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
最后要跟大家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为什么要讲《易经》。不仅因为曾国藩个人的人生经历恰好与某几个卦象惊人地契合、一致,也不仅因为所讨论的问题正好都可以用《易经》的观点与智慧来理解和解读得通,而是因为《易经》才是根本。你不懂得《易经》,就永远不会了解中国人为什么会是这样;你懂得了《易经》,对于所有的事情,你会一下子全都悟通,你会发现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乱中有序,虽然乱,但是却很有条理。把乱和有序结合起来看,就掌握了《易经》的真髓。
一、讲《易经》之缘由 #
《易经》的“易”有三重含义,变易、不易、简易。一切都在变,都在流逝,一切都是无常,唯有变不变。什么叫“不易”?生命只有一次,就算有前生,有后世,但是这辈子还是只有一次。你不能永远不死,你也不能死而复生,这是不易。世界上没法改变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好有好报,坏有坏报,这也是不易的东西。你先认识清楚那些不易的东西再来变易,才不会乱。有原则地变就不是乱变,没有原则地变是最可怕的,变到别人都不知道你下次会采取哪种标准或方式的时候,你就是很可怕的了。而最要紧的还是要交易,当然这里的“交易”不是我们一般所理解的意思,而是广泛意义上的交换与交流互动。人与人之间要有交易,国家与国家之间要有交易,民族与民族之间要有交易,文化与文化之间也要有交易,只有这样,整个人类才会生生不息。
我为什么会写关于《易经》的书?答案很简单,就是因为现在一般的讲《易经》的书,初学的人如果去看,往往很难看懂,这是事实。你一翻开就看到“乾,元亨利贞”,你心里就会想:“惨了,这讲的是什么?”这些书都抓不到门道,“书很好,但就是看不懂”。要知道在古代,“元亨利贞”是百姓使用非常普遍的话,所以根本就不用解释。当时的人们都能懂,但是时代隔得太久远了以后,我们就慢慢不知道它的意思了。现在单是对“元亨利贞”,就有十几种解释,所以我才想到应该有一个入门的基础的东西来帮助更多初学者。
大家要记住,《易经》是你每天二十四小时都在用的东西,只是你不知道,所以叫作“百姓日用而不知”。你的所作所为,你所讲的话,没有一样离得开《易经》。你用《易经》来解释佛经可以,用《易经》来解释基督教的《圣经》可以,但是反过来就不行,就解释不通,因为《易经》是全世界最广大的系统,它可以包容所有的东西,甚至可以说无所不包。
二、《易经》越早读越好 #
那到底该怎么学《易经》呢?我在这里给大家一些建议。
你越早读《易经》,受用的时间就会越长。我自己就是很晚才读,39岁的时候搞得焦头烂额、无路可走了,但是我也没想到自杀,只是心想“完蛋了,这命怎么活呢?”后来我就开始读《易经》,读了《易经》以后,心病也没有了,什么事都没有了,因为只要心态一调整,所有的事情、所有的问题就都解决了。而且在这之后,你再看中国人会越看越有趣,因为中国人本来就是这样,只是我们很多人看不懂而已。
我就举一个例子,作为父母,大家都会告诉小孩要诚实,不能撒谎。可是有一天如果一个人来找你,你又不想见他,你的小孩很乖,他跑过来说:“爸爸,李叔叔来找你。”你怎么回答?“快快,快告诉他,说我不在。”每个人都在用这一套,可是你这不是撒谎是什么呢?你能永远讲实在话吗?谁又敢说自己从小到大没有撒过谎呢?老实讲,如果真的从来没有撒过谎,你就不能活到现在了。你只有了解你自己,才能了解别人。“知性者同居”,彼此要相互了解,互动起来才会顺利。
三、《易经真的很容易》 #
另外,我推荐大家去看一本书,书名叫《易经真的很容易》。这本书会告诉你《易经》并不神秘,你也不会读不懂,而且它会给你很多具体有效的建议。通过它,你就算再看不懂《易经》,也进得了《易经》,进而从中领略到《易经》中的玄妙智慧,真正受益于《易经》。
四、三季人的故事 #
这是我讲过的所有故事中现在在大陆流传最广的一个,前几天还有人写信跟我提到它。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呢?
