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 12:24 周二11泰卦䷊
【11 · 1】
#
䷊ 泰。小往大来,吉亨。
【译文】
#
泰卦。小的前往,大的来到,吉祥通达。
【注解】
#
泰卦是下乾上坤,亦即“地天泰”。《序卦》说:“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按礼仪去行动,就可以通达,并且平安。
爻由下向上为“往”,由上向下为“来”。泰卦乾下坤上,表示阳爻都来到下卦,而阴爻都前往上卦,阳大阴小,正是小往而大来。得到多而失去少,吉祥而通达。
阴爻与阳爻有些常用的对比词:阴爻为小,为小人,为臣,为女性等。阳爻为大,为君子,为君,为男性等。不过,两者相需相成,否则无法成卦,也无法写象宇宙与人生的复杂变化。
【11 · 2】
#
《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译文】
#
《彖传》说:泰卦,小的前往,大的来到,吉祥通达。意思就是天地二气互相交流,使得万物通顺畅达;上位者与下位者彼此来往,使得心意相同。阳刚居内而阴柔处外,内在刚健而外在柔顺,进用君子而疏远小人。君子的作风在成长,小人的作风在消退。
【注解】
#
有往来才有变化,“小往大来”,所以“吉亨”。泰卦乾下坤上,乾为天,坤为地;天本在上而地本在下,现在天来到地之下,是为二气交感流动,万物自然生气蓬勃。比拟于人事,则是上位者来到下位者之下,顺应民情,“其志同也”。
接着三句谈到内外,可知下卦为内,上卦为外。乾为阳,为健,为君子;坤为阴,为顺,为小人。这是外柔内刚之象,既有原则又能顺应。
爻的运动由下往上,乾卦三阳爻在下,自然往上发展(君子道长),坤卦三阴爻在上,已经前无去路(小人道消)。
【11 · 3】
#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译文】
#
《象传》说:天地二气互相交流,这就是泰卦。君王由此领悟,要根据天地运行的法则来设计制度,配合天地运行的条件来助成效益,借此引导百姓。
【注解】
#
泰卦的取象是天气与地气的交往。以“后”称君王,是由于阴爻六五居于帝位。
“财成”即“裁成”,依循自然界的法则来制定人群的生活方式,如农业社会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辅相”则有参赞化育之意。“左右”是指君王对百姓的带领、辅助与影响。
【11 · 4】
#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译文】
#
初九。拔取茅草,根茎牵连着同类,向前推进而吉祥。
《象传》说:拔取茅草,向前推进而吉祥,是因为心意是要向外发展。
【注解】
#
初九居下卦乾的起步位置,乾有上进的动性,初九有九二、九三为同类,一起努力,所以“征吉”。
“茅”是菅草;“茹”为根茎相连的样子;“汇”是类。拔取这种茅草,会连带拉出许多细的根茎。初九的行动有九二、九三配合,相连而进。
整个乾卦(在内)要向坤卦(在外)推进,初九又有六四正应,为阴阳相引之象,所以“志在外”。
【11 · 5】
#
九二。包荒,用冯(píng)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
2025年7月15日 12:24 周二10履卦䷉
【10 · 1】
#
䷉ 履(lǚ)。履虎尾,不咥(dié)人,亨。
【译文】
#
履卦。踩在老虎尾巴上,老虎不咬人,通达。
【注解】
#
履卦是下兑上乾,亦即“天泽履”。《序卦》说:“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履者,礼也。”
“履”的意思是鞋子,引申为穿鞋走路、行事合乎礼仪。本卦的通达,在于遭遇最危险的事,也不会受害。
本卦下兑上乾,兑为口,为悦,乾为人;有口而不咬人,反而以悦待人,自然通达了。
【10 · 2】
#
《彖》曰:履,柔履刚也。说(yuè,同“悦”)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译文】
#
《彖传》说:履卦,柔顺者以礼对待刚强者。以和悦去响应强健,所以踩在老虎尾巴上,老虎不咬人,通达。刚强者居中守正,踏上帝位也没有愧疚,是因为光明坦荡。
【注解】
