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4日 09:39 周二人間道
![](img/000001.png)
校 堪 序
#
本《人间道》乃由民间的中医爱好者整理与校对。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中医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几千年来一直守护着炎黄子孙的健康。继承和发扬中医,本是我们爱好中医人士与生俱来的使命。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得中医的许多典籍在流传上产生问题;或已出版而校对欠佳,或印量稀少而极难购得,甚或已经绝版而失传。使得这份本应属于整个中华民族所共有共享的珍贵智慧,无法让更多需要的人学习它,大非往圣之本意!
我们在校正的过程中,仅对明显的错别字给予了修改,对于无法确定者则保留原样。我们力图提供正确无误的电子书,但限于能力,自知错误在所难免。
本书的原始材料来自于网络,为网络中善心人士传播之电子版本。本书的校正, 由民间中医爱好朋友们自发组织,属于无偿的自发行为,在此首先对他们表示感谢! 本电子版不收取任何费用,亦不得将本书内容用于商业行为。
根据相关法律,本电子书仅供网络测试,不收取任何费用。请您下载后 24 小时内删除,如果您喜欢本书,请购买原版。任何人不得将本书用于商业行为,否则由此直接或间接引发的任何法律问题,我们不承担责任。
民间中医爱好者 敬校
2010-10-22
自 序
本書之著作,是為了發揚我國千年來,易經的神髓而作的,目的是希望後代子孫能以中國文化為榮,以身為炎黃子孫為傲,切不可數典忘袓,唯有真正的發揚固有文化,才可以讓中國人領導二十一世紀,獨領風騷。
本書之書名,是由我父親倪志凌先生親手寫的,我父親飽讀詩書,現旅居美國, 一手好字,為同仁所公認,他一直以中國人為榮,時時教诲他的孫子,不可忘本, 從小我就受他影響很大,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觀念,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 真是如此。現在社會形態一直轉變,我從事算命有十幾年,看盡人間百態有感而發, 希望藉由此著作,能寓教於人,不可再茫然度日,只知吃喝玩樂,不知長進。做長輩的要求子女多讀書,而不以身作則,人言:言教不如身教。我愛讀書,喜歡研究, 實身受我父親影響至大,故特別請我父親為我的書名立文,以茲感念。
梵宇龍八十三年九月十日
自 序
易,變易也,隨時變易以從道也。
不易也,事物之外象皆變,而其理不變也。簡易也,萬法皆不同,然其神只有一也。
故易廣大皆備,順性命之理,通陰符,盡事物之情,而示吾人開物成務之道。得此易道之神,則天下萬事皆能化繁為簡矣。
前賢失其義而只能傳其言,後學者誦言而忘其味。自秦以後,無傳矣。前有天官,姜太公、范蠡、鬼谷子、張良、諸葛亮、李淳風、程頤、邵康節、劉伯温之用易,其用易之神,後學者瞠乎其後,而實無來者再傳其神矣。
易中聖人之道有四: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制器者,尚其象。卜筮者,尚其占。其間藴含吉凶消長之理,進退存亡之道。
君子靜則觀象以悟其辭,動則觀變以玩其占。
今世之人,大都得其辭,而未達其意,此著作以悟象之角度申其義,此其目的也。
祈與同道共勉之!
作者倪海廈甲戍年正月廿四日
郭 序
易經一書,相傳始於伏羲,成於文王。爲古人仰觀天象,俯察地理,累積日常生活資料所得之經驗。稱之為易,蓋取其〔簡易、變易、不易〕。因其簡易,當為常人所了解;因其變易,當可用於事事,復因不易,當能垂教萬世。唯以書成年代久遠,用語艱澀隱晦,不易暸解,師徒口語相傳,又失其微言大義,加以今人多不識此書,或竟視爲算命工具,或直斥爲迷信,殊為可惜。
畏友 海廈兄,自幼隨明師習醫,於吾國固有之〔山、醫、命、相、卜〕諸術, 無不精通,尤擅於易經,除熟讀探究易經精義,更已將易經融入日常生活中,經由具體之實驗,驗證先哲思想之正確性。而余生也駑鈍,自倖入法界服務以來,對案件之偵査,雖期能究明實情,勿枉勿縱,但驗諸實際,每感實質正義追求之不易與人道之難爲,挫折感屢生,適因緣際會得識 海廈兄,每以易經象術相教,既解迷惑於一時,復啟對問題思考之另一模式,助益可謂大矣。
今兄將研習易經多年之心得與課堂講授之經驗,集數月之力,爲十餘萬言,著成此書,以簡淺文字,發前人之所未言,闡明易經之微言大義;又博採史例,廣爲佐引,論證古今,詳實可信。於書成之際,邀余爲序,爰不揣淺陋做之序,以示慶賀之意,更盼巨著隨出,以享讀者。
中 華 民 國 八十三年十一月九日
郭學廉 序於台灣板橋地方法院檢察署
徐 序
人生於天地之間,秉天地之氣而有形,受天地之養以爲生。未有能離於天地之
間而生者。是倪師海廈畢數十年之心力,上窮天道,下探地脈,中明人事,終底於成,而作「天紀」。
余不敏,早歲亦嘗涉獵易理,惟不得法鬥。自從倪師游,方知易者「易」也, 何「難」之有?亦知吾國先人之智慧至倪師而能昭顯。「天紀」一書,以易經爲軸, 以天文、地理及人間道爲輔;發前人之所未發,言前人之所未言。復道盡天、人、地三才之關係,良以三才能分,能合;名異而實爲一體也。又豈天人合一之境所能比擬?