有一个人,跑去找孔子请教问题,正好孔子的学生在外面扫地,他就问:“你是谁?”那位学生就说:“我是孔子的弟子。”他说:“那太好了,我请教你一个问题。”那位学生原本以为问题会很难,问他是什么问题,他说:“一年到底有几季?”那位学生听了几乎快要笑出来,心想这个人竟然连一年几季都不知道,就回答说四季。他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你胡说,明明是四季。”他说:“我们赌一赌,如果只有三季,你给我磕三个头,如果真的有四季,我给你磕三个头。”孔子的学生心里就想:“我稳赢。”正好这时候孔子出来,学生就兴高采烈地跑上去问:“老师,一年有几季?”孔子说三季。那位学生就说:“老师你怎么可以这样说?”孔子说,三季就是三季。来人就很满意,对孔子的学生说:“跪,磕头。”那位学生没有办法,只好给他磕了三个头。那个人高高兴兴地走了。之后那位学生就问孔子:“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你怎么说三季?”孔子说:“你不会看人啊?那个人全身都是绿的,他就是蚱蜢,蚱蜢是什么?就是蚂蚱。你看那人的脸色就知道了,蚂蚱只能活三季,它从来不知道有第四季。你跟它讲四季,怎么讲都不会有用。”孔子这其实就是要告诉我们: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很多人听了这个故事之后颇受启发,有人甚至跟我说:“听了这个故事,我最起码多活十年。”我就问:“真的?”他说:“真的,反正现在只要有人跟我辩,说这说那,我只要自己在心里说一句‘三季人’就解决了,那我就会很轻松。”现在“三季人”太多了。所谓“夏虫不可以语冰”,从来没有看到过冰的人,你跟他讲冰,那你不是自找麻烦吗?所以如果有人跟你辩论,他非要坚持什么,你就说“嗯,对,没错”,然后心里想“又遇到个‘三季人’”,这样你就会少生很多不必要的烦恼。而且你也会突然发现自己非常轻松,你的生活也会渐渐变得简单而自在。
附录一 曾国藩年表 #
1811年11月26日(农历十月十一),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今湖南省娄底市)。乳名宽一,本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28岁改国藩。
6岁,入家塾“利见斋”,随父曾麟书读书。
16岁,长沙府童子试第7名。
20岁,就读于衡阳唐氏宗祠,师从汪觉庵。
21岁,入湘乡涟滨书院。
23岁,湘乡县试中秀才。
24岁,入岳麓书院,乡试中举人36名。
25、26岁,连考进士,皆名落孙山。
28岁,改名国藩,决心为国藩篱;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写有恒箴,集中精力追求安心立命、经国济世真学问;勤读史书,培养出“以天下为己任”之志气。
29岁,长子纪泽出生,开始作日记,至终不辍。
30岁,生病,欧阳兆熊、吴廷栋细心护理,结为好友。
31岁,向理学大师唐鉴请教治学之方、检身之要——读史,另得其指点==“终日乾乾”==。
32岁,致力程朱理学,每日早起、静坐、读史、谨言、养气、保身、书法、夜不出门,渐有大人相;日记指出“余病根在无恒”。
36岁,养病报国寺,悟==“执两用中”==大道理。
37岁,升任内阁大学士。
38岁,次子纪鸿生,辑成《曾氏家训》。
39岁,升礼部右侍郎,旋兼兵部右侍郎。
40岁,兼工部右侍郎;上《应诏陈言疏》,直言官场委靡因循,官吏腐败无能;兼吏部左侍郎。
41岁,开始经历最艰难困苦的十年。洪秀全起义;咸丰登基,上《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咸丰怒掷于地,欲罪之。
42岁,再上《备陈民间疾苦疏》;回乡奔母丧,逢太平军出广西、攻长沙。
43岁,始患得患失,不敢担任,后奉召以礼部侍郎身份帮同湖南巡抚督办团练,终成湘勇主帅,并在此基础上创建湘军;太平军定都天京,奏准移驻衡州练兵,建船厂,购洋炮,筹建水师。
44岁,兵败靖港,投水获救。
45岁,石达开攻湘军水营,烧毁战船百余艘,座船被俘,文卷俱失,欲策马以死。
46岁,坐困南昌,太平军内讧。
47岁,父亲去世,咸丰准其在家守制。反省后深悟长傲、多言,为官场致祸的根源。
48岁,出武昌,会胡林翼进兵;给曾国荃写信,应回归老实本性。
49岁,李鸿章前来襄助军务;作《圣哲画像记》;写日记悟==“不恒其德,或承之羞”==,须努力向前,将一切闲思维、闲应酬、闲语言扫除净尽,专心一意钻进里面,安身立命,务要换一个人出来。
50岁以后,胜算愈来愈大,转忧为喜。
50岁,辑录《经史百家杂钞》26卷,“尽抡四部精要”;太平军攻占江浙一带,咸丰命其撤安庆保江浙,却坚持己见,反倒使朝廷改变旨令。