#
本卦的用意在于肯定“柔履刚”。不过,下兑上乾,是下柔上刚,为何说是“柔履刚”?理由是:柔在下,原是恰当的,以其柔顺方式来对待阳刚,亦即依礼行事,则可以走遍天下。
九五刚爻,既中且正,又居君位,因为在履卦,所以说是“履帝位”,没有愧疚可言。又因为主爻是六三(唯一的阴爻),六三在互离(九二、六三、九四)中,离为火,为光明,所以称之“光明”。
【10 · 3】
#
《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译文】
#
《象传》说:天在上,泽在下,这就是履卦。君子由此领悟要分辨上下秩序,安定百姓的心意。
【注解】
#
履卦下兑上乾,兑为泽,乾为天,所以是上天下泽,这是自然界原本的位序。
君子分辨社会上应有的秩序,才可使人各安其位,相互以礼来往,进而安定百姓的心意。
【10 · 4】
#
初九。素履往,无咎。
《象》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译文】
#
初九。按平常的践履方式前往,没有灾难。
《象传》说:按平常的践履方式前往,是因为只想实现自己的愿望。
【注解】
#
“履”卦意在向前走去,而初九阳爻有动力,又位在足(初爻如足),所以依其平素正常方式去践履(实践、履行),就可以“无咎”。
“独行愿”是独行其志,而不是为了任何利益。
【10 · 5】
#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
2025年7月15日 12:24 周二09小畜卦䷈
【9 · 1】
#
䷈ 小畜(xù)。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译文】
#
小畜卦。通达。浓云密布而不下雨,从我西边的郊野飘聚过去。
【注解】
#
小畜卦是下乾上巽,亦即“风天小畜”。《序卦》说:“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相对于此,另有大畜卦(椆,第二十六卦)可资参考。
云是阴阳二气互动所形成的,但是尚未凝结为雨。小畜卦下乾上巽,乾之位在西北,巽之位在东南,爻画由下而上,等于风雨(巽为风)由西北吹向东南,使浓云未及下雨就飘聚过去,所以说“自我西郊”。
如果扣紧“西风”一词,则可说:本卦以六四为主爻,六四在上巽(风)与互兑(九二、九三、六四)中,兑之位在西,所以合为“西风”。
小畜是蓄积较少,成云而未及下雨,但是到了上九就“既雨”了。
【9 · 2】
#
《彖》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健而巽(xùn),刚中而志行,乃亨。密云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译文】
#
《彖传》说:小畜卦,柔爻得居正位而上下都来应合,称之为“小畜”。健行又能顺利,阳刚居中而心意可以推行,所以通达。浓云密布而不下雨,是因为风往上吹。从我西边的郊野飘聚过去,是因为施雨还不到实现的时候。
【注解】
#
小畜卦一阴五阳,六四阴爻居柔位,是最恰当的正位,上下五个阳爻都来呼应。其次,本卦下乾上巽,乾为健,巽为入,为顺,既健行又顺利;二、五皆为阳爻,是既刚且中,可以“志行”,所以“亨”。
“密云不雨”,因为下乾上巽,是风在天上吹。“尚往也”,“尚”即是“上”。“施未行”是说“小畜”(恩泽)所积尚不足以大行于天下。
【9 · 3】
#
《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yì)文德。
【译文】
#
《象传》说:风在天上吹行,这就是小畜卦。君子由此领悟,要美化自己的文采与道德。
【注解】
#
“风行天上”,刚健的乾卦位居随顺的巽卦之下,这是小畜的取象。以柔蓄养刚,并且是一柔对五刚,格局与效果都有限,所以称为“小畜”。
程颐说:“君子所蕴蓄者,大则道德经纶之业,小则文章才艺。”此处所谓的“文德”,可以兼指文采与道德,是君子所不可或缺的。
【9 · 4】
#
初九。复自道,何其咎?吉。
《象》曰:复自道,其义吉也。
【译文】
#
初九。循着正路回来,会有什么灾难?吉祥。
《象传》说:循着正路回来,理当是吉祥的。
【注解】
#
初九阳爻居刚位,又有六四正应,代表依循正路回到此位。所以不会有咎。
小畜卦是小格局的蓄积,初九可以循规蹈矩、安于本分,就是可贵的吉象了。
【9 · 5】
#
九二。牵复,吉。
...