吾國易經博大精深,漢、唐以前,重象、數而輕辭,自宋以降,則重辭而輕象、 數。倪師則並重之。使「天紀」一書不僅成爲集古代易經之大成,更有所發明。例如,,倪師之陽宅學,以九宮八卦圖爲内卦,居於其位之人爲外卦;卦既成,則觀該卦之象以斷其人之吉凶禍福。此實深合易之道也。
君子静以觀象,退而演易,動則問卜,以果決行。「天紀」一書實爲倪師智慧之結晶,若以卜筮之流者視之,吾不與焉!
徐光佑甲戍年孟冬 序於 台北景美
前 言
本書的內容,共分二部份。〔一〕從圖來談易經,即古人所謂「無字天書」,占卜、問卦,也可以應用於易經推命來批流年行運,也可以運用於陽宅來推易,這是學如何演易。〔二 〕從易辭部份來研究「人間道」。從第一卦「乾為天」開始,天地定位後,人的一生即進入此一輪迴,舉凡天地間所有的任何事物,全部包羅在內, 不但是醒世哲言,更可將世間所有的學問理論簡化之。今人讀易越讀越複雜,或是講易經講半天,而無人懂,這都是未得易之道,所謂易者,易也,不然何名「易經」?
讀易的心理準備
易經本身並不難,故讀者先要有一概念,在讀易之前,平心静氣,捨去一切雜念,千萬不可在讀易之前,先對易經有所認定,那尚未開始,您已經錯了 , 一步錯,步歩錯,一旦離開了易經的神,運氣好的要「十年乃字」〔十年乃數之終,有倦怠的象〕,運氣不好,又自以為是的話,可能終其一世,仍未窺得易之全貌。
...
2025年1月14日 09:39 周二64火水未濟
#
![](img/000000.png)
此卦孔子穿九曲明珠未徹,卜得之,乃遇二女方始得穿也。
圖中:
一人提刀斧,一虎坐,一旗卓在山上, 一人取旗,梯子有到字。
碣火求珠之課 憂中望喜之象
物必不會終盡,故以未濟為易卦之終。既濟為物之終,易為變易而不盡,有生生之意,故未濟為其序。未濟為未窮盡也,此卦,上離下坎,火在水上,互不為用,為未濟之時義。
卦圖象解
一、一人提刀斧:劉姓,武官,手有生殺之權。二、 一虎坐:肖虎人,王姓,虎坐乃無威之象。三、一旗卓在山上:揭竿而起,正義之師。
四、一人取旗:代替也,高姓,宋姓,其人取代之象。
五、梯子有至字:無刀日至,桎梏受困象,六、(附註:峪:谷姓。旗揚:楊姓。)有谷、楊合乃招凶象。
人間道
未濟:亨。小狐汔濟,濡其尾,无攸利。
未濟之時,亦有亨通之道。假如小狐不知慎,逞其壯勇,渡河不知慎,其終必不能濟,故無所利矣。
彖曰:未濟亨,柔得中也。小狐汔濟,未出中也。
#
未濟之時,能亨通,乃因其柔居中得其時,慎處之於未濟時,可以亨通也。如小狐之果敢於渡河,如不憂其尾濕,必不可脱險也。
濡其尾,无攸利,不續終也。雖不當位,剛柔應也。
#
其進雖勇,因尾濡而不能進,故不利往也。若能慎重處之,剛柔並濟則雖不當位,亦有可濟之理處。
象曰:火在水上,未濟,君子以愼辨物居方。
#
火在水上,互不相交,此為未濟,君子觀象知,乃處不當之象,應慎處事物,辨其所當, 各居其位,止於其所。
初六:濡其尾,吝。
#
陰柔居下位,居未濟之時,求力進猶獸之渡河,必揭其尾,方可渡,此言人不度量其才而進,終必不濟,終招吝鄙也。
九二 :曳其輪,貞吉。
#
陽剛居將位,有欲動之象,今居未濟之時, 有以剛凌柔水來勝火之象,故須知止,如曳車之輪使其止進,如此可吉。戒之在剛過,如此則犯上,其終必凶。
六三:未濟,征凶,利涉大川。
#
居未濟之時,柔居相位,在下卦之上,有領導之象,但才不足濟,居險而無才足以出險, 如此而行,其必招凶致。惟俟時至,俟上位之才相應,再涉險而出,乃可出險。
九四:貞吉 ,悔亡,震用伐鬼方, 三年有賞于大國。
#
陽剛之賢才,居於君側,上為中虛明順之君,故能濟天下之艱困,能伐鬼方示其力之大, 三年後乃有大功受國封賞。