51岁,指出购买外洋船炮,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之后再演习制造;攻陷安庆;定三路进兵之策:曾国荃围攻金陵,左宗棠攻打浙江,李鸿章主攻江苏,“于是东南肃清之局定矣”。
52岁,力陈中华之难中华当之,绝不能让洋人以助剿来蹂躏中国之土地;致子信:读书可变气质,由戒烟和从有恒到无恒此二事,知无事不可变。
53岁,登上中国第一艘木刻小火轮,喜而命名为“黄鹄号”。
54岁,攻陷天京。平太平天国有功,封毅勇侯,可世袭。告曾国荃尽快隐退。奏请将湘军遣散,获准。
55岁,主持修葺种山、尊经两书院。收养八百孤寒子弟,并从自己养廉银中捐款课奖;接上谕,率军赴山东剿捻;组建江南制造总局。
56岁,连续两次请假,在营调理。
57岁,扩大江南制造厂规模,拟设译书馆等。
58岁,左宗棠上奏,请求下诏促全国大臣学习曾国藩的知人之明;被封为武英殿大学士,位尊为相,居汉大臣首位,但并无实权;觐见慈禧太后与同治皇帝;纪鸿中秀才后几次到府城应试不顺,写信告诫不可与州县来往,不可送条子。
59岁,奏请练兵、饬吏、治河为要务。
60岁,肝病日重,右眼失明;奉命前往天津办理天津教案。
61岁,上海祝寿。
62岁(1872年),领衔上奏:促请对“派遣留学生一事”尽快落实,并提出在美国设立“中国留学生事务所”,还在上海设立幼童出洋肄业局;书告兄弟仕途险恶,必须保重。
同年3月12日,午后散步,突发脚麻,纪泽扶回书房,端坐三刻逝世,善终。是月,清廷闻讣,辍朝三日。追赠太傅,谥文正,祀京师昭忠、贤良祠。
附录二 易经卦爻辞(部分,按出现顺序) #
01乾卦
卦辞
乾:元、亨、利、贞。
爻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六十四卦中唯独乾、坤两卦在六爻之外,多出一个“有象无位”的“用爻”,即用九、用六):见群龙,无首吉。
02坤卦
卦辞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安贞,吉。
爻辞
初六:履霜,坚冰至。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六三:含章可贞。 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六五:黄裳,元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用六:利永贞。
39蹇卦
卦辞
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爻辞
初六:往蹇,来誉。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九三:往蹇,来反。
六四:往蹇,来连。
九五:大蹇,朋来。
上六: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
32恒卦
卦辞
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爻辞
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
九二:悔亡。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
九四:田无禽。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上六:振恒,凶。
37家人卦
卦辞
家人:利女贞。
爻辞
初九:闲有家,悔亡。
六二:无攸遂,在中馈,贞吉。
九三:家人嗃嗃,悔厉吉。妇子嘻嘻,终吝。
六四:富家,大吉。
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
上九:有孚威如,终吉。
23剥卦
卦辞
剥:不利有攸往。
爻辞
初六:剥床以足,蔑贞凶。
六二:剥床以辨,蔑贞凶。
六三:剥之,无咎。
六四:剥床以肤,凶。
六五: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
上九: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
24复卦
卦辞
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爻辞
初九: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六二:休复,吉。
六三:频复,厉无咎。
六四:中行独复。
六五:敦复,无悔。
上六: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
43夬卦
卦辞
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爻辞