2025年7月15日 12:24 周二08比卦䷇
【8 · 1】
#
䷇ 比。吉。原筮(shì),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译文】
#
比卦。吉祥。考察占筮,开始而长久正固,没有灾难。从不安定中刚刚转变过来,后到的会有凶祸。
【注解】
#
比卦是下坤上坎,亦即“水地比”。《序卦》说:“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杂卦》则说:“比乐师忧。”师卦忧虑而比卦喜乐。
“比”是亲近依靠、互相帮助之意。对人群相处而言,吉祥。“原筮”是要辨明实情,以免有虚伪的人蒙混。如此才可以开始“比”,并使之长久、正固。此事大为不易,但是“无咎”。
到了比卦,天下才从“不宁”中转变过来。“后夫”的“夫”是语气词,凡是后到的(包括众人与小国家),由于亲比不上,所以“凶”。
【8 · 2】
#
《彖》曰: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不宁方来,上下应也。后夫凶,其道穷也。
【译文】
#
《彖传》说:比卦,吉祥。比是辅助的意思,在下的人都能顺从。考察占筮,开始而长久正固,没有灾难,是因为刚强者居中。从不安定中刚刚转变过来,是因为居上位者有底下的人来应和。后到的会有凶祸,是因为他的路走到尽头了。
【注解】
#
“比”有亲近、互助之意。下卦坤为顺,表示“下顺从也”,百姓都来相辅。上是指九五,占天子之位,并且刚爻居中,有刚健中正之德。
九五刚中,六二阴爻居柔位,也居下卦之中,所以上下相应无间,天下开始太平。“后夫”则指后到者,迟疑不肯亲比,最后无路可走,所以“凶”。
【8 · 3】
#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译文】
#
《象传》说:大地上有水,这就是比卦。先王由此领悟,要封建万国,亲近诸侯。
【注解】
#
比卦下坤上坎,坎为水,坤为地,是“地上有水”。地承载水,水滋润地,两者相互依存。
先王是指古代天子,在安定天下之后广建诸侯之国。夏朝有万国之说,商汤时有七千七百七十三国,周初仍有一千八百多国。小国多,有如众星拱月,共同来辅佐天子。
【8 · 4】
#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
《象》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译文】
#
初六。有诚信,去亲近依靠,没有灾难。有诚信如同瓦罐盈满,会有另外的吉祥最后来到。
《象传》说:比卦的初六,将有另外的吉祥。
【注解】
#
比卦须以诚信为先,所以初六“有孚”。而初六所比的对象,自然是全卦唯一的阳爻九五了。愿意去“比”,就“无咎”。
“盈缶”,下坤为釜(锅),借为“缶”(瓦罐),上坎为水,瓦罐水满,有如诚信无比。那么,先是“无咎”,而最终会有其他的吉祥来到。“终来”是因为初六离九五最远,不过最后还是受享吉祥。
【8 · 5】
#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
2025年7月15日 12:24 周二07师卦䷆
【7 · 1】
#
师。贞。丈人吉,无咎。
【译文】
#
师卦。正固。有威望的长者吉祥,没有灾难。
【注解】
#
师卦是下坎上坤,亦即“地水师”。《序卦》说:“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争讼的人越来越多,以致形成了军队。
“师”原指军队编制,有作战任务,所以必须正固。“丈人”是指有威望的长者,由于此语在《易经》只出现一次,所以常被认为是“大人”的误写。丈人带领军队,是吉祥的。
“无咎”是因为军队作战并非可喜之事,谈不上“无不利”。
【7 · 2】
#
《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译文】
#
《彖传》说:师卦的师,由众人组成。正固是坚持正道。能够带领众人走上正路,就可以称王天下了。刚强者居中并且上下相应,遭遇危险还能顺利前进,用这种做法来役使天下,而百姓跟随他,结果是吉祥,还会有什么灾难呢?
