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 12:26 周二62小过卦䷽
【62 · 1】
#
䷽ 小过。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
【译文】
#
小过卦。通达,适宜正固。可以做小事,不可以做大事。有鸟飞过留下的声音。不应该往上走,而应该往下走,非常吉祥。
【注解】
#
小过卦是下艮上震,亦即“雷山小过”。《序卦》说:“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有凭信的人一定可以通行,所以接着要谈小过卦。《杂卦》说:“小过,过也。”意思也是通过。然而,就小过卦而言,相对的有大过卦。此时,就可由小过、大过来比较通过、超过、过分等等的程度了。
小过卦与中孚卦是正覆关系,所以也经过两度卦变。先是观卦第二十卦)九五与六四换位形成晋卦(第三十五卦),再由晋卦六三与上九换位形成小过卦。“飞鸟遗之音”,是说还听得到鸟飞过去时啼叫的声音,说明鸟刚刚经过不久,这是就时间上解释小过卦。至于“不宜上,宜下”,则是小过应有的柔顺态度,如此方可“大吉”。
【62 · 2】
#
《彖》曰:小过,小者过而亨也。过以利贞,与时行也。柔得中,是以小事吉也。刚失位而不中,是以不可大事也。有飞鸟之象焉,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上逆而下顺也。
【译文】
#
《彖传》说:小过卦,是说小的方面超过而可以通达。超过而适宜正固,是要配合时势来运行。柔顺者取得中位,因此小事吉祥。刚强者失去地位而没有居中,所以不可以做大事。卦上出现飞鸟的意象,所以有鸟飞过留下的声音。不应该往上走,而应该往下走,这样非常吉祥,是因为往上违背时势,往下顺应时势。
【注解】
#
“小者”是指阴爻,本卦四阴二阳,是为“小者过”。之所以“亨”与“利贞”,依程颐所说,是因为“过所以就正也”,“事固有待过,而后能亨者”,以及“时当过而过,乃非过也”。换言之,小过是为了矫枉过正,求其通达,并且依时而行。
阴爻占据二、五中位,所以“小事吉”。反之,则是“不可大事”。全卦横看,有如鸟之张翼飞翔,至于“飞鸟遗之音”,则程颐说是:“鸟飞迅疾,声出而身已过,然岂能相远也。事之当过者亦如是,身不能甚远于声,事不可远过其常,在得宜耳。”
“不宜上,宜下”,说明了小过卦的特色,亦即要顺应时势,以小过来取得常道。
【62 · 3】
#
《象》曰:山上有雷,小过。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
【译文】
#
《象传》说:山上出现雷鸣,这就是小过卦。君子由此领悟,行为要超过一般的恭敬,丧事要超过一般的哀伤,用费要超过一般的节俭。
【注解】
#
小过卦是下艮上震,震为雷,艮为山,所以说“雷在山上”。雷在山上所发出的震鸣,会超过它在平地时的声威,所以说是“小过”。
君子在自我要求方面,宁可超过一些。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对自己要求多一些,不但可以免去人怨,还可以增益德行。
【62 · 4】
#
初六。飞鸟以凶。
《象》曰:飞鸟以凶,不可如何也。
【译文】
#
初六。飞鸟会带来凶祸。
《象传》说:飞鸟会带来凶祸,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注解】
#
小过卦有飞鸟之象,而初六一出现就想像飞鸟一般迅疾而过,所以说“凶”。
初六阴爻居刚位而不正,上有九四正应,而九四亦不中不正。九四在上卦震中,震为行,但是初六在下卦艮中,艮为止,行止相违而初六仍然一心想飞,所以这种“凶”是“不可如何也”。小过卦六爻,无一为吉,最多只是“无咎”,由此可见谨慎的重要。
【62 · 5】
#
六二。过其祖,遇其妣(bǐ);不及其君,遇其臣,无咎。
...