初九: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
九二:惕号,莫夜有戎,勿恤。
九三:壮于馗,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
九四: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
九五:苋陆夬夬,中行无咎。
上六:无号,终有凶。
44姤卦
卦辞
姤:女壮,勿用取女。
爻辞
初六:系于金柅,贞吉。有攸往,见凶。赢豕孚踯躅。
九二:包有鱼,无咎。不利宾。
九三: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
九四:包无鱼,起凶。
九五: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
上九:姤其角,吝,无咎。
19临卦
卦辞
临:元、亨、利、贞。 至于八月,有凶。
爻辞
初九:咸临,贞吉。
九二:咸临,吉,无不利。
六三: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
六四:至临,无咎。
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
上六:敦临,吉无咎。
15谦卦
卦辞
谦:亨。君子有终。
爻辞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六二:鸣谦,贞吉。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六四:无不利,撝谦。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附录三 曾仕强智慧语录 #
人生提醒 #
·一个人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的,但只能你自己改,改你的心,改你的观念。
·每一个人都有盲点,这个盲点就是你自己看不清楚的那一点。你要能勇敢地面对自己,找出自己的缺点。记住,你的缺点就是你这辈子的功课。
·每个人都要记住四个字:适可而止。任何时候都要有“知止之明”,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切勿得寸进尺。
·人有时候是需要有人来点醒的。不是谁聪明不聪明的问题,而是看自己的事情经常看不清楚,看别人的事情反而看得很明白。
·你干吗要去说服别人?你凭什么去说服别人?有谁愿意被你说服?“说服”这两个字要从我们脑海里彻底清除掉。我们没有资格去说服任何人,也很少有人真正愿意接受我们的说服。我们只能说,“我做了,你可以参考一下”。
·现代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我知道,我知道,就是做不到”,不要拿这句话当借口,真正知道的人,一定做得到。只有做到的人,才有资格说他知道。凡是做起来、行起来有困难的,就是没有彻底地知道。
·一个人要老实,但是不能太老实;一个人要认真,但又不能太认真。
·人生是阶段性的调整。我们走一段就会遇到瓶颈,那个瓶颈就是转折点,或者叫拐点。你拐不过去,就会栽跟头。你要好好考虑怎么转得好、转得顺、转得有效,这就叫调整。
真知灼见 #
·每个中国人生下来都是一条龙,都是龙子龙孙,只是死后是龙是虫的区别。
·中国社会是一个完全没有秘密的社会,中国人是全世界对机密的传播最感兴趣的人,而且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非说不可的人。
·中国人的民族性就是四个字:能屈能伸。我们团结的时候是全世界最团结的,我们不团结的时候又是全世界最不团结的。
·==你这辈子长成什么面相,是根据这辈子要做的事情配搭好的。==你去整容,整到最后连任务都忘记了,那这辈子就白来了。看相是用来调整自己的。
·凡事都要慢慢地走弧线上来,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就是曲线,而不是直线。
·凡是能够在企业界实施的东西,没有一件是高深莫测的。
·我们身体的哪个部位是最早退化的?耳朵。人一出生,耳朵就开始退化。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对别人的话越来越听不进去,所以越老越固执。
·在任何时代,勤劳、谦虚、礼让、节俭都绝对没有错,一定要坚持。
·中华民族的老祖宗、圣人所讲的话,都是对的。是我们看错了,悟不透,才做错,这是我这四十年来最宝贵的经验。
观念新解 #
·“明哲保身”不是怕死。一个人如果不爱惜身体,连自己都保不住,又怎能保别人?