【注解】
#
“师”是军队,由众人所组成。古代军队编制为:五人一伍,五伍一两,四两一卒(一百人),五卒一旅,五旅一师(两千五百人)。带领众人而能正固,实非丈人莫属。
师卦六爻只有九二为阳,等于一阳(丈人)带五阴(众人)。九二是刚爻居下卦之中,可以行正道,上又有六五相应。因此,他有为王的气象。
“行险而顺”,本卦下坎上坤,坎为险,坤为顺,亦即遇到危险而终能顺利化解。“毒”是指役使,因为作战之役使有如荼毒百姓。这原本会带来忧苦,但是百姓依然支持正义之师,所以结果是“吉”。
【7 · 3】
#
《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译文】
#
《象传》说:地里面有水,这就是师卦。君子由此领悟,要容纳百姓,蓄养众人。
【注解】
#
师卦由下坎上坤合成,坤为地,坎为水,所以说“地中有水”。水聚集在地下,有如众人集合可以组成军队。
“君子”的志向是修养道德以建立功业,所以要“容民畜众”。
【7 · 4】
#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cáng),凶。
《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译文】
#
初六。军队出动要按照军纪,不顺从的,将有凶祸。
《象传》说:军队出动要按照军纪,因为破坏军纪会有凶祸。
【注解】
#
初六是师卦第一爻,表示要发动军队去作战,这时须以军纪为上。初六在下卦坎中,坎为水,水为平,引申为法令与规范,所以说,“师出以律”。
“否”是恶、逆,“臧”是善、顺。一般讲臧否人物,是指评断人物的好坏优劣。在此,“否臧”是指逆而不顺。“失律”对任何团体都是危机,而对军队则是凶祸。
【7 · 5】
#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
2025年7月15日 12:24 周二06讼卦䷅
【6 · 1】
#
䷅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译文】
#
讼卦。有凭证可信,窒塞而须警惕,中间吉祥,最后有凶祸。适宜见到大人,不适宜渡过大河。
【注解】
#
讼卦是下坎上乾,亦即“天水讼”。《序卦》说:“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人与人之间因为争取需求而发生诉讼。
“孚”是信,在此是指有凭证或证据可以采信。但是,处于讼卦,证据未必被人采信,显示窒塞不通的状况,所以要小心戒惧。
“中吉”,所指为九二,因为它居下卦中位,并且拥有上下两个柔爻而“有孚”。“终凶”,诉讼若不能适可而止,则最后的结局将是凶祸。此时适宜见到公正廉明的大人,而不适宜逞勇冒险。
【6 · 2】
#
《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译文】
#
《彖传》说:讼卦。上卦刚强,下卦险恶;遇到险恶还健行不已,就形成讼卦。讼卦有凭证可信,却窒塞而须警惕;至于中间吉祥,是因为刚爻来到下卦并居于中位。最后有凶祸,是因为争讼不可能成就任何事。适宜见到大人,是因为崇尚守中而端正的品德;不适宜渡过大河,是因为本身陷于深渊之中。
【注解】
#
讼卦由下坎上乾组成。坎为险,乾为刚,是为“上刚下险”。遇到险恶还往前奋进,或者内心险恶外表刚强,自然难免争讼了。
九二虽“有孚”,但处于下卦坎中。坎有险阻之意,并且对人而言,坎是加忧、心病,所以合成“窒惕”。若是不窒,何必争讼?“中吉”由九二居中的中,引申为争讼的中间过程。“终凶”是指争讼不会有好结果。
九五阳爻居刚位,又在上卦之中,是具有中正之德的“大人”,可以秉公断案。“入于渊也”,是指九二本身在坎的中间。
【6 · 3】
#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译文】
#
《象传》说:天与水相违而行,就是讼卦。君子由此领悟,做事要在开始时就谋划好。
【注解】
#
讼卦下坎上乾,乾为天,坎为水。天原本居上,水原本在下,两者背道而驰,无法沟通交流,所以会有争讼。