2025年7月15日 12:26 周二61中孚卦䷼
【61 · 1】
#
䷼ 中孚。豚(dùn)鱼,吉。利涉大川,利贞。
【译文】
#
中孚卦。猪与鱼出现,吉祥。适宜渡过大河,适宜正固。
【注解】
#
中孚卦是下兑上巽,亦即“风泽中孚”。《序卦》说:“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有所节制,才可取信于人,所以接着要探讨的是中孚卦。《杂卦》说:“中孚,信也。”符节在古代为信物,由卦象看,上下二卦搭配合宜,若合符节,可作为凭信。“中”指内心,所以“中孚”为内心诚信。
关于“豚鱼”,程颐说:“豚躁鱼冥,物之难感者也。孚信能感于豚鱼,则无不至矣,所以吉也。”若由卦象找根据,则涉及两度卦变,虞翻之说可供参考。他指出:“讼四之初也。”亦即讼卦的九四与初六换位而成中孚卦。但是卦变多从十二消息卦产生,所以他又说:“此当从四阳二阴之例,遁阴未及三,而大壮阳已至四,故从讼来。”结论则是要先由遁卦(椑,第三十三卦)变为讼卦,再由讼卦变为中孚卦。他如此解释的用意,是要找出“豚鱼”的出处:遁卦有互巽(六二、九三、九四),巽为鱼,而讼卦有下坎,坎为豕。遁变为讼,讼再变为中孚,所以说“豚鱼,吉”。由此一例,可知历代学者研究《易经》所费之心力。
中孚卦下兑上巽,巽为木,引申为木舟,兑为泽,木舟可行于泽上,所以说“利涉大川”。九五与九二皆为阳爻居中位,所以说“利贞”。
【61 · 2】
#
《彖》曰:中孚,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鱼吉,信及豚鱼也。利涉大川,乘木舟虚也。中孚以利贞,乃应乎天也。
【译文】
#
《彖传》说:中孚卦,柔顺者在内而刚强者取得中位。喜悦而随顺,诚信才可感化邦国。猪与鱼吉祥,是说诚信及于猪与鱼。适宜渡过大河,是说乘坐木船还有空位。内心诚信而适宜正固,则是顺应天之道。
【注解】
#
中孚卦是下兑上巽,卦象为上下四个阳爻居外,中间两个阴爻,并且阳爻占有五、二中位,亦即“柔在内而刚得中”。下兑为悦,上巽为随顺,有如百姓喜悦而君上随顺,诚信到这种地步,才可化民成俗,邦国大治。
程颐说:“内外皆实而中虚,为中孚之象。又二五皆阳,中实,亦为孚义。在二体则中实,在全体则中虚。中虚,信之本;中实,信之质。”讲求诚信,必须态度谦虚,才可尊重别人;同时要脚踏实地,做到言出必行。
“信及豚鱼也”,表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自然可以感动百姓。“乘木舟虚也”,则指涉全卦中间两个阴爻,虚位以待。然后,能够诚信而正固,就合乎天地运行的恒久法则了。
【61 · 3】
#
《象》曰:泽上有风,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
【译文】
#
《象传》说:沼泽上有风在吹,这就是中孚卦。君子由此领悟,要认真讨论讼案,缓慢判决死刑。
【注解】
#
中孚卦是下兑上巽,巽为风,兑为泽,所以说“泽上有风”。风有如政教命令,泽有如施恩于民;既要维持纲纪,又要照顾百姓。
君子所能做的是“议狱缓死”,在追求社会正义时,不忘同情体谅罪犯。
【61 · 4】
#
初九。虞吉,有它不燕。
《象》曰:初九虞吉,志未变也。
【译文】
#
初九。可预料就吉祥,有其他状况则不安。
《象传》说:初九可预料就吉祥,是因为心意并未改变。
【注解】
#
“虞”为预料、猜测。古代有虞官,担任王公贵族打猎时的向导。初九居中孚卦初位,上有六四正应,所作所为可以预料,犹如前有向导,不会迷路,所以“吉”。这也是初九“志未变也”的表现。
“燕”为安宁,“它”为其他。初九在下卦兑中,兑为泽,它又上临互震(九二、六三、六四),震为雷,有雷入泽之象,应该沉寂安定,所以说“有它不燕”。
【61 · 5】
#
九二。鹤鸣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
2025年7月15日 12:26 周二60节卦䷻
【60 · 1】
#
䷻ 节。亨。苦节不可贞。
【译文】
#
节卦。通达。苦涩的节制不能正固。
【注解】
#
节卦是下兑上坎,亦即“水泽节”。《序卦》说:“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一直离散下去,并不适宜,所以接着要谈节卦。节有节制、制止之意。《杂卦》说:“节,止也。”
节卦与涣卦为正覆关系,所以论其来源,是由泰卦变来,亦即泰卦九三与六五换位,形成节卦。虽然卦辞说泰卦“吉亨”,但是若是保持不动,则依然天地无法交流。勉强保持不动,就是“苦节”(“苦”有过度而苦之意),“不可贞”。由卦象看来,节卦下兑上坎是“泽上有水”,泽的容量有限,必须有所节制。