六五:貞吉 ,无悔,君子之光, 有孚,吉。
#
中虛而明之才居君之尊位,能虛其心任剛賢之相為輔佐,且信任之而不悔,此處之至善, 即令己才不足,但亦由中心孚誠,終必大吉。
象曰:君子之光,其暉吉也。
#
上九:有孚于飲酒,无咎,濡其首, 有孚失是。
陽剛居極,在中虛卦之上,乃示其剛且明, 能如此,則必不生燥,決之以明,明能洞察事理,剛能行事,然居未濟之時,因無可濟之理, 故成樂天順命而已,可以無災。如過於禮法, 濡其首,亂如是,其必不知反省,則示不安於所居也。
...
2025年1月14日 09:39 周二63水火既濟
#
![](img/000000.png)
此卦季布在周家潛藏,卜得之,遂遇高皇
帝
圖中:
人在岸上一船來,一堆錢,雲中雨下, 二小兒在雨中行,文書一策。
舟楫濟川之課 陰陽配合之象
小過乃過於物,能過於物,必能相濟,故受之以既濟。此卦,水在上,火在下,火水相交, 則能為用,能互為用,即為既濟,此卦言,天下萬事,己互濟之時也。
卦圖象解
一、人在岸上:泣也,等待也,無目的也。二、 一船來:接引至也。
三、一堆錢:財祿無用也,憂心忡忡也,有竊象,抄家之象。四、雲中雨下:陰中有果也,夜間至凌晨時。
五、二小兒:主喜也,二人也,二人雨中行也。六、文書一策:證件,命令也,資料也。
人間道
既濟:亨小,利貞,初吉,終亂。
既濟之時大事必能亨通,然須知小事亦须亨通,方可為吉,必須所有事皆吉,否則濟至極時,終亂。
彖曰:既濟亨,小者亨也。利貞,剛柔正而位當也。
#
陰陽能皆得位,故為既濟,但須無所不亨,乃可也,且貞固守之。
初吉,柔得中也。終止則亂,其道窮也。
#
其以柔順文明之中道,故可成既濟之功,至既濟之極,若不知變通,必生亂,其亂之生乃因道至盡窮。
象曰: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
水火即交,各有其用,為互濟,時當既濟,君子觀象知於既濟之時,必先思慮患害之生, 使不至成禍患也。自古以來,天下由治而亂,乃皆因居治不思亂時之戒。
初九:曳其輪,濡其尾,无咎。
#
倒曳輪,使不再進。獸之涉水,必舉高其尾,使尾不濕方可進,無災至。
象曰:曳其輪,義无咎也。
#
於既濟大吉之時,能知止進,則必不至極時,故必無咎也。
六二:婦喪其茀,勿逐,七日得。
#
陰居正位,得五君位應,其志必得遂行, 但中正之道,不可廢也,猶婦人出門用茀遮己今喪其茀,則不行,能自守不失,道必復也。待時之至。
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
以剛居剛位,居既濟時,其君主威武必令民心服。但若專肆威武,必令民心忿而不服, 殘害人民,貪人民之富,故有小人勿用之戒, 因惟小人其威武必為滿足其私欲,君子戒之。
六四:繻有衣袽,終日戒。
#
四近君位,陰柔居之,乃適其任,當既濟之時,須如行舟,戒之滲漏,始漏則塞以衣物, 且終日戒懼不怠,則必可免患。
九五:柬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實受其福。
#
九五至尊君位,陽剛人居此,當既濟之時, 必以至誠信孚如祭祀之誠,則即令薄禮之祭, 也可勝於豐厚之祭,由其至誠之心使然也。易之不重形,而重神,此明而顯矣,故論易須知
上六:濡其首,厲。
#
既濟至極時,必不安而危,今陰柔居之, 居坎險之上,即既濟之終,小人居之,其敗壞必立可見矣。
象曰:七日得,以中道也。
#
因中正之道非不可用,乃時之未至,於此時自守其中,俟時至必能行矣。
...