君子做任何事都要想到将来的最坏结果,所以在开始时谨慎筹谋。否则的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6 · 4】
#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虽小有言,其辩明也。
【译文】
#
初六。不要把事情做到底,有小的责难,最后吉祥。
《象传》说:不要把事情做到底,因为争讼不可以长期坚持。虽然有小的责难,还是可以辩明道理。
【注解】
#
讼卦初六是争讼的开始阶段,柔爻表示不会长久进行此事(争讼之事),所以只有口舌之争,最后吉祥。
初六有“其辩(辨)明也”,是因为上有九四为正应,近又有九二为比邻。讼卦既是争讼,每一爻的敌与应就扮演重要角色了。敌则相抗,应则支持。
【6 · 5】
#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bǔ),其邑人三百户无眚(shěng)。
...
2025年7月15日 12:24 周二05需卦䷄
【5 · 1】
#
䷄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译文】
#
需卦。有诚信,光明通达,正固吉祥。适宜渡过大河。
【注解】
#
需卦是下乾上坎,亦即“水天需”。《序卦》说:“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有所需要,也是有所等待。
“孚”是信,“有孚”是指诚而有信。《易经》常以“有孚”描写异性爻的亲近遇合,如本卦九五(上下皆为阴爻)即是“有孚”。有了诚信,就会光明通达,守住正固而得吉祥。
本卦由下乾上坎组成,乾为健,即使遇水(坎为水),也能奋勇前进,所以说“利涉大川”。
【5 · 2】
#
《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译文】
#
《彖传》说:需卦,有所等待,因为前面出现了危险。有刚健之德而不会陷于险难,从道理上讲不会走到困穷的地步。需卦有诚信,光明通达,正固吉祥。九五处在天位,可以端正而守中。适宜渡过大河,前往可以建立功业。
【注解】
#
“须”是待,要等待条件成熟才可以行动。上卦为坎,坎为险;上为前,下为后,所以说“险在前也”。下卦为乾,乾有刚健之德,所以不会陷入险中。“义”指道理或合宜的推断。
“天位”是五位;九五是阳爻居天位,足以做到正与中。“利涉大川”是常见的用语,意指像大河这样的险阻也挡不住,并且还有利可得,亦即建立功业。
【5 · 3】
#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译文】
#
《象传》说:云气上升到天空,这就是需卦的取象。君子由此领悟,要饮食与宴乐。
【注解】
#
本卦下乾上坎,乾为天,坎为水,水在天上,引申为云。云在天上,尚未凝聚成雨,所以要耐心等待。君子即使有才德,也须待机而动。
君子在等待时,该做什么?程颐说:“饮食以养其气体,宴乐以和其心志,所谓居易以俟命也。”处于平常日子,准备接受天命。
【5 · 4】
#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译文】
#
初九。在郊野等待,适宜守常不动,没有灾难。
《象传》说:在郊野等待,是不要冒险前进;适宜守常不动而没有灾难,是因为没有失去常理。
【注解】
#
需卦显示“等待”之意。初九离上坎的危险最远,有如处在郊野。《尔雅》谓:“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在都城之外等待,只要守常不动,就没有灾难。
“未失常也”,是因为阳爻居初位,上又有六四相应,所以可以远离危险,等待时机。
【5 · 5】
#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
2025年7月15日 12:24 周二04蒙卦䷃
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物之稚也。《序卦》
蒙杂而著。杂,一作“稚”。《杂卦》
【4 · 1】
#
䷃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阳爻是老师,阴爻是学生
