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4日 09:06 周四这几天看了b站up主“吃瓜蒙主”部分视频,有所顿悟。一方面是对于其内容,另一方面则是舆论方向放开的思考。
对于内容,我觉得1644史观有点道理,但不完全认可她这么说。一些言论有利于提高民族自信,但过于偏激,不利于民族团结,且我认为,中国边疆的几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和平,是整个中国和平高速发展的强大保障。不过出现这种言论也是因为这十几年来中国国力由弱变强的必然结果(弱的时候某些国人过于唱衰、讥讽中国,所以这几年强大了些自然就会有反扑,正所谓阴阳平衡)。
我并非因为“不利于民族团结”而不完全认可。我更赞同喻大华教授说的,满清入主中原经历了几个角色转换,入侵者–>占领者(顺治前期,满族统治者)–>统治者(顺治晚期至康熙前期,满汉联合专政)–汉化(咸丰以后,近代)。
对于舆论方向,我记得十几年前,主流方向应该是“落后就该挨打,反思自我”;这几年貌似看到更多的是“落后不该挨打、我中华自古以来都是强大的只不过近代(满清)衰弱”。我认为这是国家有意放开、驱使的舆论方向,至于对错?哪有什么对错,我觉得,之所以十几年前提倡"反思",是因为我们科技跟不上西方国家,所以就得学,低调发展,我认为当时让国人反思的舆论方向一点都没错;而今国家强大了,那就需要沉淀了(我觉得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沉淀,更能让人有内涵,走得更远),有些技术需要国产化等等,需要让国人相信自己的国家发展,所以需要引导舆论让国人相信自己祖国曾经强大、以后也会继续强盛。
无可无不可。只要有利于天下、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一定要执着于“对错”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2025年8月31日 17:25 周日“命”这个东西我对它将信将疑了很多年了,当然,将信将疑的东西还包括“算命”。最近我有不一样的想法:
- 也许==“命”(或者说个人如何选择)本身没有好坏==,正如《道德经》所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对于“天地”而言,不会特别对待每一个人,而每一个人的每种选择,终将在关键时刻与命里的安排相交并依命而行。
- 所以说,任何选择都会有利有弊。打个比方,如果你以“财”为中心点讨论,你命里的财是固定的,此时拥有的少点就会在彼时拥有的多,此时拥有的多就会在彼时拥有的少。再大一点的“概念范围”,即使你这辈子的财就是少得可怜,那必然在其他地方获得补充(情、义、德之类)。
基于以上两点,我觉得只纠结于选择什么是不对的(没有绝对的好或绝对的坏),选了之后如何做更重要,要依理而行。理是什么,我觉得通过学《易》《论语》《道德经》应该有所启发。 这里我想再补充点,我觉得世上没有所谓的正理歪理之说。由于我们人类都是生存于地球中,因此我们需要讨论的理,只有一种,也就是“天理”,或者说“和自然界相符合”的理。目前我觉得,《易经》所阐述的正好就是“天理”,即“天道”。正如曾仕强教授所说,天地一体,这里所谓的天道自然包括了地道。于此还不够,做事情还得夹杂点人性,不可过于僵硬。
我觉得算命怎么算不重要,而怎么让你 “信” 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你信了你才会照做(但是这就凭算命者的良心了,应该要依照道理告诉他如何做,而不是怀有私心),所有拆字、讲解之类的更像是心理暗示,但我觉得这没错,任何事情的基础,都是“信”,你信了之后,才会有 “坚心” ,很多事情只要方向没错,坚持做一定有所收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可能完成任何事。
简而言之,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吉的,即使此事不吉,必有他事补偿。心态如何,才决定你的喜怒哀乐。
2023年12月27日 09:33 周三所谓贵人,并不是封建迷信,而是指对你成长有帮助的人,不单单是直观的好。
在你蒸蒸日上的时候打压你,让你有所收敛;在你颓废堕落的时候鼓励你,使你积极向上。他们都是贵人,一阴一阳之谓道,如是而已。