2025年1月14日 09:39 周二62雷山小過
#
![](img/000000.png)
此卦漢君有難,卜得之,後果脱險也。
圖中:
明月當空,林下一人彈冠,人在網中。一人割網,猴子在山頭出。
飛鳥遺音之課 上逆下順之象
人之有信後必行,行則生過,故小過所以為中孚序也。此卦山上有雷,雷震於高處,其聲必過,故為小過。小過者,可說為小事過,亦可説為過之小也。
卦圖象解
一、明月當空:政清狀,入法庭,刑堂。二、林下一人:林姓人。
三、人陷網中:不得脱身,受束縛。
四、一人彈冠:求去之象,但求去為形,束縛為神,合則有表裡不一狀。五、一人割網:貴人解救,脱困狀。
六、猴子在山頭:從新開始之課(候再出山)。
人間道
小過:亨,利,貞。
過之意在過其正常也。如矯枉過正,此過為就正意。時不正,用過之道使正,此過之吉處, 吾人須知過之道,知用過之時機方如是。
可小事,不可大事,飛鳥遺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
#
用過之道,乃為求中正。其過之限,可用小事,於大事不可用過。故曰不宜上,宜下,順之則吉,乃過能順理,吉反更大也。
彖曰:小過,小者過而亨也。過以利貞,與時行也。
#
小過之道,在過之小,有時當過,過而能致亨,過之能吉矣。但用過之道,須配合時機, 乃意當過則過,此非真過矣,此為以過養正也。
柔得中,是以小事吉也,剛失位而不中,是以不可大事也,有飛鳥之象焉。
#
小過之道,處小事之過,可得吉。但不可做大事,因剛失位又不得中,故不可以用在大事上,故有飛鳥之象,鳥飛之事小,過而餘音,但無災也。
飛鳥遺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上逆而下順也。
#
事之有過,當從其宜。如人之過恭,過哀,過儉,其太過,則不可。其過當如飛鳥之遺音,
其聲出,而身己過,事之過當如是,則吉宜。此順道之過,故也。
象曰:山上有雷,小過。君子以行過乎恭,喪過乎哀,用過乎儉。
#
雷震於山上,其聲至,而雷已過,故為小過,君子觀象,知天下事,有時當過,但不可過甚。故為小過,當過而過,乃其宜也。
初六:飛鳥以凶。
#
陰柔居下位,為小人之象,小人本躁易動, 今逢小過時,乃得理不饒人,其行為之過。必速且遠,救之莫及也,故凶。
六二:過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 遇其臣,无咎。
#
二與五爻位,其猶祖之象,今陰柔居其位, 越過三,四位,直與五相應,有越位之戒,今逢該過之時,如過越位,仍不失臣道,亦可無咎。於其他之卦,越過本位凶,但今於小過, 乃意當過之時,可過,無災,切忌失君臣之道,
九三:弗過防之,從或戕之,凶。
#
陽居正位,於小過之時,意味手下無能, 又為陰之小人蒙蔽。此時須過防之。如不加強防範,必招害。君子防小人之道,以正己為先, 堅守正道也。
九四:无咎,弗過遇之,往厲必戒, 勿用永貞。
#
剛居柔位,以剛而用柔,其剛必不過也。故無災咎。剛陽之道居小過時,須戒之隨宜, 不可固守不變,故君子隨時順處,不固守其常也。
六五:密雲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
#
此陰柔居君位,居當過之時,乃不夠陽剛, 故雖欲過,但不能成功。故猶如密雲而不成雨, 其不成功,即令越過其位向二爻相應,三、四爻位不應,亦如同密雲集中,而無法成雨
...