【译文】
#
蒙卦。通达。不是我去求蒙昧的儿童,是蒙昧的儿童来求我。初次占筮,告诉他结果;两次三次占筮,是亵渎神明;亵渎就不告诉他。适宜正固。
【注解】
#
蒙卦是下坎上艮,亦即“山水蒙”,《序卦》说:“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之幼稚阶段,有如蒙昧未开的状态,在人则是童蒙。
蒙卦是万物初生之后的发展阶段,所以不说它元(开始),而说它亨,因为发展的目标是要使一切通顺畅达。至于文末所说的“利贞”,则是必须先考量中间一段话所设定的条件,亦即做到这些才可进而“利贞”。
“童蒙”指儿童尚未拜师学习,心智处于蒙昧状态(亦即依本能的需要而行动),所以称为童蒙。在此借为比喻,所指为心智像童蒙的人。自知有所不明,所以要来求我(明白易理,懂得占筮的人)。占筮以诚意为要,再三占筮则有渎神(对神明不敬,想利用神明来肯定自己的意念)之嫌。
【4 · 2】
#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
【译文】
#
《彖传》说:蒙卦,山下有危险,遇到危险就停下来,这就是蒙昧的状况。蒙卦通达,是因为它以通达的方式做到合时与中道(这里的意思是设法做到通达,求通达)。不是我去求蒙昧的儿童,是蒙昧的儿童来求我,这表示心意相互呼应。==初次占筮,告诉他结果,那是因为本卦有刚毅中正之象。(本卦居中的阳爻只有九二)==两次三次占筮,是亵渎神明,亵渎就不告诉他,因为他既蒙昧又亵渎。蒙昧之时可以用来培养正道,这是造就圣人的功业啊。
接受教育,小时候是关键的时刻。
【注解】
#
蒙卦由下坎上艮组成。艮为山,为止;坎为水,为险,所以说“山下有险”。外有山阻挡,内又有险难,“险而止”,情况蒙昧。
蒙昧则求通达,在此所指为九二爻所显示的象,亦即九二得时(有六五为应)而处中(居下卦中位)。程颐说:“时谓得君之应,中谓处得其中。”他所谓的“君”是指六五(五为君位),但是此君以柔爻居刚位,成为童蒙。“童蒙求我”,是六五求九二,两者心意相应。
“刚中”是指九二以刚爻居中位,表示刚毅中正,可以正确引导童蒙。但是,童蒙再三占筮,已无诚意可言,就不必对他多言了。“蒙以养正”,是说一启蒙就要培养正道,由此可以修成圣人功夫。儿童阶段若有偏差言行,往后一生也将歧路多艰。
【4 · 3】
#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译文】
#
《象传》说:山下流出泉水,形成蒙卦的意象。君子由此领悟,要以果决(要快,且不能妥协,要坚决)的行动培育道德。
【注解】
#
蒙卦下坎上艮,是山下有水,亦即山下流出泉水,清澈又可汇聚成河,是成长之象。此时必须把握良机,接受适当教育。
“君子”是指立志成为君子的人。儒家以君子为理想人格的典型,凡是有此心志者,即是君子。相形之下,小人或凡民则是无此心志的人。因此,君子也须由年轻时就“果行育德”。
【4 · 4】
#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脱)桎(zhì)梏(gù)。以往,吝。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译文】
#
初六。启发蒙昧,适宜用刑罚来规范人们,借此让他们摆脱桎梏。依此有所前往,(即使这样,也会。最好是让他们自己来了解)会陷入困难。
《象传》说:适宜用刑罚来规范人们,是为了端正法纪。
【注解】
#
初六以阴爻居下,代表被统治的人民处于蒙昧之中。这时统治者施以刑罚规范,==是为了让他们摆脱(“说”同“脱”)桎梏。==桎梏是脚镣手铐的刑具,在此有二义:本能欲望对人的控制,以及真正犯法受刑的状态。启蒙对于解脱这两种桎梏,皆有具体的作用。初六在下卦坎中,坎为陷,为险,所以用“刑人”为喻。
“以往,吝”是说如果只知借助于刑罚(而没有让它明白道理),往未来推展下去,结果将会陷入困境,有如孔子所说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民免而无耻”,将是整个社会的困境。“以正法也”,表示这样做是为了端正法纪,还需要其他方面的配合。此外,“以往,吝”也可以由爻象来看,亦即初六与六四敌而不应,所以不宜前往。
...