【60 · 2】
#
《彖》曰: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说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译文】
#
《彖传》说:节卦,通达。刚强者与柔顺者分开,并且刚强者取得中位。苦涩的节制不能正固,是因为路已经走到尽头。喜悦而去冒险犯难,位置适当而能节制,居中守正才可通顺。天地有节制,四季才会形成。用制度来节制,就不会浪费钱财,也不会祸害百姓。
【注解】
#
泰卦下乾上坤,阴阳二组力量壁垒分明,一变而为节卦,则阴爻阳爻得到交错机会,并且九五与九二皆为阳爻,这就是“刚柔分而刚得中”。如果泰卦不变,则成为“苦节”,一切停滞下来,前无去路,所以说“不可贞”。
节卦下兑上坎,坎为险,兑为悦,亦即“说以行险”,意思是:节制并非完全避开挑战,而是要在喜悦时才可冒险。得位时能够节制,才可做到“中正以通”。就自然界而言,天地的运行有其节制,四季才会依序出现。就人间世而言,则须以制度来规范,才不至于耗费金钱与伤害百姓。
【60 · 2】
#
《象》曰: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译文】
#
《象传》说:沼泽上有水,这就是节卦。君子由此领悟,要制定数量上的限度,评议道德上的行为表现。
【注解】
#
节卦是下兑上坎,坎为水,兑为泽,是为“泽上有水”。泽的容量是固定的,少则聚积,多则流泻,显示某种节制。
君子照顾百姓的生活所需,要“制数度”;并且为了提升社会风气,要“议德行”。程颐说:“君子观节之象,以制立数度,凡物之大小轻重高下文质,皆有数度;所以为节也,数多寡,度法制。议德行者,存诸中为德,发于外为行,人之德行,当义则中节。议谓适度求中节也。”《中庸》首章所推崇的中和,所强调的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60 · 4】
#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
《象》曰:不出户庭,知通塞也。
【译文】
#
初九。不离开门户与庭院,没有灾难。
《象传》说:不离开门户与庭院,是因为知道通达与闭塞。
【注解】
#
在泰卦变为节卦的过程中,初九与其正应六四不受影响。现在处于节卦,理当有所节制,而初九知道自己的通(有正应)与塞(要收敛),所以“不出户庭”。
节卦出现互艮(六三、六四、九五),艮为门阙,又为止,初九距门阙还有两步,所以要“不出户庭”,如此能有分寸,可以“无咎”。
《系辞上》谈到这句爻辞,说:“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缜密而不出也。’”
【60 · 5】
#
九二。不出门庭,凶。
...
2025年7月15日 12:26 周二59涣卦䷺
【59 · 1】
#
䷺ 涣。亨。王假(gé)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译文】
#
涣卦。通达。君王来到宗庙。适宜渡过大河,适宜正固。
【注解】
#
涣卦是下坎上巽,亦即“风水涣”。《序卦》说:“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人在喜悦之后,心情就会涣散,所以接着要谈涣卦。《杂卦》也说:“涣,离也。”可见涣为离散之意。
君王来到(“假”为至)宗庙,可以祭祀祖先。这种做法在《彖传》与《象传》会有明确解释。两个中位(九五、九二)皆为阳爻,此时还有能力通过考验,并且“利贞”。
涣卦由否卦变来,亦即否卦九四与六二换位,形成了涣卦。否卦下坤上乾,天地隔绝,到了涣卦则是阴阳交往流动,所以说“亨”。
【59 · 2】
#
《彖》曰:涣,亨。刚来而不穷,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假有庙,王乃在中也。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译文】
#
《彖传》说:涣卦,通达。刚强者下来而不困穷,柔顺者在外面取得位置而与上位者同心。君王来到宗庙,是说君王现在处于中位。适宜渡过大河,是说乘着木舟而有所贡献。
【注解】