2025年1月14日 09:39 周二61風澤中孚
#
![](img/000000.png)
此卦辛君屯邊,卜得之,遂果得梅妃之信也。
圖中:
望子上文書,人擊柝,貴人用繩牽鹿雁啣書。
鶴鳴子和之課 事有定期之象
人有節,而後有信,故中孚次之。節本有節制,不可過越之意,人能信而後行之,上位知信守,下位知信從。此卦澤上有風,風行于澤上能感於水為中孚之象,此因一 、二爻位,五六爻位,皆實陽,而三、四爻位,為中虛之象,全卦有外實中虛之義,此中孚之象。
卦圖象解
一、望子上文書:科甲高中,刑法更吉。二 、人擊柝:預警也。
三、貴人用繩牽鹿:守成,不可攻也。四、雁啣書:喜事將至,有南徙之象。
五、人立庭中:蒞庭也,防官司或打官司保身也。
人間道
中孚:豚魚吉,利涉大川,利貞。
中孚之道,其中心之誠信,能使豚魚都有感,則無所不至矣。故利涉大川,週行無限也
彖曰:中孚,柔在内而剛得中。
#
中孚之中虛乃至誠之象。此示意剛之道能得中正,故吉。
説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魚吉,信及豚魚也。
#
上位以至誠而順從於下,下位以至誠以求上悦,由其中孚之至誠,必教化邦國,此信能令豚魚皆感,此道之至善也。
利涉大川,乘木舟虛也。中孚以利貞,乃應乎天也。
#
中孚道之吉,猶乘舟渡川,內無實物,不虞覆船,即處艱困,能以中孚則必可亨通,能堅守中孚之道,此天道之極至也。
象曰:澤上有風,中孚,君子以議獄緩死。
#
風在澤上,澤有感于風,因水體本虛,故風能入。君子觀之,知人心虛,則物必感之,此中孚之象,君子于議獄,本為盡忠而已。於決死之際,但求緩之,寬之。
初九:虞吉。有它,不燕。
#
陽剛居始進,於中孚之道並非了解,人初志必不定,故如能以愚誠信之,且專一之志, 若生異志,必不得安矣。
九二: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
#
內剛外柔,陽居陰位,中孚之感,因外柔必能感通,猶鶴鳴於幽谷,人不聞也,而其子必應和,乃心感通也。故能中心孚誠,千里能
六三:得敵,或鼓或罷,或泣或歌。
#
柔居陽剛之位,居位高但才不能濟,故勢必唯所信而從,其外在之鼓張,罷廢悲泣,歡歌皆因導於內心之所信,因才不足,故只有信,
六四:月幾望,馬匹亡,无咎。
#
近君之位,以柔順得信,其盛必如月之滿盈。即同類同屬亡失,亦可無咎。
九五:有孚孿如,无咎。
#
君位之人,以中孚至誠之道,感通天下, 民心之信服,固結如抽掣也。
上九:翰音登于天,貞凶。
#
中誠孚信致於極,有信終則衰,華美其外, 內無忠篤,猶翰音登天,不知止之,貞固如此, 不知變,乃自招凶。孔子曰:好信不好學,此敝也贼。意即固守而不通也。
象曰:初九虞吉,志未變也。
#
始信之時,志未能從,但能愚誠專一至信, 則吉矣,故吾人初始,必求能為己所信之道, 方以愚誠,如此方不致迷。
...
2025年1月14日 09:39 周二60水澤節
#
![](img/000000.png)
此卦是孟姜女送寒衣,卜得之,知夫落亡不吉之兆。
圖中:
大雨下,火中魚躍出,雞在屋上,犬在井中,屋門開著。
船行風黃之課 寒暑有節之象
渙者散也,物不可以終散,必當節止,故渙之後以節卦為序。此卦「澤」上有「水」,澤為有限之水地,如再置水,當滿不容,故有節制之象。
卦圖象解
一、大雨下:陰暗不明,凶象。
二、火中魚躍:飛騰而徒勞無功,又餐飲業。三、雞在屋上:酉年肖雞人,解救之時與人。
四、犬在井中:招陷,動彈不得,不知節制而招如此。五、屋門開著:仍可開張,须雞人來助大吉。
人間道
節:亨,苦節,不可貞。
節之道,在有制,萬事如知節,必可亨。節之貴在中庸,如限制太過則苦,如節至於苦, 必不可常久也,人事如此。
彖曰:節亨,剛柔分,而剛得中。
#
節之道能致亨通,乃因知剛柔並濟,能剛又且能適中,此節之能亨。
苦節不可貞,其道窮也。
#
如節之致於苦極,必無法堅固守志,則節道必招困窮也。
説以行險,當位以節,中正以通。
#
此以卦才言,外險內悦,以能悦且又知止,此為節之大義,常人於悦時不知止,遇艱險方思止。當位居尊之人如明節之道,必能中正且亨通矣。今人之權力欲望無盡,居尊不思止,悦而無限,終必至凶,乃不知節之道,明矣。
天地節而四時成,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
#
天地之間有節道故四季分明,聖人觀之知立制度,以為節道,所以必不傷財害民,此法治觀念之始,聖人立此道,即因知人之欲望無限,故以節制之,免流於人治,必因私欲,而終致勞民傷財。
象曰:澤上有水,節,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
#
澤之容水有限,故節。君子觀之,知節以制度來限制,下定義來區分君子小人之行為。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
#
陽剛之性居節之初,必不能節,如居門庭之內,則可無咎。
九二:不出門庭,凶。
#
剛陽之性,居陰柔之位,爻義為,處陰且不正之人居當節之時,不知節必合於中道,過與不及皆非節,如此即令不出門庭,亦會招凶。
六三:不節若,則嗟若,无咎。
#
三爻本剛,今陰柔居之,須剛斷而柔性之人居其位,因其柔順,且知自節乃可順於義行, 亦可以無過。
六四:安節,亨。
#
陰居陰位,其正位,於節時,即居高位且有節之象,能安於此,則亨通。
九五:節,吉,往有尚。
#
九五尊位,乃居節時之主位,能甘之如飴, 盡節之道,必吉,功大矣。
上六:苦節,貞凶,悔亡。
#
上六乃居節之極,其必因節致苦,如堅守不改則必凶,終致亡而悔,易之節卦悔亡,與他卦之悔亡,辭同但意不同也。
象曰:不出户庭,知通塞也。
#
不出户庭可以無咎,但須知外之言與行, 必以時來定進退之機。
...