2025年7月15日 12:24 周二03屯卦䷂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惟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物之始生也。《序卦》
屯见而不失其居。《杂卦》
易经中的象,是自然界中千变万化的现象,易经中的理是不变的规律。我们通过象来探究卦中之理。
【3 · 1】
#
䷂ 屯(zhūn)。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译文】
#
屯卦。开始 注意,这里不是创始 、通达、适宜 只指利建侯 、正固。不要有所前往,适宜建立侯王。
【注解】
#
屯卦是下震上坎,亦即“水雷屯”。《序卦》说:“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
“元”在此是指开始,而不是乾卦的创始,也异于坤卦的生成。屯卦象征万物开始出生的阶段,这种生命力将会使万物充满天地之间,进而通顺畅达,并且显得适宜而正固。“元亨利贞”是卦的四德,这四者只有在乾卦是充分而完美的意义,在其他各卦则是具体而微,并且各有其限制。譬如,屯卦的“利”是指“建侯”而言。
“勿用有攸往”,此时万物刚刚出现,一切都在动荡之中,人们没有必要到处奔走,却反而适宜安定下来,建国立侯。
【3 · 2】
#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 大:使一切…… 。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易经·序卦传》: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 –屯代表满,盈
【译文】
#
《彖传》说:屯卦,阳刚之气与阴柔之气开始交流,困难随之而生。在险厄中活动不已,要使一切通达而正固。打雷下雨遍布各地,上天的造化仍在草创冥昧的阶段,适宜建立侯王,并且勤奋努力不休。
【注解】
#
“刚柔始交”,在卦象上是指阳爻与阴爻开始交错搭配,所指即是二气交流开始具体产生万物。这时的困难是指万物始生之不易。
“动乎险中”,来自下震上坎的解说。震为动,居下卦;坎为险,居上卦。下与上,犹如内与外,内为外所包,所以说“动乎险中”。“大亨贞”的==“大”有普遍涵盖之意==,所以译为要使一切通达而正固。
“雷雨之动”也是取象。震为雷,有振起之用;坎为水或为雨,有滋润之用,两者合作足以引发万物生生不息。不过,万物的创始根源仍须归之于天(由乾卦所象征)。此时对人而言是原始的草昧阶段,最好聚集成部落,建国立侯来领导大家,而不能安逸休息。
【3 · 3】
#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译文】
#
《象传》说:上卦坎为云雨, 水还没下来叫做云 下卦震为雷,两者相合就是屯卦。君子由此领悟,要努力经营筹划 商量,安内,非行动,非对外发展 。
【注解】
#
此为《大象》。解释卦象,依例都是先说明上下卦的组合,再指出它对人们的启发。坎是水,引申为雨,或为云。有关“云雷屯”,可以对照“雷雨解”(解是第四十卦,下坎上震(䷧),可知以坎为云时,是说云在聚集,正如“屯”有屯聚之意,尚未解开,所以君子要“经纶”以化解困难。
坎为水,为坎陷;震为足,为行动。行动入于坎陷,则有回旋难进之象,这是解析各爻时可以参考的。有关基本八卦所指涉之丰富而多样的物象,请参考本书《说卦传》。
【3 · 4】
#
初九。磐(pán)桓(huán),利居贞 找到立足点之后守住它 。利建侯。
...