#
否卦九四与六二换位时,是九四下来成为涣卦九二,形成阴阳交错的局面,使全卦又出现了生机,所以说“刚来而不穷”。“来”是指从外卦来到内卦的活动。与此同时,否卦六二则前往外卦成为涣卦六四,是阴爻居柔位,并且上承九五之君,所以说“柔得位乎外而上同”。
否卦下坤上乾,乾为君;否卦九四变为涣卦九二,代表君王来到中位,涣卦九五、九二皆为阳爻居中。涣卦之中,有互震(九二、六三、六四)之象;震卦彖辞有“出可以守宗庙社稷,以为祭主也”一语,所以依此可以说“王假有庙”,可以安定民心。涣卦下坎上巽,巽为木,坎为水,木在水上为行舟,正可以有渡河之功。《系辞下》说:“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正可说明涣卦的贡献。
【59 · 3】
#
《象》曰: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译文】
#
《象传》说:风吹行在水面上,这就是涣卦。先王由此领悟,要向上帝祭献,并且建立宗庙。
【注解】
#
涣卦下坎上巽,巽为风,坎为水,所以说“风行水上”。水遇风则离散,冰遇风则融解。涣散一方面使人不陷于壅滞不通的困境,而另一方面又有分崩离析的危险。此可谓利弊互见,需要先王有所作为。
宗庙祭祀是凝聚民心最根本的办法,使人暂时忘记眼前的得失成败,产生报本反始的感恩之心。百姓若是有了信仰,则涣散将会适可而止。由君王“享于帝”,亦可知古人的信仰系统,有一最高位阶的神明。
【59 · 4】
#
初六。用拯马壮,吉。
《象》曰:初六之吉,顺也。
【译文】
#
初六。用来拯救的马强壮,吉祥。
《象传》说:初六的吉祥,是因为柔顺。
【注解】
#
初六居涣卦之始,本身阴爻属柔,又上承九二,所以表现为“顺”,并由此得“吉”。
初六在下卦坎中,坎为陷,为险;坎又为美脊马,所以初六有“用拯马壮”的机会。在此所谓的“马”,所指为初六所顺从的九二而言,所以说“壮”。
“用拯马壮”一语,亦见于明夷卦的六二爻辞,可对照参考。
【59 · 5】
#
九二。涣奔其机,悔亡。
...
2025年7月15日 12:26 周二58兑卦䷹
【58 · 1】
#
䷹ 兑。亨,利,贞。
【译文】
#
兑卦。通达,适宜,正固。
【注解】
#
兑卦是下兑上兑,“兑为泽”。《序卦》说:“入而后说之,故受之以兑。兑者,说也。”巽卦谈的是进入某种状况,亦即要接触沟通,才会彼此喜悦,所以现在继续讨论兑卦。兑为悦,也为口,由说话而生喜悦之情。
兑卦由大壮卦)变来,亦即大壮卦六五与九三换位而成兑卦(椯)。兑卦与巽卦则为正覆关系。此一变化使阴阳交错,所以“亨”。至于“利贞”,则在彖辞会有说明。
【58 · 2】
#
《彖》曰:兑,说也。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说之大,民劝矣哉。
【译文】
#
《彖传》说:兑卦,是喜悦的意思。刚强者居中而柔顺者居外,是因为喜悦才可适宜正固,因此,要顺从天道,并且应合人心。有了喜悦再来领导百姓,百姓就会忘记劳苦;有了喜悦再去冒险犯难,百姓就会忘记死伤。喜悦的伟大作用,是要振作百姓的心志啊。
【注解】
#
兑卦重叠,阴爻分居三位与上位,是为“刚中而柔外”,有如内心充实坚定而外表柔顺和悦。这是外柔内刚之象,所以说“说以利贞”。凡事考虑天道与人心,才是喜悦的真正保障。“顺乎天而应乎人”一语,是所有君王的首要原则。
“说以先民”是使百姓心悦诚服,所以喜悦不能离开“说话”。说话真诚有理,态度委婉和善,百姓就会喜悦,以至于“忘其劳”,“忘其死”。喜悦的作用,可以勉励及振作百姓的心志。
【58 · 3】
#
《象》曰: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译文】
#
《象传》说:沼泽与沼泽互相依附,这就是兑卦。君子由此领悟,要与朋友一起讨论及实践。
【注解】
#
兑卦为泽,二泽依附(丽)在一起,彼此流通润泽,有互相滋益之象。
君子要结交益友,讨论学习的心得,分享实践的体验。曾子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这句话可以代表儒家对朋友的基本观点。
【58 · 4】
#
初九。和兑,吉。
《象》曰:和兑之吉,行未疑也。
【译文】
#
初九。应和而喜悦,吉祥。
《象传》说:应和而喜悦,吉祥,是因为行动没有疑惑。
【注解】
#
初九以阳爻居刚位,有动向。它在下卦兑中,兑为口,为悦;上卦亦为兑卦,形成上下互相唱和的局面。初九往上应和,成为“和兑”。
在大壮卦中,本来只有初九与九四无应,一变而为兑卦,则各爻皆不应。所以,对初九而言,任何行动都不会有差错,是“行未疑也”,为“吉”。
【58 · 5】
#
九二。孚兑,吉,悔亡。
...