·“慎独”就是好好做你自己,走你自己的路。而不是我们一般所理解的单独一个人要小心。这个“独”是你特有的、独特的,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但是如果你的特色老是跟别人格格不入,那你就需要好好去调整。
·每一个人都应该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情,不要觉得这不好。你本来就应该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分内之事。
·“求新求变”会害死我们的子孙,因为这会让下一代感觉新的就是好的,旧的就是不好的,就会让他们进一步产生喜新厌旧的习惯。
·以前讲“开卷有益”,没有错,因为过去的人写书是很谨慎的,是要负责任的。但现在就不一样了。要记住,凡经过的必留下痕迹,你所听到的话都会有痕迹,不好的话一定会害你。
为人父母 #
·“边带边教”,其实父母的责任就是这四个字。
·每个人一辈子只喝两杯酒,一杯苦酒,一杯甜酒,关键看你怎么喝。你先把甜的灌下去喝光,后面就是受罪。因此我们宁可年轻的时候受点罪,吃点苦。所以父母不要怕孩子吃苦。父母不可能跟随子女一辈子,这句话应该牢记于心。
·从古至今,圣贤没有谁不是由勉强到自然,由稚嫩到成熟的,没有天生的圣人。所以父母一定要教孩子,该勉强的时候就要勉强,人都是懒惰的,都喜欢轻松,你不管他,他就会顺势整天嘻嘻哈哈过日子,也就难有大成就了。
·有所为,有所不为,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青年忠告 #
·人没有忧患,是成长不了的。
·年轻人刚进入社会,我是主张你可以改来改去的。但是不能超过五年,五年以后你就大概知道这辈子要做什么了,然后就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刚开始变是应该的,那叫调整。但是如果一直变,那就表示你根本没有定向,你还不成熟。
·孝是根本的,一个人不孝敬父母,其他的都免谈。
·我不太赞成用“孝顺”这两个字。你爸爸叫你做坏事,你还要顺他,还要听他的吗?如果懂《易经》,你就会知道,站在不顺的立场来顺,才会顺得合理。不要盲从,盲从是很可怕的。你一定要有警觉性,要有独立清醒的判断。
领导建议 #
·凡是当老板当得很辛苦的人,都是缺少“中国式”这一部分的修养。
·领导者只需在一件事上检讨自己,那就是用对人没有,你把人安排在合适的地方没有,这是你的责任。
·一个老板只有两件事情要做:第一,把场子做大,让每个人都有升迁的希望;第二,让跟你的人都有饭吃。
·作为一个领导,一定要恩威并济,不可以好到底,好到底就变成烂好人,也不能坏到底,坏到底就是硬心肠,肯定会不得人心。
·当领导最忌抢功。总是恨不得把所有功劳都归给自己,这是用人大忌。这里曾教授曾经说过,当下属的也最忌抢功劳,其实这里就对上了。就是身份的问题,当下属的,不可以觉得功劳都是自己的,这样才会得到领导赏识,其实是不是大家都心知肚明,没必要争。而当领导的,也不要主动去争,这样才会受下属员工爱戴。这里就有个问题了,那既然都是不争,那为什么应该员工先表现出来礼让功劳呢?因为还有一点,形势的问题,下属员工身份比领导低,话语权低,所以更要主动礼让
·精于管理的人也经常会死于管理,为什么?因为他把管理看得太万能了。其实管理只是一种工具而已,真正的关键还是管理者的品德。
诠释曾公 #
·“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定,丝毫不能作主。”“险阻重重,寸步难行”时该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冷静下来,想想自己有什么做得不对、不够的地方,怎么去调整。只有修德,才可以逢凶化吉。
·==“命可改,惟有自己改。”用什么来改?用学习来改,但先决条件是要学对。==我们很多人有的毛病,曾国藩曾经也都有过,但关键是后来他自己改了,这才厉害。一个人最了不起的不是说“我天赋异秉,我有什么好的遗传”,而是说“我不管怎样,都要把自己变得越来越好”,这才是最大的修炼。
·“一生成功,全在受辱受挫之时”,它其实正好是你快速成长的机会,你不要怪天,不要怪别人。“凡事皆有极难之时,打得通、忍得住,便成豪杰。”
·“吾辈既知此学,便须努力向前,将一切闲思维、闲应酬、闲语言扫除净尽,专心一意钻进里面,安身立命,务要换一个人出来,方是进步功夫。”要想办法了解自己的缺点在哪里,然后勇敢地把自己换出一个人来,这才是进步的功夫。
·怎样会败家?“礼仪全废者败,兄弟欺诈者败,妇女淫乱者败,子弟傲慢者败。”“傲为凶德,惰为衰气,二者皆败家之道。”
·“平生只为不静,断送了几十年光阴。为什么如此交游往来,无非是为了好名,希望别人说自己好”,为虚名浪费时间和精力。现在很多人追求的一夕暴红,毫无意义。
·==“凡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这就是他自己下定的决心,然后才慢慢地将自己的命运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