2025年7月15日 12:24 周二02坤卦䷁
卦的关系,有两种:非覆即变[非综zòng即错,一个意思]。易经共六十四卦,可以分三十二组。每两卦中第一卦和第二卦的关系也是非覆即变。
覆就是整个翻过去,屯卦(水雷屯)
,下一卦,蒙卦(山水蒙)
乾,坤,离,坎。这四个卦他们的覆卦都是他们自己
卦变指的是,将来看这个卦的时候,有本卦,有之卦(由“本卦”的一个或多个爻发生变动后,所生成的新卦象。),卦的变化。
【2 · 1】
#
坤。元亨,利牝(pìn)马之贞。君子有攸往 攸者所也,有所往 ,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译文】
#
坤卦。开始,通达,适宜像母马那样的正固。 《乾》:不言所利大矣哉。乾卦有利于万物,而坤卦只利牝马之贞。乾卦用马来代表,而这里坤卦指牝马母马,特别温顺,一般人说坤完全被动,但这里有一点很重要,完全被动代表完全跟着主动走,这也需要健行(否则跟不上)。这里举了上课做例子,跟着上课上到最后也不简单。 君子有所前往时,领先而走会迷路,随后而走会找到主人。 表示不能起带头作用,只能随从跟从(我觉得这里和谦卦的创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有利于在西南方得到朋友,并在东北方丧失朋友。 这里说,坤卦表示女性(/阴性/弱势/相对较弱),这句话是说女性(/阴性/弱势/相对较弱)在结婚前有很多好朋友,但是在东北方可以找到主人(却失去朋友) 安于正固就会吉祥。
后天八卦图:

青龙白虎:

五行和八卦配合(作用,相生相克)

【注解】
#
“元”只有在乾卦是指创始,在其他卦则是指开始。不过坤卦的“元”特别是指继创始之后的最初生成作用。这一点在《彖传》会有所说明。万物生成之后所形成的整体,自然也是通顺畅达的。==相对==于乾为天,坤是地,是万物之母。
坤卦异于乾卦之处,是“利牝马之贞”,而不是普遍的利贞。牝马是母马,柔顺而健行,所以取为象征。在此,牝马象征坤道有如大地,顺着天的法则健行不已,又能养育万物。
“君子有攸(所)往”时,要参考坤卦的随顺,而不能率先带头。随顺在后,则会找到主人,亦即以乾卦为其依归。《易经》有阳先阴从的观念。
西南是阴方,坤可以找到同类;东北是阳方,虽然失去同类,但获得了主人。因此以上二者皆为有利。关于方位,在此可参考《后天八卦图》:西南皆为阴类,东北则属阳类。
方位

西南方有巽卦,离卦,(坤卦),兑卦,都是柔顺的阴性卦
东北方有震卦,艮卦,坎卦,乾卦,都是阳刚的卦
【2 · 2】
#
再一次说明一下,彖传专门来研究、解释卦辞
《彖》曰:至 至:至广 哉坤元 乾卦是大哉乾元 ,万物资生 万物借它而得以生成 ,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德:功能,大地的功能 。含弘光大 包容宽裕而广阔远大 ,品物咸亨 亨:通顺畅达 。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译文】
#
《彖传》说:至广啊!坤卦所象征的元气,万物借它而得以生成,它也由此顺应了天体。坤卦代表的大地以其厚重来承载万物,功能也响应了无边无际的需求。它包容宽裕而广阔远大,使各类物种都通顺畅达。母马是属于大地的生物,驰行大地而没有疆界,性格柔顺而适宜正固。君子在前进时,率先行动会迷惑而失去正道,在后随顺就可以获得恒常法则。在西南方得到朋友,是指伴随同类前进;在东北方丧失朋友,是指==最终会有喜庆。安于正固的吉祥,在于配合大地而没有疆界==。
【注解】
#
从坤卦开始,都是在卦辞之后,接上《彖传》与《象传》(《大象》)。然后是分述各爻爻辞。各爻的《象传》(《小象》)则直接附于其爻辞之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