2025年7月15日 12:26 周二57巽卦䷸
【57 · 1】
#
䷸ 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
【译文】
#
巽卦。稍有通达。适宜有所前往,适宜见到大人。
【注解】
#
巽卦是下巽上巽,“巽为风”。《序卦》说:“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旅人无处安顿,巽卦则表示可以进入某处,甚至像风一样,可以隐伏不见。《杂卦》说:“兑见而巽伏也。”兑卦显现在外,巽卦隐伏于内。巽卦与兑卦为正覆关系。
巽卦由遁卦变来,亦即遁卦六二与九四换位,形成巽卦。此一换位,是阴爻往上走,使九二出现。阴爻的上行活动使阴阳交流,由此所造成的通达,称为“小亨”。九二出现,使二、五这两个中位皆为阳爻,所以说“利见大人”。而此一活动则是“利有攸往”。
【57 · 2】
#
《彖》曰:重巽以申命。刚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顺乎刚,是以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
【译文】
#
《彖传》说:巽卦相重,是要反复宣布命令。刚强者随顺于居中守正之道,使心意得以实现,柔顺者都能顺应刚强者,因此稍有通达,适宜有所前往,适宜见到大人。
【注解】
#
本卦两个巽卦重叠,而巽为风,风带来天上的消息,犹如反复宣布命令。“申”为反复,有如再三叮咛。
九五与九二都是阳爻居中行正,使君子之志可以实现。初六与六四两个阴爻都能顺承阳爻,是为“柔皆顺乎刚”。君子得位(九五)称为“大人”,所以说“利见大人”。
【57 · 3】
#
《象》曰: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译文】
#
《象传》说:风与风相随而来,这就是巽卦。君子由此领悟,要反复宣布命令,推行政事。
【注解】
#
“随”为相继,为相从。百姓随顺而君王顺利。巽为风,有随顺及顺利之意。相对于此,坤的顺是指柔顺与温顺。
君子发号施令时,也要不厌其烦、反复宣告,才能取得百姓的支持,办成政事。
【57 · 4】
#
初六。进退,利武人之贞。
《象》曰:进退,志疑也。利武人之贞,志治也。
【译文】
#
初六。进退不定,适宜武人的正固。
《象传》说:进退不定,是因为心意犹豫。适宜武人的正固,是因为心意确定。
【注解】
#
初六在重巽之下,以阴爻居刚位,有举棋不定之象。巽为进退,为不果,它又与六四不应,显示“志疑”。
“武人”犹言军人,以其勇武而保家卫国。《周书》谥法谈到六种“武”:刚强直理、威强睿德、克定祸乱、保民犯难、刑民克服、戎昭果毅以听之。武人取象为虎,而初六往上面临互兑(九二、九三、六四),兑为虎;初六本身优柔寡断,若能往上学习武人的正固,则可“志治”。“治”为修治而确立不移。
【57 · 5】
#
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
...
2025年7月15日 12:26 周二56旅卦䷷
【56 · 1】
#
䷷ 旅。小亨。旅贞吉。
【译文】
#
旅卦。稍有通达。旅行守正就吉祥。
【注解】
#
旅卦是下艮上离,亦即“火山旅”。《序卦》说:“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丰盛到极点而不知收敛,一定会丧失居所,所以在丰卦之后,接着谈旅卦。《杂卦》说:“丰,多故也;亲寡,旅也。”丰卦有许多故旧,旅卦则很少亲友。这两者是正覆关系。旅行在外,诸多不便,所以只是“小亨”。
旅卦由否卦变来,亦即否卦六三与九五换位,形成旅卦。六五以阴爻得尊位,阴爻为小,所以说“小亨”;六五居中位而行,表示在旅行时要持守正道才可以“吉”。
【56 · 2】
#
《彖》曰: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止而丽乎明,是以小亨,旅贞吉也。旅之时义大矣哉。
【译文】
#
《彖传》说:旅卦,稍有通达。柔顺者在外面取得中位并且顺应刚强者,停止下来依附光明,因此稍有通达,旅行守正才会吉祥。旅卦的时势意义太伟大了。
【注解】
#
旅卦六五(柔爻)取得上卦(外卦)中位,并且顺应上九(刚爻),这就是“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
旅卦下艮上离,艮为止,离为明,为丽(依附),亦即“止而丽乎明”。旅行时,能够看情况停下来,并且依附光明,才可以“小亨”。顺着时势而知所进退,是旅者的首要原则。整体而言,人生不也是形同客旅吗?所以说“旅之时义大矣哉”。
【56 · 3】
#
《象》曰: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
【译文】
#
《象传》说:山上出现了火,这就是旅卦。君子由此领悟,要明智而谨慎地施用刑罚,并且不滞留诉讼案件。
