客舍。《左传·庄公三年》:“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这原本是说军队的行止,后来引申用于客旅。六二在下卦艮中,艮为止,但是居中位,止得其所,可以“即次”。六二又在互巽(六二、九三、九四)中,巽为近利市三倍,所以会“怀其资”,带着旅费。
六二往上与六五不应,但往下则见自己在艮卦居中得正,艮为童仆,使旅行有安定之感,是为“得童仆贞”,所以“终无尤也”。
【56 · 6】
九三。旅焚其次,丧其童仆,贞厉。
《象》曰:旅焚其次,亦以伤矣。以旅与下,其义丧也。
【译文】
九三。旅行时大火烧了馆舍,失去了童仆,有危险。
《象传》说:旅行时大火烧了馆舍,也对自己造成了伤害。以旅人的态度对待下人,理当失去童仆。
【注解】
九三在互巽(六二、九三、九四)中,巽为木;它上临离卦,离为火,木上有火,且在旅卦,所以说“旅焚其次”。九三在下卦艮中,艮为童仆;它也在互兑(九三、九四、六五)中,兑为毁折,所以说“丧其童仆”。此时正固有危险,亦即“贞厉”。
九三阳爻居刚位,在旅行时表现过于强势,又与上九敌而不应,所以最后伤害了自己。九三自恃刚强而“以旅与下”,自然会失去童仆。
【56 · 7】
九四。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
《象》曰:旅于处,未得位也。得其资斧,心未快也。
【译文】
九四。旅行到了某个地方,获得旅费与用具,我心里不愉快。
《象传》说:旅行到了某个地方,是因为没有取得适当位置。获得旅费与器用,心里还是不愉快。
【注解】
九四以阳爻居柔位,是“未得位也”,所以会“旅于处”。“处”是某个处所,但不是馆舍,所以住不下来。九四在互巽(六二、九三、九四)中,巽为近利市三倍,所以“得其资斧”。“资”是钱财、旅费,“斧”原是兵器,在此指旅途中的必备用具。“斧”从上卦离中取象,离为兵戈。
九四与初六正应,但是中间为艮卦所阻,所造成的结果,在初六是“志穷”,在九四则是“心未快”。
【56 · 8】
六五。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
《象》曰:终以誉命,上逮也。
【译文】
六五。射野鸡,丢失一支箭,最后会有名声与禄位。
《象传》说:最后会有名声与禄位,是因为往上获得支持。
【注解】
六五在上卦离中,离为雉(野鸡),又为兵戈,引申为“矢”,所以有“射雉”之象;六五又在互兑(九三、九四、六五)中,兑为毁折,所以说“一矢亡”。
六五符合《彖传》所云:“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所以“上逮”是指顺承上九而言。“逮”有到达、追随、施与之意。六五在互兑中,兑为口,为悦,所以有“誉”;它又居于互巽(六二、九三、九四)之上,巽为风,引申为命令、爵命,亦即禄位,所以说“终以誉命”。
【56 · 9】
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丧牛于易,凶。
《象》曰:以旅在上,其义焚也。丧牛于易,终莫之闻也。
【译文】
上九。鸟的巢被火烧掉,旅行的人先是大笑后来大哭。在边界丢失了牛,有凶祸。
《象传》说:旅行还要居于上位,居处理当被火烧掉。在边界丢失了牛,最后没有听到任何消息。
【注解】
上九在旅卦终位,可以做全盘取象。上离为雉,雉为鸟类,下有互巽(六二、九三、九四),巽为木,合之则为鸟在树上有其巢;离又为火,于是发生“鸟焚其巢”的情况。上九旅行在外,还要高居上位,下又与九三无应,所以说“其义焚也”。
旅卦中有互兑与互巽,兑为悦,引申为笑;巽为风,引申为呼号、号哭,互兑在前而互巽在后,所以是“先笑后号咷”。然后,上九在原来的否卦(棲)中,有六三正应,现在变为旅卦,使它不但失去正应,也使下坤消失,坤为牛,而上九处于卦终之边界,所以说“丧牛于易”,“易”为“埸”,为边界。上九已至旅卦终位,没有机会修正错误,所以说“终莫之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