2025年1月14日 09:39 周二59風水渙
#
![](img/000000.png)
此卦漢武帝,卜得之,乃知李夫還魂也。
圖中:
山上有寺,一僧,一人隨後,一鬼在後,金甲人。
順水行舟之課 大風吹物之象
兌,悦也,人悦時,則必舒散,渙、散也,故渙為兌之序。人之性憂則結聚,悦則舒散。此卦上巽下水,乃風行水上,水遇風則渙散,故渙為散也。
卦圖象解
一、山上有寺:出家狀,對峙狀,寸土寸金象。二、僧:化外之人,光頭人,曾姓人。
三、一人隨後:逃避,求助化外之人。
四、一鬼在後:為禍追緝之象,內心有鬼,處事不明象。五、金甲人:正義之師,得民心也。
六、寺,土頭人作對。等待時機也。
人間道
渙:亨。王假有廟,利涉大川,利貞。
渙,散也。人會離散,本於中心一念,心離則散矣。故能治散,必從中入手,有能收拾人心,散可聚矣,故散之道論如何用散,故可以亨。君王能知立宗廟收人心,則必可前進無阻, 故須堅心到底。
彖曰:渙,亨。剛來而不窮,柔得位乎外而上同。
#
渙之道所以可致亨,以卦來言,用陽剛之法,不可致極剛,以居下位,又得中道,柔位而得五君位之相應,故居渙時,能守其中,必不至於離散,所以能亨。
王假有廟,王乃在中也。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
君王能利用宗廟收拾人心,乃知用中道之妙,能如此可往天下,無處不阻也,自古以來, 能得民者,必得其心,方可謂得民矣。
象曰:風行水上,渙。先王以享于帝立廟。
#
風行水上,渙散之象。先王觀渙之象知,救天下之散,惟有祭祀宗廟,收合人心,合心之道,莫大於此。
初六:用拯馬壯,吉。
#
初爻,為渙之始,陰柔居不正,又處卑下, 故於始時即察知而拯,只須託於陽剛之人,即可整渙,故吉。
九二:渙奔其機,悔亡。
#
外飾順,內實險憂,心已散。九二居坎險中位,乃意於渙散時,又居險中,其險可知, 如能知機而奔往不猶豫,方可不慮亡也。
六三:渙其躬,无悔。
#
六三相位,今才為陰質,不適居位,於渙散之時,必無法拯救他人,只能止於其身,可以無悔矣。
六四:渙其群,元吉。渙有丘,匪夷所思。
#
六四乃大臣之位,今有九五君來同應,有君臣合力,以濟天下之渙散,能如此則有大功。方渙散之時,用剛則必不能使之懷附,用柔又不足使其依歸,故如能使大聚,此事必難,用必非常法,能成此大功,非聖賢何能如是乎?
九五:渙汗其大號,渙王居,无咎。
#
九五君位,居渙之時,以陽剛正德又得巽之外順,此深得處渙之道,必能號令人民,民心信服而從矣,如汗之於體外,息息相關,民與君之關係能如此,則必能居王位而無咎。
上九:渙其血,去逖出,无咎。
#
渙至極時,仍能守巽順之道,即令有傷, 亦仍可出險,遠離災害而無災矣。
象曰:初六之吉,順也。
#
初六之能吉,乃因於渙始即察知,始而拯, 此得時也故吉。
象曰:渙本汁其機,得願也。
#
渙之時居險,必以知機而親近之,乃可得願矣。
象曰:渙其躬,志在外也。
#
渙時,以躬順求上同。可免己之災。
...