【注解】
#
旅卦下艮上离,离为火,艮为山,亦即“山上有火”。火在高处可以照明,山在底下阻止行动,是“明慎”之意。
君子所领悟的是“明慎用刑”和“不留狱”,因为火往上烧,不会留在原处。
【56 · 4】
#
初六。旅琐琐,斯其所取灾。
《象》曰:旅琐琐,志穷灾也。
【译文】
#
初六。旅行时猥猥琐琐,这是他自取的灾害。
《象传》说:旅行时猥猥琐琐,是因为心意受困所带来的灾害。
【注解】
#
初六已踏上旅途,但本身居下又为阴爻,自视甚卑;初六又在下卦艮中,艮为少男,为童仆,使初六表现有如童仆般“琐琐”。“琐琐”为细小,为卑污。
初六上有九四正应,奈何自己处于艮卦,艮为止,使心意受阻,困于旅途,在外被人轻侮而“取灾”。
【56 · 5】
#
六二。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贞。
...
2025年7月15日 12:26 周二55丰卦䷶
【55 · 1】
#
䷶ 丰。亨。王假(gé)之,勿忧,宜日中。
【译文】
#
丰卦。通达。君王将会实现天下丰盛的理想,不用忧虑,适宜太阳在中午的时候。
【注解】
#
丰卦是下离上震,亦即“雷火丰”。《序卦》说:“得其所归者必大,故受之以丰。丰者,大也。”归妹卦描述来归,有如众人来归则民聚国富,所以接着要谈代表盛大的丰卦。盛大自然为“亨”。
“王假之”的“假”,音为格,意为至,亦即君王将会实现天下丰盛的理想。这是艰困的挑战,但是“勿忧”,只要学会“日中”,像中午的太阳一样,以光明普照万物——以无私之心造福百姓,天下就会丰盛。
丰卦是由泰卦变来,亦即泰卦九二与六四换位而成丰卦。泰卦九二由下乾移往上坤而成丰卦九四,乾为君王,坤为百姓,所以说“王假之”;六二来到下乾中位,变为离卦六二,离为日,如日在中天,所以“宜日中”。
【55 · 2】
#
《彖》曰:丰,大也。明以动,故丰。王假之,尚大也。勿忧,宜日中,宜照天下也。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译文】
#
《彖传》说:丰卦,是盛大的意思。光明而行动,所以丰盛。君王将会实现天下丰盛的理想,是因为他所崇尚的就是盛大。不用忧虑,适宜太阳在中午的时候,是说这样适宜普照天下。太阳到中午就会开始西斜,月亮到圆满就会开始亏蚀,天地的满盈与虚空,随顺时势而消退成长,更何况是人呢?何况是鬼神呢?
【注解】
#
丰卦下离上震,震为行,离为明,光明与行动配合,天下必然大治,民富国强而丰盛可观。这种理想境界,只有得位的君王可以具体实现。责任重大,所以有“忧”;但是把握“宜日中”的原则,有如公正无私的正午太阳那样普照万物,就不会有问题了。
“昃”为太阳西斜;“食”为蚀,指月圆则缺。“日中则昃”与“月盈则食”是常见的现象,在此警惕君王:要做到公正无私是极为困难的事,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日怎能永远居中?月如何常保圆满?最后,“天地盈虚,与时消息”一语,则是劝人了解时势的意义,在把握原则时,还要配合时势而知所进退。
【55 · 3】
#
《象》曰: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致刑。
【译文】
#
《象传》说:打雷闪电一起来到,这就是丰卦。君子由此领悟,要判决诉讼,执行刑罚。
【注解】
#
丰卦下离上震,震为雷,离为电,合之则为“雷电皆至”。闪电照亮大地,君子可以明察秋毫,公正断狱;打雷天下震动,君子将让恶人伏法,受到报应。
《易经》在《象传》中谈及法律及审判的,还有噬嗑卦,其《象》曰:“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贲卦,其《象》曰:“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旅卦,其《象》曰:“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
【55 · 4】
#
初九。遇其配主,虽旬无咎,往有尚。
《象》曰:虽旬无咎,过旬灾也。
【译文】
#
初九。遇到与自己搭配的主人,虽然彼此均等,但是没有灾难,前往会有好事。
《象传》说:虽然彼此均等,但是没有灾难,这是因为超过均等就会带来灾难。
【注解】
#
在讲求“明以动”的丰卦中,初九与九四虽然不应,但是互为宾主,形成二阳并进的局面。阳爻为君子,代表光明与动力,所以两者“虽旬无咎”,“旬”在此为“均”之意。
一般而言,上下相对的爻,不正应则有“咎”,在此则是强调“明以动”的搭配。这两个阳爻皆为阴爻所乘,彼此均等,所以“无咎”。对初九而言,“往有尚”,合乎丰卦上下合作的主旨。
【55 · 5】
#
六二。丰其蔀(bù),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
...
