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未济卦䷿
【64 · 1】
未济。亨。小狐汔(qì)济,濡其尾,无攸利。
【译文】
未济卦。通达。小狐狸快要渡过河,浸湿了尾巴,没有适宜的事。
【注解】
未济卦是下坎上离,亦即“火水未济”。《序卦》说:“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如前文所述,既济卦是久则穷,所以必须重启生机,以显示变易而不穷的《易经》原理,也就是以未济卦来作为六十四卦的压轴。“未济”是尚未完成也尚未结束。
小狐狸可以游水过河,但是湿了尾巴就无法成功。“汔”为“迄”,为几乎、将要。据说狐狸渡水会翘起尾巴,一旦浸湿尾巴就有下沉的危险,结果则是“无攸利”。本卦六爻皆无正位,但又皆可相应,所以为“亨”。
未济卦由否卦第十二卦)变来,亦即否卦六二与九五换位而成未济卦。既然是由否卦变来,所以也可依此而见其“亨”。
【64 · 2】
《彖》曰:未济,亨,柔得中也。小狐汔济,未出中也。濡其尾,无攸利,不续终也。虽不当位,刚柔应也。
【译文】
《彖传》说:未济卦,通达,是说柔顺者取得中位。小狐狸快要渡过河,是说它没有离开中位。浸湿了尾巴,没有适宜的事,是说它不能继续游到终点。虽然刚强者与柔顺者位置皆不恰当,但是全都可以相应合。
【注解】
未济卦由否卦变来,是否卦六二往上成为未济卦六五,亦即“柔得中也”。五不但是中位,还是君位,所以优于二,这也是“亨”的缘由。小狐狸渡河,犹如六二到六五,仍未脱离中位,亦即在河中而未及上岸。
未济卦有两个坎,下坎与互坎(六三、九四、六五),坎为水,为险,所以说“濡其尾,无攸利,不续终也”。它与既济卦相反,是六爻皆不正,但是依然可以全部刚柔相应。
【64 · 3】
《象》曰: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译文】
《象传》说:火在水的上方,这就是未济卦。君子由此领悟,要慎重分辨物类,使它们各居其所。
【注解】
未济卦是下坎上离,离为火,坎为水,所以说“火在水上”。火向上烧,水向下流,两者分道扬镳,各自发展而不相为用,成为“未济”,不能成事。
君子眼见未济的困境,所以要谨慎分辨物类,使之各居其所,再作最完善的运用。
【64 · 4】
初六。濡其尾,吝。
《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极也。
【译文】
初六。浸湿了尾巴,有困难。
《象传》说:浸湿了尾巴,也是不知道有终点的缘故。
【注解】
初六居全卦底部,为尾;上有两坎,一是下卦坎,一是互坎(六三、九四、六五),坎为水,亦即尾巴在水中,是为“濡其尾”。
初六以阴爻居刚位,缺乏动向,上有九四正应,更使初六安于现实,无法渡过二坎,甚至不知道渡河须以过河为其终点,是“亦不知极也”。“极”为终,为终点。
【64 · 5】
九二。曳其轮,贞吉。
《象》曰:九二贞吉,中以行正也。
【译文】
九二。拉住车轮,正固吉祥。
《象传》说:九二正固吉祥,是因为居中并且行正。
【注解】
九二与六五正应,它以阳刚居下,上临阴柔之主,必须有所戒惕。九二在下卦坎中,坎为弓轮,为曳马,所以说“曳其轮”。
九二居中可以行正,是为“贞吉”。
【64 · 6】
六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
《象》曰:未济征凶,位不当也。
【译文】
六三。尚未渡过,前进会有凶祸。适宜渡过大河。
《象传》说:尚未渡过,前进会有凶祸,是因为位置不恰当。
【注解】
六三在下卦坎与互坎中,前后都是水,所以说“未济”。坎为险,所以说“征凶”。但是它有上九正应,而上九是全卦终位,所以说“利涉大川”。
六三以阴爻居刚位,又居上下二卦之间,是“位不当也”,所以会有“未济征凶”的状况。
【64 · 7】
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
《象》曰:贞吉悔亡,志行也。
【译文】
九四。正固吉祥,懊恼消失,振奋起来讨伐鬼方。三年后成功,受到大国封赏。
《象传》说:正固吉祥而懊恼消失,是因为心意得以实现。
【注解】
本爻爻辞与既济卦九三的相似,这是正覆卦可能出现的情况。由史实来看,所述为周朝的季历(周文王之父)讨伐鬼方之事。《后汉书·西羌传》有云:“及武乙暴虐,犬戎寇边,周古公逾梁山而避于岐下。及子季历,遂伐西落鬼戎。”这个武乙是商朝武丁之后的第五世商王。九四为诸侯位,“震”指称诸侯,但在此用为振奋之意。当然,诸侯也可以称君,所以各种取象可参考既济卦的九三解读部分。“三年有赏于大国”是指季历受到商王朝的封赏。
九四有初六正应,是“志行也”;它也因而正固吉祥,并且居位不正的“悔”也会消失。
【64 · 8】
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象》曰:君子之光,其晖吉也。
【译文】
六五。正固吉祥,没有懊恼,君子的光明在照耀。有诚信,吉祥。
《象传》说:君子的光明在照耀,是说其光辉带来吉祥。
【注解】
否卦六二上升变成未济卦六五,使否卦上乾变为未济卦上离,乾为君子,离为明,所以说“君子之光”。六五居中行正,是为“贞吉”,可以“无悔”。
六五有九二正应,并且全卦下坎上离,坎为月,离为日,在此形成日月辉映之象,自然是“吉”。“晖”为光辉,光盛则有晖。
【64 · 9】
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
【译文】
上九。有诚信而去喝酒,没有灾难。浸湿了头,有诚信也无法没有灾难。
《象传》说:喝酒而浸湿了头,也是不知道节制的缘故。
【注解】
上九有六三正应,又有六五相承,所以说“有孚”;它下有两坎,坎为水,引申为酒,可以饮酒而“无咎”。但是上九为首,它与既济卦的上六处境一样,也遇到“濡其首”的问题。即使“有孚”也会“失是”,亦即失去“无咎”这种好运。
喝酒到浸湿头的地步,显示耽溺于逸乐,“亦不知节也”。程颐认为上九“居未济之极,非得济之位,无可济之理,则当乐天顺命而已”。六十四卦以提醒人“知节”为终,可谓深富理趣。
Table of Contents
封面
广告页
书名页
目录
前言一 《易经》这本书
前言二《易经》的魅力
1乾卦
2坤卦
3屯卦
4蒙卦
5需卦
6讼卦
7师卦
8比卦
9小畜卦
10履卦
11泰卦
12否卦
13同人卦
14大有卦
15谦卦??
16豫卦
17随卦
18蛊卦
19临卦
20观卦
21噬嗑卦
22贲卦
23剥卦
24复卦
25无妄卦
26大畜卦
27颐卦
28大过卦
29习坎卦
30离卦
31咸卦
32恒卦
33遁卦
34大壮卦
35晋卦
36明夷卦
37家人卦
38睽卦
40解卦
41损卦
42益卦
43夬卦
44姤卦
45萃卦
46升卦
47困卦
48井卦
第50章
50鼎卦
51震卦
52艮卦
53渐卦
54归妹卦
55丰卦
56旅卦
57巽卦
58兑卦
59涣卦
60节卦
61中孚卦
62小过卦
63既济卦
64未济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