2025年1月14日 09:39 周二58兌爲澤
#
![](img/000000.png)
此卦唐三藏去西天取經,卜得之,乃知必歸唐國。
圖中:
人坐看一堆擔,月在天邊,秀才登梯, 一女在合邊立,文字上箭。
江湖養物之課 天峰雨澤之象
巽者,入也,物能相入,必有相悦方成,故兌為巽之序。
卦圖象解
一、人坐看一擔:任務完成狀,有人相助象,助人為樂之貴人。二、月在天邊:清明之治。
三、秀才登梯:金榜登科象。
四、一女在合邊立:女人介入,先成後破。五、文字上箭:得機而發,射:發象。
人間道
兌:亨,利、貞。
兌之道,可以致亨。人能悦於物,物亦相悦,必足以亨。然兌之道在貞正,求悦不以正道, 必成邪吝,終致悔咎。
彖曰:兌,説也,剛中而柔外,説以利貞,是以順乎天而應乎人,説以先民,民忘其勞,説以犯難,民忘其死,説之大,民勸矣哉。
#
兑,悦也。外柔內剛,中心誠實之象,悦之道可亨,乃因其能貞正。上順天理,下應人心, 能使民以悦,則民忘勞苦,且欣然為國犯難。忘其生死,此悦之道至極矣,民莫不信之。
象曰: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
#
兩兌相重,即兩澤互麗,交相浸潤,互有滋益之象,君子觀之乃知朋友講習,互相增益, 為天下之大悦,有互相明益之象。
初九:和兌,吉。
#
初雖陽剛,但因居卑下,乃知卑下和順, 此悦必無所偏私,此兌之正道,故吉。
九二:孚兌,吉,悔亡。
#
二位有剛中之德,內實孚信,雖近小人, 但不失君子之道,悦而不失剛中之德,所以能吉而不慮亡矣。
象曰:和兌之吉,行未疑也。
#
初位必隨時順處,心無所欲,惟求能和而已,是以吉也。其行必未有可疑。
象曰:孚兌之吉,信志也。
#
君子之悦,自心中之至誠,故必不失道, 小人之悦,必忘形而自失不知。
六三:來兌,凶。
#
陰棄居陽剛之位,不適也,比得兌之道不以中正,為悦而求悦,人之有求必因私欲,己離正道,故凶。
九四:商兌未寧,介疾有喜。
#
陽剛處陰位,居不中正,故有未決,未能定也。居兑之時,不為悦所惑,能知命守剛正, 疾惡去仇,必能得君之信,而有喜也。
九五:孚于剝,有厲。
#
九五君位得中正之道,居悦時,乃可盡善, 但聖人復設戒於有厲,即雖中正聖賢在上,天下仍有小人,為免惑於悦,小人之入而不自知,
上六:引兌
#
悦之至極則愈悦,故言引兌。天下萬事過之皆不宜,有凶至。
象曰:來兌之凶,位不當也。
#
柔居陽剛,自處必不中正,和欲而求悦, 必招凶。
...
2025年1月14日 09:39 周二57巽為風
#
![](img/000000.png)
此卦范蠡辭官入湖,卜得之,乃知越國不久也。
圖中:
貴人賜衣,一人跪受,雲中雁傳書, 人在虎下坐。一人射虎中箭,虎走。
風行草偃之課 上行下放之象
巽者,入也。處旅時,親人不在,惟能巽順,方可平安,無所不入。故巽次旅也。此卦一陰居二陽之下,乃有陰順於陽象。
一、貴人賜衣:先破後成象。
卦圖象解
二、 一人跪受:貴綬也。如占疾病,則主壽衣,凶象。三、雲中雁傳書:意外喜訊。
四、人在虎下坐:身處險而不知。五、一人射虎中箭:貴人相救。 六、虎走:脱險,寅年也。
又虎乃有威望之人,利武官,主人在虎邊進退不得之時。亦言虎將須知功成身退,否則暗箭難防,以明哲保身為吉。
人間道
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見大人。
巽順之道,得之可以小亨。故論柔之順性,能如此,利往進,可見貴人,必助。
彖曰:重巽以申命。剛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順乎剛,是以小亨。利有攸往,利見大人。
巽之重卦,有上順下亦順象,苟能上順中道以出命,下順命而服從,則必吉。故君子申復命令,乃知巽也。能知順乎剛且中正,即令才不足亦可以小亨。能得巽順之道,必無往不入可出世見大人也。
象曰: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
物之隨風而動,巽之道也,君子觀巽象,乃知重復申令之重要,能有政令,上隨下以順服, 上下皆順,即重巽之象,為始切實,故重申命令。
初六:進退,利武人之貞。
#
居巽順之時,又處卑下,以陰柔之質,必畏而不安,無所適從,故此時惟利於武官,從武職之人,其巽赈必吉也。
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紛若,吉, 无咎。
#
九二乃示剛居陰位,外又有巽順之象,意即人有過於卑順之時,不是恐懼就是諂媚,皆非正也。但其雖非正禮,亦可遠恥辱,去
怨隙,亦可為吉,就如同用誠意來通於神明之史巫,其誠意能通,亦可無過。
九三:頻巽,吝。
#
九三為下卦之上極,剛居之,有剛亢之質, 居巽順之時,非真能順,乃出於勉強為之,必有所失,失後又頻順,頻順又再失,亦可卑吝也。
六四:悔亡,田獲三品。
#
六四僅乃陰柔居陰,此位居下之上,乃居上位而知順下,人能如此善處,必可不慮亡。猶田之收獲能遍及上下,能如此,何慮悔亡更且有功。
九五: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終,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吉。
#
陽居陽位又處君位,此為巽之主,其命令, 必合於中正之道,天下黎民莫不順從。能始終如此,必無往不利,如命令之出,有須變更時, 改始之不善,成終之善,則可變更,其中道,
上九:巽在床下,喪其資斧,貞凶。
#
床,人之所安處也。今在床下,有過於安之義,九為巽極,乃過於柔順,乃喪失剛斷, 必失居所,乃自失也,對正道而言為凶。
象曰:進退志疑也,利武人之貞, 志治也。
#
進退不知所安,其志必疑且懼,故堅心服從,利於武職之人,不生貳心。
象曰:紛若之吉,得中也。
#
人能得中道,亦以至誠,則人必信之,吉而無咎。
象曰:頻巽之吝,志窮也。
#
陽剛之才,本非能順巽,今處重巽之時, 因勢不能遂志,又必須以順,故必有所失,其志必困窮。
...