2025年7月15日 12:26 周二54归妹卦䷵
【54 · 1】
#
䷵ 归妹。征凶,无攸利。
【译文】
#
归妹卦。前进有凶祸,没有什么适宜的事。
【注解】
#
归妹卦为下兑上震,亦即“雷泽归妹”。《序卦》说:“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渐卦是讲进展的,进展到一定时候,就要有个归宿,所以接着谈归妹卦。由字面来看,归妹是嫁出妹妹,其含义可以推广到嫁出女子。《杂卦》说:“归妹,女之终也。”就强调了这层意思。古人以女子出嫁为有所归,有如回到家一般,其实是要组成新家庭,生养下一代了。
由下兑上震来看,兑为少女,震为长男,少女配长男,就是归妹。此外,震为诸侯,所以各爻取象都从诸侯娶女,所谈并非一般人的嫁娶。由爻位来看,除了初与上之外,二、三、四、五皆无正位,并且六五与六三皆有乘刚不顺的情况,这表示“征凶”。归妹为人生大事,应该认真办好,不必再想其他的事,所以说“无攸利”。
归妹卦与渐卦为正覆关系。推究其源,则由泰卦变来,亦即泰卦九三与六四换位,形成归妹卦。
【54 · 2】
#
《彖》曰: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说以动,所归妹也。征凶,位不当也。无攸利,柔乘刚也。
【译文】
#
《彖传》说:归妹卦,说的是天地间的大道理。天地的阴阳二气不交流,万物就无法出现;归妹,使人类的生命可以终而复始。喜悦而行动,因为所要嫁的是妹妹。前进有凶祸,因为所处的位置不恰当。没有什么适宜的事,因为柔顺者凌驾在刚强者之上。
【注解】
#
归妹卦谈婚配,男女结婚生子以繁衍后代。古人认为天地各有阳气与阴气,两者交感流通才会产生万物。泰卦原为下乾上坤,壁垒分明,变为归妹卦才出现阴阳交错,有了生机。人类若无男女婚配,就不可能终而复始,人道也将灭绝。
归妹卦下兑上震,兑为悦,震为动,合之则为“说以动”,这是下悦而上动,少女配长男,两情相悦而缔结良缘。但是,全卦中间四爻皆不当位,所以不宜前进;又有乘刚现象,所以“无攸利”。
【54 · 3】
#
《象》曰: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
【译文】
#
《象传》说:沼泽上有雷鸣,这就是归妹卦。君子由此领悟,要长久直到结束,知道弊端而防范。
【注解】
#
归妹卦下兑上震,震为雷,兑为泽,是为“泽上有雷”。雷震而泽动,有从上而行之意,亦即归妹。
“永终”是永其终,个人生命有结束,而人类却要永远传续下去。“知敝”是了解有始无终的害处,再预为防范。“敝”为“弊”。
【54 · 4】
#
初九。归妹以娣(dì),跛能履,征吉。
《象》曰:归妹以娣,以恒也。跛能履,吉相承也。
【译文】
#
初九。嫁妹妹时,以娣陪嫁。脚跛了还能走,前进吉祥。
《象传》说:嫁妹妹时,以娣陪嫁,是为了维持长久。脚跛了还能走,是因为有吉祥承续下去。
【注解】
#
“娣”是陪嫁的小妹妹。古代诸侯娶妻时,有正室一人,陪嫁的娣侄二人,称为“媵”。娣为正室之妹,侄为正室的侄女。这三人又各有娣侄二人,结果总数为九人。有娣陪嫁,将来正室死了可以继位,如此可使姻亲关系维持长久,这就是“以恒也”。
初九在下卦兑中,兑为少女,为妹,在本卦中,其角色如娣,所以说“归妹以娣”。初九居下位为足,而兑卦为毁折,所以说“跛”;初九以阳爻居刚位,有动向,不但“能履”,而且“征吉”。就归妹卦而言,娣为正室之助手,再往前一步即为正室,其吉可以“相承”。
【54 · 5】
#
九二。眇能视,利幽人之贞。
...
2025年7月15日 12:26 周二53渐卦䷴
【53 · 1】
#
䷴ 渐。女归吉,利贞。
【译文】
#
渐卦。女子出嫁吉祥,适宜正固。
【注解】
#
渐卦是下艮上巽,亦即“风山渐”。《序卦》说:“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渐者,进也。”艮卦谈止,止到尽头又须开始活动,这时出现的是渐卦。渐为进,并且是有秩序地渐进,亦即《杂卦》所说:“渐,女归待男行也。”古代女子若要出嫁,必须等待男方行聘,以便依序进展。
“女归”为女子出嫁,找到归宿。渐卦与下一卦归妹为正覆关系。至于渐卦的由来,则是由否卦变成,亦即否卦六三与九四换位。谈到卦变,主要可以参考十二消息卦,先看阴爻与阳爻的数目,再配合彖辞的提示,通常可以找到答案。若有不合,再另寻他法。
程颐说:“天下之事,进必以渐者,莫如女归。臣之进于朝,人之进于事,固当有序,不以其序,则陵节犯义,凶咎随之。然以义之轻重,廉耻之道,女之从人,最为大也。故以女归为义。”这段话反映了古人的观念。今日强调男女平权,不宜只是单方面要求女性。
【53 · 2】
#
《彖》曰:渐之进也,女归吉也。进得位,往有功也。进以正,可以正邦也。其位,刚得中也。止而巽,动不穷也。
【译文】
#
《彖传》说:渐卦所谓的推进,是指女子出嫁吉祥。推进而取得恰当位置,是前往有功劳。依正道推进,可以导正国家。就位置而言,是刚强者取得中位。能做到停止而随顺,行动就不会陷入困境。
【注解】
#
渐卦由否卦变来,是否卦的六三往上与九四换位,这是渐进的方式,形成了渐卦(椩),亦即下艮为少男,上巽为长女,对女子有利,所以说“女归吉”。
现在渐卦六四以阴爻居柔位,正是“进得位”;如此则形成阴阳交错、男女交往的新局面,是为“往有功也”。不仅如此,渐卦二、三、四、五爻皆得正位,亦即男女的正当关系将会导正国家的社会风气,“可以正邦也”。九五与六二居中而正应,更为可喜。渐卦下艮上巽,艮为止,巽为入,为随顺,是为“止而巽”,内心静止而外表随顺,自然“动不穷也”。
【53 · 3】
#
《象》曰: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
【译文】
#
《象传》说:山上长着树木,这就是渐卦。君子由此领悟,要使所居之地充满美好德行与善良风俗。
【注解】
#
渐卦下艮上巽,巽为木,艮为山,正是“山上有木”。木因为在山上,才显得高,这是所居之地合宜所造成的结果。木因山而高,这是有序而成,而它本身也是渐进成长的。
君子知道移风易俗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成的,也要依序而进。
【53 · 4】
#
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
《象》曰:小子之厉,义无咎也。
【译文】
#
初六。大雁渐进到水岸边,年轻人有危险,有些责言,没有灾难。
《象传》说:年轻人的危险,理当没有灾难。
【注解】
#
“鸿”为大雁,常以“鸿雁”称之。以鸿为喻来谈“女归”,主要是因为古人观察到鸿雁依季节迁徙而从不失信,在飞行时井然有序,并且对配偶坚贞不渝。初九为渐卦初位,上临互坎(六二、九三、六四),坎为水,亦即大雁渐进到水岸边。“干”为岸边。
“小子”是指初六在下卦艮,艮为少男;又上临互坎,坎为险,所以说“小子厉”。不过,初六并未进入互坎,所以“义无咎也”。而“有言”也来自下卦艮,《说卦》有“成言乎艮”一语,表示成就一事要说到艮卦,引申为要求完美而说的责言。初六阴爻属柔,不会躁进,上无正应,必须渐至,合乎渐卦要求,所以“无咎”。
【53 · 5】
#
六二。鸿渐于磐,饮食衎(kàn)衎,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