2025年1月14日 09:39 周二56火山旅
#
![](img/000000.png)
此卦陳後主得張麗華,卜得之,乃知先喜後悲。
圖中:
三星者,貴人台上垂釣牽水畔人,一猴一羊,大溪者。
始鳥焚巢之課 歡極哀生之象
豐至極時,不知戒盛,乃失其居,故序卦為旅。此卦「離」上「艮」下乃外明內止之象, 山為止而不動,火行而不居,有不與同流之意。故為旅象,又人之旅,必外麗,亦旅象。
卦圖象解
一、三星者:三台貴人,相位之人。
二、貴人台上垂釣:君主相求,老闆相求人才。
三、牽水畔人:賢能之人,離野入朝封候。或慕權勢而變志。四、一猴一羊:肖猴,肖羊,候、楊姓人,未申年應之。
五、大溪:脱險也,港口也,水側也。
人間道
旅:小亨、旅貞吉。
旅之時,此因不同流而旅,故有小亨,且得之堅心,必吉。切不可假旅之道而有私欲其中。
彖曰: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順乎剛,止而麗乎明,是以小亨,旅貞吉也。旅之時義大矣哉!
#
旅之時至而旅,乃有亨,人能知所進退,內有中道外又知順於剛,止之在能外麗而內明, 是故有小亨,旅而堅貞其志,是故吉也。當旅不旅乃自求咎。故天下之事,當有時宜,因時而動,其義大也。
象曰: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獄。
#
火在山高處,其明及遠,旅之道也。君子觀此明照之象,知明慎以用刑,絶不依持己之明, 必有戒慎恐懼之心而施於用刑。因火行不留,故有不留獄之志,獄乃不得已而設,故不求留獄, 此觀火之行而體悟之。
初六:旅瑣瑣,斯其所取災。
#
陰柔無才之人,居卑下,居旅之時,因才質如此,故必畏畏瑣瑣,其必終自取其辱。
象曰:旅瑣瑣,志窮災也。
#
意志因困窮時,而生變,乃自取其災也。
六二:旅即次,懷其資,得童僕貞。
#
六二乃得適位之將才居旅時,因知中正處不失當,必能懷蓄財資,又能得僕人之忠心, 故吉。
九三:旅焚其次,喪其童僕,貞厲。
#
旅之時,必以柔順謙下為吉,如今自處過剛,又居高,乃招致災困。必失僕人之忠,終有危厲來臨。
九四:旅于處,得其資斧,我心不快。
#
陽剛又居柔位,有用柔之象。人居旅時, 能柔,得旅之道,必吉。此法居旅時可得財货之資助,但不能伸其大志,其心必不快。
六五:射雉,一矢亡,終以譽命。
#
人於旅時,不可有錯,一但犯之,災禍立至。就如射雉,能一箭而中,不虛發即無過失, 能如此,則於旅時,必可立名揚譽。
上九: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後號
#
咷,喪牛于易,凶。
旅時以過陽剛自處以高,不知謙卑,就如鳥高飛而自焚其巢,故終居無所安處,自負過剛,居旅時,始則可快意盡情,故生笑。繼而失安無居所,故後號咷。牛為順性之物,但也
象曰:得童僕貞,終无尤也。
#
旅行之人,所賴者為童僕,能得其忠心, 必可無災。
象曰:旅焚其次,亦以傷矣,以旅與下,其義喪也。
#
居旅時以過剛自高,手下必喪失忠心,危之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